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顏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fù)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顏色、動作皆無似竊斧者也。注釋譯文譯文
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他的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臉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像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山溝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后有一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的行為、表情、動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注釋
者:有個丟掉斧子的人。
亡:丟掉,丟失。
意:同"臆",估計,懷疑,猜想。
谷:山谷,地窯。
其:指代鄰人之子。
竊:偷盜。
無為而不竊斧也:沒有一樣不像偷斧子的人。
他日:另一天。
復(fù):再,又。
無似竊斧者:沒有一點(diǎn)像偷斧子的樣子。
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一會兒,不久。
視:看。
皆:都。
行動:走路的姿勢。
顏色:表情。
故事《人有亡斧者》講述的 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臉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像偷斧子的人。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行為、表情、動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rèn)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dāng)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原來客觀事物的原貌。準(zhǔn)確的判斷來源于對客觀事實(shí)的調(diào)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從實(shí)際出發(f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
不要隨便猜疑別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5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世無良貓
下一篇: 曾子殺彘,/,曾子烹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