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
懷素,唐代杰出書法家。
10歲時,出家為僧,之后,銳意草書,盡交名仕;
20歲時,結交“詩仙”李白,李白為他寫下著名的《草書歌行》;
33歲時,拜會顏真卿,顏真卿親作《懷素上人草書歌序》,詩中稱懷素“精心草圣,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
40歲的懷素厚積薄發(fā),寫下了驚世駭俗的狂草《自敘帖》;
近50歲時,與“茶圣”陸羽相識,陸羽寫下了《僧懷素傳》;
到了晚年,懷素又寫下了“一字千金”的《小草千字文》紙本流傳后世。
《食魚帖》
退筆紛紛集成冢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里開門見山的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文暇,頗喜筆翰?!?/p>
懷素,字藏真,僧名懷素,永州零陵人。因在唐代出家為僧是出人頭地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出身貧寒的懷素,十歲時便被家人送去寺院出家為僧。
懷素既然加入了僧侶行列,當然要誦經念佛,抄經更是家常便飯。在抄經學習的同時,讓他具備了最基本文人雅士們應有的知識,也讓他找到了生活的興趣所在,他喜歡上了毛筆所展示的奇異、多變的線條,練習書法幾乎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墒怯捎诩揖池毢帧邦H好筆翰”,所以總是出現無銀買紙的窘迫。據陸羽《懷素別傳》說,懷素:“貧無紙可書,嘗于故里種芭蕉萬余株,以供揮灑。書不足,乃漆一盤書之,有漆一方板,書至再三,盤板皆穿”。由此可知其書學條件惡劣,學習之刻苦。由于他的刻苦耕耘,棄筆難以數計。后人將他棄筆之地稱之為“筆冢”
世人皆知懷素為草圣,卻少有人知道他還是玄奘三藏法師的門人。就佛法而言,他可謂得天獨厚,有這樣一個圣僧點化,按說他可成就為一代高僧,然而他卻性情疏放,無心修禪,更喜飲酒吃肉,交結名士,且飲酒達到“一日九醉”的程度。酒對于一般人來說,也許只是一個嗜好而已,但對于懷素來說,卻是藝術追求的一個手段和發(fā)泄心中壓抑的方式。因為醉酒后,他可以擺脫俗念,將世間的一切紛繁均排除于外,興到神會,自由揮灑,以“心”作書,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
此外,懷素的狂草也并不是大多數人說言的自己獨創(chuàng),任華詩道:“古來草圣無不知,豈不知右軍與獻之,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貫休云:“張顛之后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足以說明懷素“以狂繼顛”,他的“狂”草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又邁出了一大步。同時也說明了“以狂繼顛”,正是以師承源流而說。
《桑林貼》
追賢摹古求新奇
懷素雖無意于經禪之事,卻對人類占有時空的局限與短暫有大覺悟,這讓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尋求到一種放達的、無拘無束的自由精神。而這正是草書尤其是狂草所要追求的真精神。
懷素一生的書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他在芭蕉葉上練書,到他拜張旭為師,是他的第一階段,此時的作品如雨后的春筍,生命之氣蓬勃,文化根基遂成,但尚未完全擺脫前人遺風,保留晉法甚多。
第二階段,即他逐漸自成一家、奠定自己在中國書法史上地位的階段。作為唐代繼張旭之后
的又一大草書家,他要面臨的就是如何超越前輩,這無疑是一個極痛苦極壓抑的過程。雖是通篇飛草,千變萬化,卻是筆畫上的突破,而缺乏精神上的超越。直到他四十歲那年,突然寫出了《自敘帖》,才如石破天驚,其精神障礙和渾身的筋脈似乎一下子完全打通,抵達無我之境。
懷素的晚年是他書風第三階段,此時的代表作小草千字文,已與中年時代的狂肆作風完全換過一番面目,默契,平和,淡泊,已入化境,彌漫著神的氣息。一個人修煉到此,已真正修煉到家了。
《苦筍帖》
筆鋒殺盡山中兔
古往今來的詩人墨客,對懷素草書的成就,贊不絕口。唐大詩人李白就曾寫下《草書歌行》吟詩贊美懷素草書:“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山中兔……”
懷素善以中鋒筆純任氣勢作大草,如“驟雨旋風, 聲勢滿堂”,到“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境界。雖然如是疾速,但懷素卻能於通篇飛草之中,極少失誤。眾多書法家草法混亂缺漏相比,實在高明得多。是知懷素的狂草,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
《自敘帖》
懷素草書的代表作,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草書”。通篇為狂草,筆筆中鋒,如錐劃沙懷素書法盤,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如急風驟雨,可以想見當年操觚之時,心手相師,豪情勃發(fā),一氣貫之的情景。
《苦筍帖》
僅兩行十四字,字雖不多,但技巧嫻熟,精練流逸。多用枯墨瘦筆,盡管筆畫粗細變化不多,但有單純明朗的特色,增強了結體疏放的感覺,與其奔流直下、一氣呵成的狂草書勢相得益彰。
《過鐘帖》
同狂草率意顛逸風格不同,《過鐘帖》通篇章草筆意,字字雖然極少有牽絲連筆,然“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透出淳穆清秀之神氣,深得張芝和二王遺風。
《小草千字文》
世稱《千金帖》,為懷素晚年所書,當為絢爛之極而復歸平淡之作,筆性瘦勁靈動、揮灑自如,是實實在在、價值連城的千金寶帖。
《圣母帖》
與懷素其他作品相比,是較為規(guī)范的一種草書。筆勢飽滿,圓融生動,吸取篆隸用法,多用中鋒行筆,圓渾無跡,筆力遒勁。字態(tài)參差錯落,率意揮灑,又應規(guī)入矩,不落俗流。
《醉僧帖》
結語:
清代詩人趙翼有詩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而懷素的草書何止影響了幾百年!宋代的黃庭堅、宋徽宗和米芾等人無不深受其影響,元代的趙孟和鮮于樞在草書上也師法懷素,明清以后對其推崇備至的書家不勝枚舉。
懷素的作品被后世奉為帖學正宗,對后世影響巨大。大收藏家項元汴和董其昌對懷素的手跡更是鐘愛有加。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璀璨的兩座高峰。
——END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18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代書法:懷素草書《論書帖》欣賞
下一篇: 懷素草書圣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