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燦爛,來學寫詩吧!
浙江衛(wèi)視《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
八節(jié)課,教會你寫格律詩,
點擊下圖看看免費課程!
在金庸小說《神雕俠侶》的結尾,楊過攜小龍女遠去,滿懷不舍的郭襄奪淚而出。
此時,金庸先生列出一首詩結尾: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金庸先生真是高手,用這首詩,將此時郭襄心中對楊過的不舍及無奈表達的入木三分。
這首《三五七言》,又名《秋風詞》,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整首詩共6句,每一句都是經典名句,讓人回味無窮。
《三五七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是一首愛情古詩。
秋風凄清,秋月明朗。
風中的落葉時而聚集時而揚散,寒鴉本已棲息也被這聲響驚起。
盼著你我能再相見,卻不知在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實在難耐心中的孤獨悲傷,叫我情何以堪。
秋風、秋月、落葉、寒鴉烘托出悲涼的氛圍,這個秋日的夜晚,詩人抬頭望著天空的明月,耳邊傳來烏鴉的叫聲,在這個悲涼的氣氛里,詩人在想念舊日的情人。
也許是秋天的落葉,讓人頓生傷感。在詩詞中,秋夜懷人已經成為習俗。也許是秋天霜冷的天氣,易勾起人的思念之情。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由此詩,我們可以猜測,詩的主人公有一個舊時的情人,卻因故不能在一起,在這個凄涼的秋日,看到秋月,聽到烏鴉的叫聲, 詩人悲從中來。
世間最悲劇的事情,莫過于“明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我們何時才能再見呀?我想你這么深,你是否也在想我呢?
詩人心中凄怨、幽怨的相思之情噴涌而出,相思入骨,夜也難度,情也難熬。
關于這首《三五七言》,有太多的疑惑。
《三五七言》到底是詩,還是詞?
《三五七言》是雜言古詩,意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以上等各種句子自由地混雜于一首詩中的形式。
這首《三五七言》由兩句三言、兩句五言、兩句七言組成,故名。
但是,在形式上,此詩像一首小詞,具有明顯的音樂特性,應是一篇偏重作品形式特征的席間唱和詩。
趙翼的《陔余叢考》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詞牌的淵源關系,云:“三五七言詩起于李太白:‘秋風清,秋月明。……’此其濫觴也?!倍纤梧嚿钤来苏{式填寫詞作,名為“秋風清”。
《三五七言》究竟是不是李白的作品?
宋代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隋代詩人鄭世翼有此詩:‘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p>
對于此,現(xiàn)代語言學家郭紹虞先生意見不同,他說:嚴羽說鄭世翼有這首詩《三五七言》,可是查找了《詩人玉屑》中,卻沒有“秋風清”各句,應該以《詩人玉屑》為準,而“秋風清”此詩在《李太白集》中有記載,所以,應該是李太白的詩作。
后世許多學者也都認可此詩為李白的作品。
《三五七言》到底有幾句?
眾所周知,《三五七言》還有另一個名字,名為《秋風詞》,在版本上,也不一樣,全詩如下:
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據(jù)《梅庵琴譜》所述以下非李白所作】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最后這三聯(lián)成為后世相思的名句,但是,這首詩的作者卻一直讓人爭議。
《梅庵琴譜》敘述,后三聯(lián)并非李白所作。有些詩集收錄李白《三五七言》時,也只寫了前三聯(lián)。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法考查出后三聯(lián)是否是李白的真實作品。
詩詞君想說此詩是不是李白的作品,爭論可能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果是李白所作,我們亦可窺見李白綿長的情思和高超的寫作水平。
如果不是李白所作,那么,我們亦可以將這首詩看作是李白和后世無名詩人神交而留下的杰作。
作者已不可考,但這首詩留給世人那幽怨、綿長的相思之情,卻回味無窮,直到今日,依然動人心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14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思詩詞一百句,這是人間最美的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