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鐘姓排第幾?哪個地方鐘姓的人口多?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歷史淵源,比如陳姓最早出自媯姓,胡公滿的子孫們以國為姓。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每個姓氏起名字的講究,更多寶寶名字推薦,請關(guān)注。百家姓鐘姓排第幾鐘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在當(dāng)代姓氏人口排名位列第56位,屬于大姓系列。
鐘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國姓氏群體,尊鐘烈為得姓始祖。鐘姓的起源,最為鐘姓認(rèn)可的是源于子姓一說,屬以邑為氏。除此之外,還有人認(rèn)為鐘姓源于嬴姓,屬于以國名為氏。還有一種說法是,鐘姓出自少數(shù)民族漢化改姓。哪個地方鐘姓的人口多鐘姓人口約62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35%左右,主要分布于廣東、江西、四川、廣西等省區(qū)。
鐘姓在今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滕州、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廣西之田林及平南、海南之保亭、貴州之從江、云南之景谷及瀘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而其中,主要分布于廣東、江西、四川、廣西等省區(qū)!鐘姓歷史名人有鐘子期、鐘繇等。
姓鐘的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是畬族,傳說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
1、源于羌族和吐谷渾部落等,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西漢甘肅臨洮的鐘羌,以族名漢字音譯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執(zhí)政時期,有羌族人內(nèi)附,北魏孝文帝特賜其姓鐘氏,全名為鐘豈。其后裔子孫世代為鐘氏至今。?
秦漢以后,北方部落逐漸強大,不斷南侵?jǐn)U張,到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zhàn)火連年不斷,中原政權(quán)頻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進入中原,中原百姓南遷東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渾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鐘姓。
2、源于畬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少數(shù)民族中鐘氏最多的是畬族,傳說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傳說,畬族的始祖盤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別姓盤氏(盤庚)、藍(lán)氏(藍(lán)光輝)、雷氏,一女名叫龍郎公主。
后來,有一個叫鐘志深的漢族青年入贅,與龍郎公主結(jié)婚,因而由漢族改為畬族,并將漢姓鐘氏帶入畬族,鐘志深遂成為畬族鐘氏的始祖。 隋朝嶺南臨賀的俚人有鐘姓,臨賀大概在今廣西鐘山和賀州地區(qū)。畬族鐘姓的先民,這些少數(shù)民族與漢人長期混居,逐步同化,漢化程度較高。
畬族鐘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閩、浙、贛、粵、桂數(shù)省之地。
3、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鐘吉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撫順(今遼寧撫順)、烏魯特(今內(nèi)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qū))等地。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onggi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鐘吉氏所冠漢姓即為鐘氏。
4、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宗佳氏,亦稱周佳氏,或音譯作鐘吉氏,滿語拼音為Jonggiya Hala,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河(今黑龍江上游或嫩江一帶),后多冠漢姓為鐘氏、周氏等。
⑵.滿族覺羅氏,滿語為Gioro Hala,后有冠漢姓為鐘氏者。
5、源于彝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彝族鐘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鐘里氏、鐘拉氏。后在名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省改為單字漢姓鐘氏,世代相傳至今。
6、源于裕固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時期游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鶻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jì)的丁零、公元四世紀(jì)的鐵勒和居住在色欏格河和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該民族曾稱自稱為“撒里維吾爾”。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據(jù)其本民族的意愿,確定以同明朝時期的稱謂“堯呼爾”諧音相近的“裕固”(漢文富裕鞏固之意)為民族稱謂。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肅省建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裕固族鐘氏,源出賀郎格家部落鐘鄂勒氏族,世居甘肅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漢姓為鐘氏。
擴展資料
當(dāng)代鐘姓的人口約624萬,排在中國第56位,大約占中國人口的0.35%。在中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廣東、江西、四川、廣西四省區(qū),大約占鐘姓總?cè)丝诘?5%。其次在湖南、福建、重慶、浙江,這四省市的鐘姓又占了19%。廣東居住了鐘姓總?cè)丝诘?6%,為鐘姓第一大省。
中國形成了兩廣、湘贛閩、川渝三個鐘姓聚集中心區(qū)。在600年間,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在粵桂瓊、贛閩、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貴州東南、湖北東南端、四川東南、黑龍江與內(nèi)蒙古北段交界地區(qū),
鐘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诒壤?.6%以上,其中中心地區(qū)可達2.5%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3%,居住了大約64%的鐘姓人群。
在云南東部、川貴大部、重慶、湖南北部、湖北中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蘇南端、上海、臺灣,鐘姓在當(dāng)?shù)厝巳褐械姆植急壤?.3%一0.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22%的鐘姓人群。
--鐘姓
鐘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八十個大姓之一,在兩廣地區(qū)比較常見。鐘姓人群大約占了當(dāng)代人口的0.38%,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鐘的人至少有38個,總?cè)丝诖蠹s在460余萬。先秦時期,鐘姓主要活動在楚國境內(nèi)的今湖北、湖南以及山東一帶。漢晉南北朝時鐘姓已經(jīng)向東播遷到江浙皖贛和中原地區(qū)。隋朝時由于嶺南俚人的鐘姓在廣西和湖南交界地區(qū)的勢力。加上隨后兩廣地區(qū)的鐘姓發(fā)展迅速,當(dāng)?shù)氐耐林娂娂尤霛h族。唐朝時兩次中原南下移民福建。宋、元、明時鐘姓實際已經(jīng)成為南方的著名姓氏。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鐘姓大約有12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位。鐘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占全國鐘姓總?cè)丝诘?1.7%,占江西總?cè)丝诘?.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湖北、江蘇,這四省的鐘姓大約占鐘姓總?cè)丝诘?3%;其次分布于安徽、四川、浙江、河南,這四省的鐘姓又集中了15%。鐘姓的重心在江南,全國已形成了以江西、湖南為中心區(qū)的南方鐘姓人口聚集區(qū)。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鐘姓大約有37余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為明朝第六十二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鐘姓人口增長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鐘姓純增長率是200%,比宋朝凈增加了25萬。這個超常的增加數(shù)字與湖南地區(qū)的南方土著鐘姓大批漢化有關(guān)聯(lián)。江西仍為鐘姓的第一大省,約占鐘姓總?cè)丝诘?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廣東(17.6%)、浙江(15.2%),這三省鐘姓大約占鐘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甘肅、湖南、安徽,這三省的鐘姓又集中了15%。宋、元、明600余年,鐘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南部和東南部鐘姓人口聚集區(qū)。當(dāng)代鐘姓的人口462萬,排在全國第五十六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8%。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鐘姓人口由37萬激增到462萬,增長達12倍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dāng)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這1000年中鐘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tài)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鐘姓總?cè)丝诘?1%;其次在廣西、湖南、浙江,這三省的鐘姓又占了22%。廣東居住了鐘姓總?cè)丝诘?3.2%,為鐘姓第一大省,占省總?cè)丝诘?%。形成了兩廣地區(qū)為中心的鐘姓聚集區(qū)。在近600年期間,鐘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由東部向華南、四川遷移成為主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ingdaquan/348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巫姓男孩起名聰明有智慧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