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代表萬事萬物相生相克,天干地支代表萬事萬物發(fā)展法則,兩者間天然親密相干。
甲乙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天干涉五行的對于應干系如下:丙丁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屬水,壬為陽水,癸為。
因五行有方位之說,所以天干也有相對于應的方位,即甲乙東方木、丙丁南邊火、戊己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既然十天干分屬五行當中,天然有化合干系,其干系為:甲與己合化土、乙與庚合化金、丙與辛合化水、丁與壬合化木、戊與癸合化火。
地支與五行的對于應干系如下: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屬火,巳為陰火,午為陽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
亥子屬水,子為陽水,亥為。
辰戌丑未屬土,辰戌屬陽土,丑未屬陰土。
十二地支地點方位為:寅卯東方木,巳午南邊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時土。辰、戌、丑、未在每一個季度的末了一個月,故為四時之土。
十二地支化合干系為:子與丑合化土;寅與亥合化木;卯與戌合化火;辰與酉合化金;巳與申合化水;午與未合,午為太陽,未為太陰,合而為土。
十二地支的三合干系為:申子辰合化為水局,亥卯未合化為木局,寅午戌合化為火局,巳酉丑合化為金局。三合局有吉有兇,化生、化比者為吉?;?、化泄者為兇。
除了了十二地支的化合干系外,其刑克沖害要較十天干龐雜很多,屬相命理的理論依據(jù)都由此而來。
所以,再次將十二地支的刑克沖害干系也逐個詳說。
十二地支相沖干系如下:子午相沖,丑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 ???
十二地支相害干系如下: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卵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十二地支相刑干系如下: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為恃勢之刑。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為無恩之刑。辰午酉亥為自刑。
五行與天干的對應關系:
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壬癸。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系:
木→寅卯、火→巳午、土→辰丑戌未、金→申酉、水→亥子。
天干地支的與五行的關系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辰(龍)、戌(犬)屬陽土,中央;丑(牛)、未(羊)屬陰土,中央。 甲為棟梁之木,乙為花果之木,甲乙東方木。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燈燭之火,丙丁南方火。戊為城墻之土,己為田園之土,戊己中央土。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庚辛西方金。壬為江河之水,癸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于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晌纺艋ⅲ室鷮倩?。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shù),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戌時,戌”就是沒有牙齒的意思。狗沒有了尖牙利齒,就沒法磨碎食物,就意味著餓死故戌屬狗。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备?、支的五行屬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龍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雞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豬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龍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雞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豬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龍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雞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豬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龍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雞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豬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龍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雞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豬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的關系中國古人采用干支紀年法,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經(jīng)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別表示了這兩年的屬相鼠和豬。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與陰陽五行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實際上,每個天干每個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陰陽五行屬性。正因為干支自己具有獨特的五行屬性,人們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聯(lián)系起來,由命理學者根據(jù)五行生克來推理出人的命運。
既然講命理,那我們就從最基礎的東西講起,先來認識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顧名思義,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這才是一棵完整的樹,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這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古人最初對天干地支的命名確實有這層含義,但是在八字命理學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長的根須。為了方便進行下一步學習,大家不妨這樣理解,天干地支的組合就像一棵樹,天干是樹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則是樹木在地下蜿蜒生長的根部。這樣的比喻,在命理學上是有其重要意義的,大家會慢慢體會得到。
干支誕生的年代已經(jīng)相當久遠了,具體不詳,但可以確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經(jīng)存在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們都喜歡取一些與干支有關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個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們?nèi)菀紫氲?,古人最初是用地支來記月的,但是后來就開始用天干地支組合起來的六十甲子記年、月、日、時,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紀年法。年月日時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們平時所說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個,五行是五個,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陰陽,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陽木,乙是陰木,丙是陽火,丁是陰火。具體有歌訣寫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單數(shù)位次上的屬性為陽,在雙數(shù)位次上的屬性為陰,一陰一陽相互交替,鄰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屬性上相生的關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這樣一來,十天干的五行屬性甚至方位含義都一目了然,非常簡單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遠比天干要復雜。我們知道,地面之上的東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東西卻隱藏得很深入,根須嘛,容易交錯糾纏難以分辨,這樣,地支的屬性也就隨之變得復雜難辨起來。
我們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組,每四個為一組,分別是四旺,四生,四庫。
四旺,這是最簡單的一組,它們是子、午、卯、酉,它們的五行屬性十分“單純”,即,子是陰水,午是陰火,卯是陰木,酉是陰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陰水,所以我們又說,子中藏癸,同樣的,我們說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這個“藏”字,多少有些蘊藏儲備的含義,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來的部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來就是天干遺留在地下的根須,只不過子午卯酉這四條根并未經(jīng)過糾纏,十分單純而容易分辨。
四生,這一組也相對簡單,分別是寅、巳、申、亥。寅,這條根是由三段根須纏起來的,它們分別是陽木,陽火和陽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們稱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氣;巳,也是由三條根纏起來的,分別是陽火,陽土和陽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氣;申,同樣是三條根互相纏繞而成,分別是陽土,陽金和陽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氣;亥,這個比較個別,是兩條根纏繞起來的,它們是陽水和陽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氣。
我們?nèi)菀装l(fā)現(xiàn)兩條規(guī)律:第一,這組地支的藏干全是陽性的。沒錯,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陽性五行,并且計算起來,除......>>
天干地支的五行屬性!五行與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結合天干地支的屬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結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來預測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暢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與五行相生相克有何關系?五行是構成世上萬物的五種最基本的元素,它們是變化無窮的,高深莫測的,五行的創(chuàng)立,準確地模似了自然 界的基本狀態(tài),事上萬物生息變化都,都離不開這五行, 它們的順序是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水在北方 居子位,子為陽之初一,故水為一;火在南方居午位,午 是陰之初,故排第二;木在東方陽位奇數(shù)依次排第三,故 木居第三;金在西方西屬陰是偶數(shù)依次排第四,故金為第 四;土在西南方,屬陽為奇數(shù)依次排第五,故土第五。然 而土居中央,是其水、火、木、金生成的前提。
?!∥逍邢嗌核?,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地支與陰陽
陰天干:乙、丁、己、辛、癸
陽天干:甲、丙、戊、庚、壬
陽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行與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結合天干地支的屬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結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來預測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的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然后以日干支為身主,年干支為先祖 月干支為夫妻 時干支為子女 從中推算干支的生克關系和硬弱!
