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這世間最難以捉摸而又難舍難分的情感。自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為博得美人一笑,多少君王將相棄置江山,不理朝政;"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久居幽深閨閣的女子,為不幸婚姻自憐自嘆;最好不過"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彼此心意相知,如靈異的犀牛角般息息相通。而這世間最奇妙的感情,在千百年前,就早已回蕩在人們的心間。
一句"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今人奉為愛情真正的圭臬,渴望著一生一世一雙人,忠貞不渝、琴瑟和鳴。一首"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喚起深居閨閣的杜麗娘對愛情的憧憬,因情生夢繼而感夢生情,留下一曲不朽的愛情頌歌。朱熹《詩集傳》"序"中有言:"凡詩之所謂風(fēng)者,多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詩經(jīng)》中的《國風(fēng)》為我們留下熾烈與濃厚的愛情,使我們感受到先秦人民對愛情的強烈渴望。其愛情詩如和煦春風(fēng)般溫暖著人心,亦如河漫灘中的野花野草般綻放著生命的活力,使思春的少男少女萌生出無限的情思。
《詩經(jīng)》的愛情詩占據(jù)全詩的三分之一,其內(nèi)容相當(dāng)廣泛,無論是戀愛亦或是婚姻,都有著極細(xì)致的描寫。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情愫初生,寤寐思服愛情在萌芽之時,最為神秘,最讓人難以捉摸。《周南·關(guān)雎》便將愛情萌生之態(tài)描寫的惟妙惟肖:"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全詩共五章,每章四句。將男子追求的過程闡釋地淋漓盡致:初見之時傾心于淑女的容貌,怦然心動難以忘懷;繼而求之不得,焦慮之感使他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寐始覺而輾轉(zhuǎn)反側(cè),則身猶在床"(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全詩以重章疊唱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先寫景起興,以為寄托。以雎鳩和鳴興男女好合,以荇菜"流之""采之""芼之"想象淑女從難求到得之"友之""樂之"。一唱三嘆,寄情深遠(yuǎn),將求偶之切躍然紙上。又有《鄭風(fēng)·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用情之執(zhí)著專一,可見一斑。
二:款曲相通,深摯纏綿愛情最完美的結(jié)果便是兩情相悅,相思相愛。周初之時,禮教初設(shè),古風(fēng)猶存,戀愛之風(fēng)相對自由。青年男女在彼此求偶之時,也流傳出無數(shù)千古佳話。如《鄭風(fēng)·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詩人觸物起興,生趣盎然的景色與喜悅之情交相輝映。蔓草連片,露珠閃耀,此等良辰美景之下巧遇良人,綽約風(fēng)姿使男子一見傾心,期盼與之喜結(jié)連理。這首詩不僅將兩情之好娓娓道盡,少女之情秀嫵媚更是為人稱道。
正所謂愛情始于顏值,在《詩經(jīng)》的愛情詩中不乏對女子容顏的刻畫?!缎l(wèi)風(fēng)·碩人》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從形態(tài)的細(xì)致工描到神態(tài)的動態(tài)之美,使古典女子的曼妙多姿,盡收眼底。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碩人》傳唱于后世,不絕于耳,亦造就了白居易之"回眸一笑百媚生",同時,美人意象也賦予了《詩經(jīng)》另一大魅力。
有情人終成眷屬、琴瑟和鳴的婚后生活的敘寫也為人稱道。雖不及情詩之情纏綿,但也有如石上清泉般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多嶏L(fēng)·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僅此兩句便渲染了一副和睦相處、誠篤深情的脈脈含情圖。此等溫情繾綣,不禁使眾多讀者心中充滿著對愛情與婚姻的希冀與憧憬。
三:求偶不得,肝腸寸斷愛情這神秘的藥劑總使人飄忽不定,心悅之人的一顰一蹙總能牽動人們的心緒。愛而得之,便歡喜若狂。愛而不得,便心如刀絞,惆悵失意。"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游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山喬木不可乘涼,漢江滔滔不可渡水,姑娘可見不可追求??捎^而不可及的無限惆悵之情,甚是濃烈。同樣在《秦風(fēng)·蒹葭》中,以賦法寫深秋時節(jié)的蕭瑟冷落景象,多情人望著蘆葦霜花的景象臨水懷人,苦苦求索著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意中人。這類詩歌,無一"情"字,卻能以景襯情,達(dá)到曲婉動人的抒情效果。
四:熱情大膽的女性形象自古以來,女子便被銬上三綱五常的沉重枷鎖,三從四德,唯聽天命,自己的命運如一葉孤舟隨風(fēng)飄零。尤其在愛情婚姻方面,她們只能抑制自己的本心,聽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詩經(jīng)》卻一反常態(tài),中眾多女子卻熱情似火、大膽活潑,她們猶如向陽花般欣欣向榮,洋溢著自然的天性?!墩倌稀坑忻贰肥且皇孜穸竽懙那髳墼姡右悦坊ㄗ杂?,三章重章復(fù)唱而步步緊逼,急迫地唱出了自己憐惜青春、期盼良人早日出現(xiàn)的心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羅丹藝術(shù)論》中提到:"真正的青春,周身充滿著新鮮血液、體態(tài)輕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也只有幾個月而已",女子的青春如梅花的花期般,綻放之時絢爛奪目,而青春易逝終會枯萎,顏老色衰之時更難覓得佳婿。又有敢于為愛抗?fàn)帲瑳_破一切束縛的大膽女性。
《鄘風(fēng)·柏舟》中的女子婚姻自主遭家人干涉后,滿腔怨恨,誓為愛情與父母抗?fàn)幍降住?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先秦時期的婚姻制度,原始婚俗亦有保存,人們有一定的婚姻自由;但禮教也對婚姻進(jìn)行了一定程度的干涉,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fēng)·南山》)因此,女子覓得良人卻遭父母反對,才敢于反抗壓迫,追求自由。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詩歌不朽的意向。從孔子評《詩經(jīng)》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到明清時期肯定《詩經(jīng)》對原始生命、個人價值的強烈追求,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先秦人民用最為純樸的語言釀造了人們最天真淳樸、爛漫自由的思想。
(圖源lofter)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1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