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流膠病的綜合防治
桃樹流膠病,又稱疣皮病,是危害碧桃(桃花)、核果類果樹的一種常見病,可引起樹勢早衰,葉變黃;碧桃、桃花、桃、李的主干和主枝均可發(fā)生。
癥狀:桃花生理性流膠病主要發(fā)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發(fā)病最突出,發(fā)病初期病部腫脹,并不斷流出樹膠,3至4個流膠珠連在一起,形成直徑3至lO毫米圓形不規(guī)則流膠病斑,樹膠初時為透明或褐色,時間一長,柔軟樹膠變成硬膠塊。此病會造成樹皮與木質(zhì)部腐爛,樹勢日趨衰弱,葉片變黃,變小,嚴重時,全株樹干枯死。
病原及發(fā)病規(guī)律:碧桃流膠病是葡萄座腔菌、桃囊孢菌侵染引起的。此外,樹干害蟲、凍害、霜害、受澇、土壤粘重及各種樹皮損傷或環(huán)割樹皮,也會引起流膠。
桃花流膠病的病原菌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在桃花萌芽前后產(chǎn)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并且從傷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再侵染。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碧桃、桃花種植地區(qū),每年在3月下旬開始發(fā)生流膠病。高濕是病害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陰雨易引起樹干發(fā)病,高溫多濕的4至6月更是發(fā)病盛期,病原桃囊孢菌通過風雨傳播,再到枝條和樹皮進行初侵染,其分生孢子發(fā)芽溫度為8至40℃,最適溫度為24至35℃,相對濕度85%至90%,病菌在樹干、枝條病斑中越冬,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始噴射分生孢子,隨氣流、降水滴濺傳播,從枝條皮孔或傷口侵入樹皮再侵染。5至6月為侵染高峰期,到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緩慢停止。在管理粗放、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樹體衰弱的情況下,病害易于發(fā)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強桃樹養(yǎng)護管理。桃樹耐干旱,適宜在沙質(zhì)散松土壤中種植。增施有機質(zhì)腐熟肥料,改良土壤,粘土應摻入粗沙,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減少不必要機械損傷。
②冬季修剪清園。冬季時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噴施29%石硫合劑150倍液及樹體消毒,減少菌源;樹干涂白(涂刷石灰水)20至25%石灰乳涂刷殺菌消毒,預防凍害和日灼樹干;加強對桃蚜、桃瘤蚜、蛀食性害蟲防治,減少蟲傷危害樹皮。
③刮疤涂藥。發(fā)芽前后刮除病斑,然后涂抹殺菌劑,在萌芽前或春季用抗菌劑402的100倍液涂抹病斑,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噴殺或涂抹病株,殺滅病菌,減少侵染源。
④藥物防治。1.早春萌動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波,殺死越冬后的病菌。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在3月下旬在至4月上旬發(fā)病初期噴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4000至5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至3次,也可用5%退菌特可濕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505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噴3至4次。在桃花生長旺盛期5至6月間,正值高溫高濕季節(jié),病害發(fā)生嚴重,應采用25%施寶克乳油500至800倍液,50%施寶功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粉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粉劑800倍液噴殺,每7至10天噴1次,連噴3至4次,上述農(nóng)藥最好交替使用。
二三月下旬至4月上旬桃蚜、桃瘤蚜大量孵化時,應噴施50%辛硫磷乳劑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1至2次;在桃蚜、桃瘤蚜孵化后,及時噴施50%抗蚜威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至4000倍液、20%殺滅菊酯3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你的幾種果樹基本都是薔薇科植物,所以也都適用。
枝干流膠是櫻桃樹常發(fā)生的一種現(xiàn)象,流膠嚴重時,可造成葉片發(fā)黃、小枝枯死、樹勢衰弱、甚至整株死亡。引起流膠病的原因有多種,如凍害、蟲害、病害、雹災、機械損傷等造成的傷口均可流膠,一般認為屬于生理病害。 防治櫻桃樹流膠,應從避免樹體造成傷口和傷害入手,及時防治蛀干害蟲,在栽培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樹體創(chuàng)傷,枝干涂白預防凍害和日灼,加強果園排水,減輕流膠程度。對發(fā)生流膠的枝干,要及時刮治,把流膠刮干凈,洞口涂殺菌劑。
您好,桃樹流膠病屬于真菌侵染病害!建議在生長季節(jié)及時用藥,每10-15天噴灑一次600倍50%超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000倍70%超微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0倍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00倍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1500倍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刮除病斑后涂抹200-300倍甲基硫菌靈消毒,可很好的治愈桃樹流膠病!
1.櫻桃樹樹干流膠是因為患了流膠病。
2.針對這種疾病,第一要做好預防,秋冬季要補充有機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對于患病的植株,需要用刀將流膠的地方刮掉,然后在傷口處涂抹潰腐靈,7天后再抹一次。
4.另外在病害高發(fā)期,還可以噴灑潰腐靈溶液,這樣也能進行防治。
【為害癥狀】
此病多發(fā)生于桃樹枝干上,尤以主干和主枝杈處最易發(fā)生,初期病部略膨脹,逐漸溢出半透明的膠質(zhì),雨后加重。其后膠質(zhì)漸成凍膠狀,失水后呈黃褐色,干燥時變?yōu)楹诤稚?。嚴重時樹體全部流膠,皮開裂,皮層壞死,生長衰弱,葉色變黃,果小味苦,甚至枝干枯死。
【發(fā)病規(guī)律】
為害時,病菌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和側(cè)芽侵入,一年兩次發(fā)病高峰。在南京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非侵染性流膠病害發(fā)生流膠后,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尤以雨后為甚,樹體迅速衰弱。
桃樹發(fā)生流膠的原因比較復雜,凡是導致桃樹生長衰弱的因素都可能產(chǎn)生流膠。①由于寄生性真菌、細菌的為害,如炭疽病、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等均引起流膠。②根部病害如根癌病等,使樹體生長衰弱,降低抗性,也易發(fā)生流膠。③枝干、果實害蟲如紅頸天牛、大青葉蟬等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膠,桃蛀螟、椿象引起果實流膠。④機械損傷、剪鋸口、雹害、凍害、日灼以及重修剪也能引起流膠。⑤不良環(huán)境條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當、土壤黏重、土壤鹽堿化或酸化、土壤缺鎂等。⑥砧木與品種的親和性不良,如毛櫻桃砧、杏砧接桃容易發(fā)生流膠。最近幾年,流膠病的發(fā)生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尤其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qū)。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原產(chǎn)于西北高旱地區(qū)、云貴高原桃區(qū)的品種不抗流膠病,而長江流域桃區(qū)的品種相應地抗流膠病。②加強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樹體抵抗能力。③芽膨大前期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及時防治桃園各種病蟲害。④剪鋸口、病斑刮除后涂抹843康復劑。⑤落葉后樹干、大枝涂白,防止日灼、凍害,兼殺菌治蟲。涂白劑配制方法:生石灰12千克,食鹽2~2.5千克,豆?jié){0.5千克,水36千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anxiang/146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