干支五行和納音五行關系干支五行
就是天干,地支 各自的五行!是單獨的~一般配合后天八卦來使用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水,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十二地支以應月,地之五行也,子陽亥陰日水,午陽巳陰日火,寅陽卯陰日木,申陽酉陰日金,辰戌陽丑未陰日土?!?
寅、卯月為春季的正、二月,正是東方風木之氣當令之時,故寅、卯在五行同屬木。
巳、午月為夏季的四、五月,正當南方火熱之氣當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屬火。
申、酉月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氣當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屬金。
亥、子月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當北方寒水之氣當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屬水。
辰為季春三月,未為季夏六月,戌為季秋九月,丑為季冬十二月,這四個季月,都是中央土濕之氣寄王子:四時的月分,所以辰戌丑未在五行同屬于土。
納音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天干與地支配合后會變成新的五行,稱為“納音五行”。原干支五行稱為正五行,納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組合成的納音五行。
一般配合六十花甲來使用,主要是用來看命盤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 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 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蠟金
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燈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 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它兩應用到的地方有所不同~
年月日時辰與五行天干地支的關系排年柱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 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時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個干支組成, 因此也叫排八字. 下面分別說明年月日時其四柱排法.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農(nóng)歷的干支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線是以立春這一天的交節(jié)時刻劃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劃分. 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 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時53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4.2排月柱
月柱, 即用農(nóng)歷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處的節(jié)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農(nóng)歷每月初一為分界線, 而是以節(jié)令為準, 交節(jié)前為上個月的節(jié)令, 交節(jié)后為下個月的節(jié)令.
我們現(xiàn)在用的農(nóng)歷也叫夏歷, 是建寅月的, 即每年正月為寅月, 二月為卯月,直到十二月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變, 從寅月開始, 到丑月結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從立春到驚蟄 從驚蟄到清明 從清明到立夏 從立夏到芒種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從芒種到小暑 從小暑到立秋 從立秋到白露 從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從寒露到立冬 從立冬到大雪 從大雪到小寒 從小寒到立春
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為甲或己), 正月為丙寅, 二月為丁卯,余類推.如1998年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為庚辰年, 八月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訣可幫助記憶, 也稱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土, 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訣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為丙, 二月天干為丁, 壓余類推.
4.3排日柱
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國干支記日從未間斷. 這是人類社會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長的記日法.
日柱, 即用農(nóng)歷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記日每六十天一循環(huán),由于大小月及平閏年不同的緣故, 日干支需查找萬年歷.
日柱, 在命學上是以晚上子時開始順時針到亥時, 十二個時辰為一天, 每一個時辰占兩個鐘點. 日與日的分界線是以子時來劃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點.十一點前是上一日的亥時, 過了十一點就是次日的子時. 這一點請?zhí)貏e留意,而不要認為午夜十二點是一天的分界點.
4.4排時柱
時柱, 用農(nóng)歷干支表示人浮生的時辰. 一個時辰在農(nóng)歷記時中跨兩個小時,故一天共十二個時辰.
子時: 23點 --凌晨1 點前 丑時: 1 點 --凌晨3 點前
寅時: 3 點 --凌晨5 點前 卯時: 5 點 --凌晨7 點前
辰時: 7 點 --上午9 點前 巳時: 9 點 --上午11點前
午時: 11點 --上午13點前 未時: 13點 --上午15點前
申時: 15點 --上午17點前 酉時: 17點 --上午19點前
戌時: 19點 --晚上21點前 亥時: 21點 --晚上23點前
古人將一日等分為十二時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雞鳴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時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時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黃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時柱的地支是固定不變的, 而天干卻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時表:
日上起時表
時/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
天干地支跟八卦五行有什么聯(lián)系?一、天干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nèi)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岩玻菽境砷L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二、地支寓意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fā)已經(jīng)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天干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甲為棟梁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 丙為太陽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 戊為城墻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 庚為斧鉞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露之水,北方。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zhì)觀。多用于哲學、中醫(yī)學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chǎn)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huán)不已。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數(shù)理:金為七,木為八,水為六,火為九,土為五。八卦所對應的五行: 金-乾、兌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坎為水 火-離離為火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419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shù)與回歸年的天數(shù)相符,設置閏月。據(jù)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xié)調(diào)陰歷和陽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 *** 數(shù)字般的單純,而且后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shù)字被賦......>>
起名時所說的五行地支天干都是什么關系?五行與天干的對應關系:
木→甲乙、火→丙丁、土→戊己、金→庚辛、水→壬癸。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系:
木→寅卯、火→巳午、土→辰丑戌未、金→申酉、水→亥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hiershengxiao/711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人的財運與住宅有何關系,看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