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蘇舜欽《初晴游滄浪亭》。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白樸《天凈沙·夏》。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云無跡任西東—晏殊《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李煜《蝶戀花·春暮》。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溫庭筠《瑤瑟怨》。
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劉長卿《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王維《送別》。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蘇軾《南鄉(xiāng)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王維《終南山》。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愁云淡淡雨瀟瀟.暮暮復(fù)朝朝—石孝友《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高蟾《金陵晚望》。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贰?/p>
江上春山遠(yuǎn),山下暮云長—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江上春山遠(yuǎn)》。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游》。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寇準(zhǔn)《詠華山》。
流水便隨春遠(yuǎn),行云終與誰同—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但遠(yuǎn)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程顥《春日偶成》。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后》。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蘇軾《陽關(guān)曲·中秋月》。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序》。
片云天共遠(yuǎn),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漢》。
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fēng)歌》。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陶淵明《四時》。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杜甫《春日憶李白》。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張先《天仙子·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33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