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
、琴、霞
、菊
、桃、仙……等辭匯
。
三
、按地點起名: 父母的祖籍地、孩子的出生地、出生時間
、父母的結(jié)婚地點以及值得紀念的時間
、地點都可以作為名字。比如某位解放軍首長的兒子生在挺進太行山戰(zhàn)斗中
,為了紀念太行山戰(zhàn)斗歲月
,表達對太行山人民的無限深情,他便給孩子起了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太行;有個孩子出生時間是1960年
,正是國困家貧之際
,父母為了讓他牢記在心,便給起個名字叫陸零;有個孩子父親籍貫是陜西
,母親籍貫是山西
,則給孩子起名叫秦晉;又有個家長生第一個女孩叫玲玲,生第二個孩子時
,很希望養(yǎng)個男孩
,誰知偏偏生了個女孩,這位家長就希望以后于萬別再生女孩了
,于是給這個女孩起名“止玲”
,為了培養(yǎng)這個女孩有出息,將來放出花一樣的芳香
,又將禁止的止字上面加個草字頭
,恰好是個芷字
,按字意來講
,是個開著小白花,放出芳香的白芷
。這件事情乍聽起來覺得有趣好笑
,但從另一方面講,也反映了起名字的一種思路
。
四
、以巧遇起名: 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做過什么好夢
,出門時遇見什么事和物
,有哪些值得紀念的,都是起名素材
。比如有個孩子的母親在臨產(chǎn)時
,夢見一條蛇,則給孩子起名夢龍;有個孩子父親夢過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則給孩子起名大樹;有的父母夢見黃金
,則給孩子起名生金;無論夢見的事和物有多么不好,但為了取個吉祥
,圖個吉利
,都把它圓成一個好兆頭
,并用“兇夢換吉夢”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五
、按敬仰景物起名: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審美觀點
,敬仰一定的景物,比如動物類有虎
、豹
、牛、龍
、馬等;植物類有松
、柏、林
、花
、楊。柳等;山水類有山
、海
、江、峰
、石
、水等;礦藏類有金、銀
、鐵
、錫、玉等;顏色類有紅
、黃
、藍、白等;甚至自然現(xiàn)象類的光
、亮
、明、日
、月等
。按照這些景物起名字,效果也不錯
,尤其是近年來
,獨生于多,起名字可以不必考慮其兄弟姐妹的排列
,隨著社會的變遷
,家族觀念的逐漸淡泊,更用不著考慮堂叔伯兄弟姐妹名字的排列,孩子的父母可以隨心所欲地給孩子起個滿意的名字
。
★大同風(fēng)俗★之五--旺俗 大同地區(qū)煤炭資源比較豐富
,它與當?shù)厝说囊率匙⌒斜厝灰l(fā)生各種聯(lián)系。因此
,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fēng)俗民情之中
,其中生旺火就是當?shù)氐囊环N風(fēng)俗習(xí)慣。 每逢春節(jié)除夕晚上
,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
,名曰旺火,以圖吉利
,祝賀全年興旺之意
。里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
。
等午夜十二點
,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
。點燃后
,火苗從無數(shù)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
,既御寒
,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
,有的做游戲
,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
,以圖“旺氣沖天”
。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察評論火堆大小
,誰家的火堆大
,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
。正如清朝《大同縣志》所述:“元旦
,家家鑿炭伐薪壘壘高起,狀若小浮圖
。及時發(fā)之
,名曰旺火,即省城達達火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如今,生旺火之風(fēng)俗習(xí)慣,在大同又有發(fā)展
。不但在過年時生
,就連平日辦婚喪大事或者重大節(jié)日時都生,有的是在冬季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圖吉利
。若論旺火規(guī)模之宏大
,造型之講究,當以懷仁旺火為最
。它有四大特點:
一
、選煤精良。在元宵節(jié)前預(yù)選優(yōu)質(zhì)原煤
,用機械或者人工挖掘出來
,再精心切割成整齊方塊;
二、造型美觀
。必須聘請高明師傅將旺火壘成底小
、肚大、頂尖
、內(nèi)空的寶瓶形狀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燃燒凈盡而旺火不塌;
三
、逐年增高
。為了達到一年勝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壘砌旺火時
,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
,具體增高的尺寸大小,則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
四
、規(guī)模龐大
。每年懷仁縣城內(nèi)街道都要壘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噸煤壘成
,高達三丈
,可謂規(guī)模龐大。 每逢元宵佳節(jié)華燈初上
,這些旺火全部吐出長長火舌
,直舔大地蒼穹,紅光耀眼
,燦爛輝煌
,恰似一條條吞云吐火的飛龍,邀游在錦繡人寰之中
,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如意”
、“發(fā)家致富”的預(yù)兆
。因此,方圓百里的人潮都要趕來觀看旺火
,有的人還圍著最大的旺火正轉(zhuǎn)三圈
,反轉(zhuǎn)三圈,以圖全家平安吉利
,心想事成
。這些繁華景象曾經(jīng)轟動國外,一些港澳僑胞
、國際友人也都接踵前來大飽眼福
,為此載于吉尼斯世界紀錄,為大同旅游區(qū)增添了新的色彩……
同人說起大同
,人們很快就想到了煤
,還有云岡石窟。這些自然久負盛名
,有對大同再多認識的還參觀過上下華嚴寺
、九龍壁、鼓樓等
。但做為一個生活在這里三十多年的大同人
,我只想說說自己對大同的感受。
上小學(xué)年年過六一的時候
,都要去云岡石窟的
,沒看出什么門頭決道來,早已習(xí)慣了它的雄壯
,偉岸
。至于煤,生活的地方就出這個黑乎乎的碳
,每天燒火都要先搗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