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什么郁姓的大人物?百家姓中匯集的是中華民族的各種姓氏,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想知道百家姓一覽表,請關注,即可了解更多百家姓文化。歷史上有什么郁姓的大人物1、郁繼善
宋朝的名醫(yī),對醫(yī)學既有實踐,又有理論研究,熟讀古代醫(yī)書,結合實踐加以了精深的思考,取得很好療效。
2、郁浩
明朝學士,舉為進士后做官,他的政令簡單易行而有效,但也要求嚴格執(zhí)行,手下人都覺得他領導有方。
3、郁文博
明代藏書家。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官湖廣副使,酷愛藏書校書,筑有“萬卷樓”;致仕后,潛心于樓中校書,陶宗儀所編《說郛》,就是他??钡?。
4、郁采
明正德年間進士,授刑部主事,后遷任裕州同知,時遇戰(zhàn)亂災荒,盜賊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領州民抵抗,連戰(zhàn)數(shù)日后城陷,巷戰(zhàn)而死。郁姓的現(xiàn)代名人明星1、郁可唯(Yisa),原名郁英霞,1983年10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內(nèi)地流行樂女歌手。
2、郁方,本名呂玉芳,又名呂家柔,是一名中國臺灣女演員,1971年10月26日出生于臺灣,因出演連續(xù)劇《天涯共此時》而稍微走紅。
3、郁冬,1972年11月3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國內(nèi)地民謠男歌手、音樂制作人。
4、郁鈞劍,江蘇南通人,生于廣西桂林。是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委員,七、八、九屆全國青聯(lián)常委,八、九、十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環(huán)境文化促進會、中國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等協(xié)會會員。
許廣平是魯迅的妻子,許廣平的父親是許炳樗,曾任廣東省副省長。中山大學校長的許崇清的父親是許炳(目韋)。這兩人都是許拜庭第八世孫許應的兒子。許廣平和許祟清應是同祖父的堂兄妹,許應骙是他們的叔祖父。國民黨元老、曾任廣東省主席和孫中山元帥府參軍長的許崇智,在血緣關系上和許廣平又比許崇清疏了一層。許崇智的父親是許炳銜,祖父是排行第七的許應鯤。前幾年出版的《澄海人物志》有許應骙、許崇智、許崇清的傳記,卻沒有把許廣平人傳。不是不夠規(guī)格,而是因為許廣平名氣很高,怕引起爭議。其實把許匝骙等人人傳與不入傳皆有理由。如有的全國性人物辭書就記他們?yōu)榉砣嘶驈V州人,有的就記作廣東澄海人。但是筆者認為,潮汕志書要么全部不入傳,要么就全部收入,而不該將許廣平漏掉。正如許廣平自己生前所說:“我祖籍是潮州?!?br>澄海人杰地靈,文教昌明,俊才輩出。在這片土地上先后哺育出潮洲前八賢中的盧侗、張夔,潮洲后七賢中的唐伯元,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民國時期版畫家陳普之、數(shù)學家黃際遇、史學家吳貫因、哲學家史學家杜國庠、書法家王鼎新,當代國畫家趙世光、雕塑家唐大禧、著名散文家秦牧,以及原海南省委書記、詩人許士杰等一大批名人學者
:澄海人物 >> 歷史名人人物 歷史名人|政府領導|現(xiàn)代名人|本埠人才
--------------------------------------------------------------------------------
共查找到32個記錄,3頁;當前是第1頁,共12個記錄下頁末頁
序號 人物簡介
1 許士杰
(1920—1991年)隆都鎮(zhèn)樟籍鄉(xiāng)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中共樟籍鄉(xiāng)支部書記、西樟鄉(xiāng)總支書記。1943年隆都淪陷前后,以小藥店為掩護,搞情報,做內(nèi)應,配合潮澄饒敵后抗日武裝小組打擊當?shù)厝諅握唷?944年11月任中共潮汕鐵路工委組織部長、副書記。...
2 林義順
(1879一1936年) 字發(fā)初,號蔚華,祖籍澄海岐山馬西村(今屬汕頭市區(qū)),出生于新加坡。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與張永福、陳楚楠于星州創(chuàng)辦《圖南報》,宣傳革命。清光緒三十一年,在新加坡結識孫中山,并加入同盟會,被推為新加坡同盟會交際干事。...
3 高繩芝
(1878—1913年) 原名高秉貞,澄華街道上窖鄉(xiāng)人,清舉人。歷任汕頭總商會會長、汕頭民政長、全潮民政財政總長,是清末民國初期潮汕著名的華僑實業(yè)家和社會活動家。高繩芝為泰華商界巨擘。高滿華之孫。大慈善家商高暉石之侄。清末與叔父高暉石配合興辦汕頭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汕頭開明電燈股份有限公司,開設...
4 陳慈黌
(1843一1921年) 又名陳步鑾,隆都鎮(zhèn)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業(yè)務,1871年于泰京曼谷創(chuàng)設陳黌利行專營出入口貿(mào)易,陸續(xù)創(chuàng)設各火礱于曼谷。與族人集資創(chuàng)設陳生利行(后改為陳元利行)于新加坡,聯(lián)泰國、新加坡、香港、汕頭經(jīng)營于一環(huán);61歲時回鄉(xiāng),捐資修橋筑路,倡建新村,創(chuàng)辦成德學校。 ...
5 杜國庠
(1889-1961年)蓮上鎮(zhèn)蘭苑村人,筆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吳嘯仙等,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杜國庠1907年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為同窗好友,后與李大釗等在日本東京籌組“丙辰學社”,進行反袁斗爭。1919年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從事先秦諸子思想的研究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作。是我國較早運用馬克...
