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鷺鷥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霜雪兮漼溰,冰凍兮洛澤—王逸《九思》。
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王士禎《春不雨》。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cè)—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班固《蘇武傳(節(jié)選)》。
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屈原《九章》。
俄而未霰零,密雪下—謝惠連《雪賦》。
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蔡琰《悲憤詩》。
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姜夔《暗香疏影》。
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王庭筠《謁金門·雙喜鵲》。
霰淅瀝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謝惠連《雪賦》。
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金山觀月》。
攜籮驅(qū)出敢偷閑,雪脛冰須慣忍寒—范成大《雪中聞墻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shù)椒春淺—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張孜《雪詩》。
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庾信《小園賦》。
殘雪樓臺,遲日園林—韓疁《高陽臺·除夜》。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cè)身北望涕沾巾—張衡《四愁詩》。
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屈原《招魂》。
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閣雪云低,卷沙風(fēng)急,驚雁失序—吳文英《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陸游《金錯刀行》。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范云《效古詩》。
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孟浩然《南歸阻雪》。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李綱《望江南·江上雪》。
轡搖銜鐵.蹴踏平原雪—張炎《清平樂·平原放馬》。
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隕集—劉向《九嘆》。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白居易《村居苦寒》。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
北風(fēng)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野客預(yù)知農(nóng)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復(fù)古《除夜》。
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米芾《滿庭芳·詠茶》。
大雪北風(fēng)催,家家貧白屋—《薛寶釵·雪竹》。
白雪關(guān)山遠,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驅(qū)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杜甫《前出塞九首》。
邊雪藏行徑,林風(fēng)透臥衣—賈島《送鄒明府游靈武》。
今我來思,雨雪載途—《小雅·出車》。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shù)峰西—朱彝尊《出居庸關(guān)》。
春近寒雖轉(zhuǎn),梅舒雪尚飄—陰鏗《雪里梅花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33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