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柴的古代偉人和現(xiàn)代名人介紹!《百家姓》與《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作為中華兒女之一,你知道百家姓到底有多少個姓氏嗎?關(guān)注,即可了解更多百家姓文化。姓柴的古代偉人1、柴武
西漢時漢高祖之大將軍,封棘浦侯,文帝14年冬(公元前168年)柴武因迎擊十四萬匈奴騎兵戰(zhàn)功卓著,又加封為高唐侯。
2、柴紹
唐朝開國元勛,山西平陽(既臨汾市)人。字嗣昌,自幼矯健勇猛,以任俠名于鄉(xiāng)里。唐高祖李淵以第三女平陽公主嫁之,成為李淵的乘龍快婿。他累從高祖征伐,屢建奇功,授大將軍,被封霍國公。后又加封譙國公,被唐太宗至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3、柴虎
明朝開國功臣,太祖時以功陛指揮副使,以參政朱亮祖討方國珍、守溫州。
4、柴升
明代大臣,河南內(nèi)鄉(xiāng)人,字公照。22歲中舉,咸化進士,授工科給事中。弘洽時,任廣東布政使,計南海賊有功。正清間。進吏部侍郎。劉瑾誅,任工部尚書。姓柴的現(xiàn)代名人介紹1、柴靜,1976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臨汾,代表作品有《面對面》《看見》《24小時》《穹頂之下》等。
2、柴碧云,1989年7月3日出生于陜西省西安市,代表作品有新還珠格格、唱戰(zhàn)記、紫釵奇緣、武當(dāng)一劍、新邊城浪子等。
3、柴格(陳曉柯),1990年9月2日出生于四川自貢,代表作品有落跑甜心、夏日甜心、梔子花開等。
4、柴蔚,2002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慈溪,代表作品有步步驚心、太子妃升職記、羋月傳、霍去病、私立蜀山學(xué)園、內(nèi)衣先生等。
柴可夫斯基的父親是礦冶技師,在互金斯基礦山擔(dān)任礦場督察,原配夫人去世后,又娶了一位從法國移民過來的小姐為妻,她便是柴可夫斯基的生母。因此柴可夫斯基身上除了具有法國人的血統(tǒng)外,再加上 5 歲時他的家庭教師是一位法國女性,因此 6 歲時柴可夫斯基便能說流利的法語與德語了。少年時代的柴可夫斯基雖然有點懶惰,但想象力卻異常豐富,而且極端神經(jīng)質(zhì)。有一天他看歐洲地圖,看到了蘇俄的版圖便低頭親吻,而且對歐洲其他國家卻嗤之以鼻。
柴可夫斯基法律學(xué)校的朋友,沒有一個人喜愛音樂,但是柴可夫斯基的姨媽,是一個相當(dāng)優(yōu)秀的女歌手,從她那里,柴可夫斯基學(xué)到一些關(guān)于歌劇的音樂,對于莫扎特的歌劇《唐·喬望尼》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少年柴可夫斯基有一副很美的嗓子,曾隨羅曼金學(xué)習(xí)聲樂。他對自己的鋼琴雖然沒有自信,卻常背著他人即興彈奏舞曲。并隨當(dāng)時著名的德國音樂家魯?shù)婪颉だサ诩訉W(xué)習(xí)鋼琴。
1893 年 2 月,著手寫 b 小調(diào)交響曲。他說:“在我的旅行之中,無時無刻不想到這首曲子,它使我哭泣?!边@年春天,他在英國旅行,雖然受到盛大的歡迎,但他是一個鄉(xiāng)愁很重的人,急著要返回故鄉(xiāng)。8 月 24 日完成第 6 號交響樂曲,10 月 28 日初演,柴可夫斯基在列寧格勒親自指揮演出,非常成功。11 月 1 日與朋友一起吃飯,染患了當(dāng)時流行的霍亂,11 月 6 日突然去世。他死后 12 天,第六號交響曲再度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此曲在后來出版時標(biāo)上副題“悲愴”,成為柴可夫斯基的曠世杰作。
柴進:《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金庸的著作里沒有一個姓柴的??!一次提到柴姓的是《天龍八部。第四十八章 王孫落魄 怎生消得 楊枝玉露》
'慕容復(fù)道:““大宋江山,得自后周'柴氏'。當(dāng)年周太祖郭威無后,以柴榮為子。柴世宗雄才大略,整軍經(jīng)武,才后周大樹聲威。郭氏血食,多延年月,后世傳為美談?!?br>和《天龍八部第二十章 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喬峰自兩三歲時初識人事,便見到自己胸口刺著這個青狼之首,他因從小見到,自是絲毫不以為異。后來年紀(jì)大了,向父母問起,喬三槐夫婦都說圖形美觀,稱贊一番,卻沒說來歷。北宋年間,人身刺花甚是尋常,甚至有全身自頸至腳遍體刺花的。大宋系承繼后周柴氏的江山。后周開國皇帝郭威,頸中便刺有一雀,因此人稱“郭雀兒”。當(dāng)時身上刺花,蔚為風(fēng)尚,丐幫眾兄弟中,身上刺花的十有八九,是以喬峰從無半點疑心。但這時見那死去的契丹老漢胸口青狼,竟和自己的一模一樣,自是不勝駭異。
柴姓名人:周世宗柴榮皇帝,
財神柴榮,
水神柴武,
圣母柴花,
藥神柴胡,
財神南齊
柴姓五兄弟,柴氏始祖壽圣儒賢高柴,大唐英雄霍國公柴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qimingdaquan/349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百家姓鞠姓的來源歷史鞠讀第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