6 林伯歧
(1889—1968年) 溪南鎮(zhèn)董坑村人。愛國僑領。17歲赴泰國經(jīng)商,任北極霜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安保險有限公司董事、盤谷銀行董事顧問等職。歷任泰國中華總商會執(zhí)監(jiān)委員、潮州會館監(jiān)委主任、華僑報德善堂董事長、澄海同鄉(xiāng)會第一屆理事長、天華醫(yī)院、中華贈醫(yī)所監(jiān)事等社團職務。...
7 王遠勃
(1905-1957年) 澄海市區(qū)城東人,著名油畫家。王青年時代留學法國學習油畫,回國后當上上海美專代理校長。后棄文從商,于1946年前往天津主理興行生意,全家定居天津。50年代初,周恩來向教育部提名,安排王遠勃擔任天津師范學院藝術系主任兼教授,繼續(xù)從事美術事業(yè)。1957在天津病逝,終年52歲。 ...
8 張 夔
(1068—1157年) 字柏岸,號致堯,蓮華鎮(zhèn)隆城人。潮州前八賢之一。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進士,歷任茂名知縣、廉州通判等職。后任新州知州,興辦學校、自捐薪俸刻印《四書》、《五經(jīng)》等送當?shù)刈拥芰曌x,并興修水利,筑坡蓄水,灌既農(nóng)田,當?shù)厝嗣癜言撈路Q為“張侯坡”。...
9 翁萬達
(1498—1552年) 字仁夫、號東涯,鮀江都舉登村人(今屬汕頭市區(qū))。明代著名的軍事家和文學家。先后三次任兵部尚書。明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嘉靖二十三年,翁萬達在任兵部左侍郎,兼僉都御史及宣大(宣府、大同)總督時,整頓部隊,裁撤冗員,精選將佐,廣招兵士,修繕關隘,儲存糧草,厚撫...
10 唐伯元
(1535-1592年)字仁卿,溪南鎮(zhèn)仙門村人。明朝潮州名賢之一。明萬歷二年(1574年)中進士,歷任萬年、泰和知縣。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勤于職守,兩縣人民感其惠政,立生祠奉祀。后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郎中、禮部主事、尚寶司丞、吏部員外郎等職。唐伯元一生過著清苦淡泊生活,深受人們敬重,被譽為嶺海士大夫的...
11 盧 侗
(1023—1094年) 字元伯,號方齋,上華鎮(zhèn)冠山人。潮州前八賢之一。博通經(jīng)史,尤精《周易》。宋皇佑五年(1053年)授本州長史。嘉佑年間,經(jīng)余靖、蔡襄、王舉元等人推薦,調惠州歸善主薄,不久又調廣州帥府,任佐靖之職。...
12 黃際遇
(1885一1945年)。字任初,號疇盦。澄海市區(qū)城北人,著名數(shù)學家。17歲留學日本,就讀于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數(shù)理科,兼治文字聲韻之學。清末學成回國,于民國3年(1914年)任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數(shù)理系主任、教務長等職。...
/Personality/default.asp?city=澄海
秦始皇,毛主席。周恩來。朱德。
沒有主題的大人物怎么評論?你讓我們回答那方面的大人物?
文才武德,一心為民,功在當代,影響世界,使極貧極弱的的中華人民占起來了,并奮發(fā)圖強積極趕上時代朝流,而努力建設路上前行。這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建國之初就與世界強國所帶領的十七國聯(lián)軍,打勝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使世界重新審視中國的力量。第一個五年計劃又全面開始了完整工業(yè)體系的建設,同時開始了農(nóng)業(yè)全面的基礎建設,并成功的完成了兩彈一星的發(fā)射。使中國進入到強國之列。
毛主席打破了歐美對我國的圍困,并打開了歐美的大門,西方國家領導人紛紛與我國建交。
還有誰比毛主席更值得人民崇拜呢?
李世民,毛主席,朱德,周總理!
是個子最大的人物還是對國家民族有卓越貢獻的大人物或是巨奸巨貪的大人物?①個子高大的目前我所知的男性是藍球運動員姚明。②對國家民族有卓越貢獻的的應數(shù)兩彈一星的核心研制人員,他們?yōu)閲嗽谑澜缟腺昧俗饑?。③史上已知的巨貪巨奸無法下結論。我的回答雖不夠完整,也許很不盡提問者之意,抱歉?
大一統(tǒng)江山康熙大帝 !??!其它人 遜之:
答: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 歷史 上杰出的大人物 數(shù)不勝數(shù)。截止到清朝,擇其出類拔萃者有二十人。
十大亙古先人:
伏羲、炎帝、黃帝、蚩尤、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十大有為帝王:
秦始皇、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
張俊魁二零二零年十月一日農(nóng)歷八月十五
耶穌誕生,基督教文明的興起,讓人類開啟信仰之門。
1、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別館(今陜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
2、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東北)人。唐朝杰出的軍事家。李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原為隋將。后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fā)展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南平蕭銑、輔公_,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仆射等職,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賜謚“景武”,陪葬昭陵。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軍、作戰(zhàn)經(jīng)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后人輯有《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jīng)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3、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_)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4、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5、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世居陜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
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后,他繼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
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并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陜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崇禎十七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nèi)外會戰(zhàn)李自成。李自成戰(zhàn)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陜西抗擊清軍。
參考資料:-李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ingdaquan/3495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鐘姓的歷史人物和明星有哪些
下一篇: 姓國的女孩子怎么起名字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