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姓最早起源于什么?邴字怎么讀?百家姓的起源,有的和祖先的身份有關(guān),有的和祖先所在的地域有關(guān),比如遠古貴族昆吾,因為封在蘇城為首領(lǐng),就以地名為姓,這就是蘇姓的由來。更多百家姓文化,請關(guān)注。邴姓最早起源于什么?1、始于春秋,以封地名為姓,是晉大夫邴豫的后代。據(jù)《通志》載,邴是春秋時的一個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縣東。晉國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為自己的姓氏。后來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為姓,稱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2、出自春秋時期,以封地為姓,是齊大夫邴鸀的后代。據(jù)《通志》載,邴,又名祊,是春秋時祭祀泰山的一個城邑。在今山東費縣東。齊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孫后代,就以邴為姓,稱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魯國(后改魯郡,亦稱魯國郡)。3、出自賜姓,漢代名將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時,李廣的后代歸順魏國,魏帝在邴殿接見了他們,賜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廣的后代也稱邴氏。邴字怎么讀?邴讀:bǐng部首:阝1、古地名,在中國今山東省費縣。2、姓。
剡做姓讀:yǎn
一、剡的讀音:yǎn,shàn
二、漢字釋義:
[ yǎn ]?
1.尖,銳利:“曾枝~棘”。
2.削,刮:~木為楫。
[ shàn ]?
〔~溪〕水名,在中國浙江省。
三、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四、部首:刂
五、相關(guān)詞組:
剡銳、剡剡、剡薦、剡中、平剡
擴展資料:
一、漢字筆畫:
點、撇、撇、點、點、撇、撇、點、豎、豎鉤
二、詞語釋義:
1、剡銳
銳利。
2、剡剡
起行貌。
閃爍貌。?
銳利貌。?
風微起貌。
3、剡薦
上書舉薦。
4、剡中
指剡縣一帶。
5、平剡
謂平削而使之銳利。
為方便大家閱讀理解,特整理出動漫帶注音版的百家姓,方便大家打印。
擴展資料: 《百家姓》,是一篇關(guān)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nèi)容沒有文理,但對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百家姓》與《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qū),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參考資料:_百家姓 (傳統(tǒng)蒙學三大讀物之一)
郡望 據(jù)《姓氏考略》記載,邴氏望出魯國?!犊ね偌倚铡酚涊d:邴氏望出平陽郡。魯 國: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為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為魯郡。相當于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平陽郡:三國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設(shè)置平陽郡。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
「邴」源出
一、據(jù)《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所載,春秋時晉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為氏。二、又,"邴"亦作"枋",為泰山下邑,居此者以為氏。齊國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蹲髠鳌份d齊國大夫邴意茲,《史記》作"秉意茲",可見"邴"氏與"秉"氏相通?!堵肥贰份d:楚公族有秉氏?!锻ㄖ?氏族略》載:漢有秉寬。
得姓始祖
邴豫、邴鸀、邴意茲(秉意茲)、李廣。
堂號
操尚堂:后漢邴原,尚操守(行事以節(jié)操為第一)。黃巾兵起,邴原率全家入海,住在郁州山中??兹谙胪扑]他當官,他不干,又躲到遼東。到遼東因慕他的'名來的,一年里有幾百家。后來邴原做了五官將長史,他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ingdaquan/3468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邴姓百家姓排名查詢邴姓得姓始祖
下一篇: 宋姓的歷史起源宋姓是不是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