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但疫情在多地散發(fā),讓人們的心情多少有些不爽。
但看看那一樹樹花開,一縷縷光影,總還是讓人內心充滿希望的。
愿疫情早點過去,愿國泰民安。
曾經學過的那些詩詞,你還記得幾首?
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候。
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賞析】
創(chuàng)作此詩時,詩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賞析】
全詩以“春”字為著眼點,景中寄情,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的情緒,以及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
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賞析】
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沒有說理的痕跡。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xiāng)的深切感情,同時也蘊含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一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对伭肥窃佄镌姷牡浞吨?。
夜月【唐】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桿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氣暖,蟲聲漸透綠紗窗。
【譯文】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邊庭院。北斗南斗,不知不覺已經橫斜。
今夜十分意外,感覺初春暖意,一聲清脆的蟲鳴透入綠色窗紗。
【賞析】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敖褚蛊簹馀?,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
鳥鳴澗【唐】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明月升起,驚動幾只棲息山鳥。清脆鳴叫,長久回蕩空曠山澗。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于“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靜到極處的自然在詩人筆下有聲有色,生意盎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
昔日南朝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這些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賞析】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
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賞析】
詩人用他饒有風味、虛實相間的筆墨,將惠崇所畫的《春江晚景》所描繪的春色展現得那樣令人神往。
定風波·三月七日【宋】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送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
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賞析】
三月七日,忽逢大雨,雨過天晴,作者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定風波》
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
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
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片,是一幅充滿生機、生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
游園不值【宋】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賞析】
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勃地發(fā)展起來。讀者將詩的最后兩句賦予生活的哲理,詩也因此獲得了新的生命,流傳不絕。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好春處,絕勝煙柳滿唐都。
【譯文】
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鉆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賞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令人稱贊,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絕句【唐】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偏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
碧綠的江水把鳥兒的羽毛映襯得更加潔白,山色青翠欲滴,紅艷的野花似乎將要燃燒起來。今年春天眼看著又要過去了,什么時候才是我返回故鄉(xiāng)的日期呢?
【賞析】
清人陶虞開稱杜甫筆法高妙,能“以詩為畫”,此詩可謂印證。
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賞析】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作為三首詞的第一首,很好地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
臨安春雨妝霽【宋】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譯文】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
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
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jié)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賞析】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陸游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
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斗艷。
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賞析】
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萬春的繁麗景色,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東西的思考。
閨怨【唐】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譯文】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涌上心頭。她后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賞析】
王昌齡的一系列宮閨怨詩中,《閨怨》尤為突出。在詩人筆下,一個有些天真和嬌憨之氣的少婦形象躍然紙上。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唐】賀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鎖窗朱戶。
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
彩筆新題斷腸句。
若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
梅子黃時雨。
【譯文】
輕移蓮步從橫塘前匆匆走過,只能目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么人能與她一起歡度?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
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傷感的詩句。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賞析】
全詞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春愁【清】丘逢甲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譯文】
春愁難以排遣,強打起精神眺望遠山,往事讓人觸目驚心熱淚將流。臺灣的四百萬同胞齊聲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國寶島被割讓的日子!
【賞析】
春回大地,引起我無限春愁,想起驚心動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淚下。四百萬同胞都為此傷心萬分,同聲大哭,因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讓了臺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13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100首關于春天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