知道了下述事實,也許有人會失望:用鮮血書寫英勇和忠貞的文天祥的兩個弟弟
,一個降了元,另一個則逃避現(xiàn)實、退隱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卻做出了“有損”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個弟弟:文璧、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璧小文天祥一歲,1278年冬天元軍猛攻文璧駐守的惠州,他開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元初
如果有時空隧道
文璧自述投降的理由是:其一
,不絕宗祀,文天祥兩個兒子一個早死,一個于戰(zhàn)亂中失散,文璧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了文天祥;其二,文天祥母親身死他鄉(xiāng),一直沒有安葬,需要舉靈柩歸鄉(xiāng);其三,不同于元軍剛侵南宋時的投降派,文璧降元之時,南宋實際上已經(jīng)滅亡,抗?fàn)幍慕Y(jié)果只能使全城百姓跟著倒霉。這樣的托辭當(dāng)然無法讓道德審判者滿意
,但是他的哥哥體諒他。1279年三月
,文天祥被押解到廣州,文璧也前來與兄長告別,他是否解釋了自己的變節(jié),文天祥當(dāng)時的態(tài)度如何,都不得而知。然而,文天祥有一首寫給弟弟的詩——《寄惠州弟》1281年,文天祥寫信給文璧過繼給自己的兒子:“汝生父(文璧)與汝叔(文璋)
,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英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確體諒、認(rèn)可了文璧的選擇。文天祥不是為了清譽犧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盡忠殉國,并不要求別人一定跟他學(xué)。后來,他寫信給三弟文璋,只是勸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終生不當(dāng)元朝的官,得享天年。國難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國,或投降,或歸隱,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這可能更加反映出人性的復(fù)雜和真實,而文天祥的寬容體諒,更讓我們在他高高的道德圣像之外,看到了一顆有情有欲的柔軟的英雄心。有必要一提的是,文天祥的繼子文陞也“投降”了
【賞析】
元軍主帥張弘范攻厓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古代晚會的主持人都是什么身份,
下一篇:
論宋代后妃垂簾聽政對政局演變的作用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