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陸游《落梅》。
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蘇軾《洞仙歌·詠柳》。
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隱《憶梅》。
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淡黃楊柳暗棲鴉.玉人和月摘梅花—賀鑄《減字浣溪沙·樓角初銷一縷霞》。
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李方膺《題畫梅》。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李彌遜《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
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念奴嬌·梅》。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吳錫麒《長相思·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后》。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黃升《南鄉(xiāng)子·冬夜》。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盧祖皋《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陸游《梅花絕句·其一》。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亳社觀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蘇軾《西江月·梅花》。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盧梅坡《雪梅·其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陸游《落梅》。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唐寅《把酒對月歌》。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林逋《山園小梅二首》。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高啟《詠梅九首》。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陸凱《贈范曄》。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早梅》。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蘇軾《西江月·梅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34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