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的含義與天干地支的來源
干支的始終:天干地的含義
《群書考異》認為,甲,有種子外皮破裂而萌芽的意思,即是說萬物撕裂外殼而生發(fā)出來?!兑捉?jīng)》說:各種草木都是從種子中裂殼而出的。乙,指萬物剛剛開始生長,枝蔓彎曲還沒有伸展開來。丙,指能夠清楚地看出萬物的蓬勃發(fā)展。丁,指萬物壯實的形象,如《邦國圖藉》所說:已經(jīng)成年了。戊,就是茂,說明萬物的茂盛,如《漢志》所說:萬物在戊上開始茂盛。己,就是紀,說明萬物都有各自的形狀,可以用來記錄和分辨。庚,就是堅強的樣子,說明萬物開始收斂而產(chǎn)生了果實。辛,指萬物正興盛地生長時卻受到了克制,所以就有了辛痛的感覺。壬,就是妊,陰陽相交后開始孕育新的生命,說明生命萌發(fā)之前的懷孕階段。癸,指冬季的土壤已經(jīng)平復,萬物也可以被估量了。
子,就是草,陽氣開始萌發(fā),幼芽在地下生長。丑,就是紐,寒氣開始收縮。寅,就是骸,陽氣準備出來,陰氣還很強,所以陽氣在地下演化萬物。卯,就是冒,萬物從地下冒出。辰,就是伸,萬物都舒展伸出。巳,就是已,陽氣已經(jīng)完全覆蓋了萬物。午,就是件,陰陽相交,彼此都非常強大,力量等同。未,就是昧,太陽過了天空的正中就開始傾斜,陽光也開始變得幽日音起來。申,就是伸展成熟,所以《晉志》說:萬物的形體都已經(jīng)成熟了。酉,就是就,萬物成熟了。戌,就是滅,萬物都衰亡滅絕。亥,就是核,萬物都變成堅核,可以被收藏了。
天干地支的來源:關于黃帝的神話
因為奸詐的產(chǎn)生和妖怪的出現(xiàn),在黃帝時代就出現(xiàn)了蚩尤叛亂。當時,黃帝對人民的苦難深懷擔憂,于是與蚩尤在琢鹿的野外交戰(zhàn)。即使流血百里,也無法制服蚩尤。在這時,黃帝開始制造刀劍干戈之類的兵器。
黃帝齋戒筑壇,在夏至那天祭祀天地。上天受到感應,于是降下表示天的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還降下了表示地的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黃帝將十天干按照圓形排列,用來象征天的形態(tài);十二地支按照方形排列,用來象征地的形態(tài)。這樣,就開始用天干代表天,用地支代表地,天干和地支融合在一起,各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便可用來治理天下。這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出現(xiàn)的過程。
后來,大撓氏擔心后人也會遇到同樣的苦難:?。↑S帝是圣人,尚且無法制服并懲罰因惡的人,萬一以后人民再遇到災禍苦難,他們該怎么做呢?于是,他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一一配對成六十甲子。
天干的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的陰陽屬性是:甲、丙、戊、庚、壬屬陽,乙、丁、己、辛、癸屬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lsz/395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干支方位八卦圖與五行之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