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shù)。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注釋譯文譯文
將寶釵擘為兩截,離別在桃葉渡口,南浦暗淡凄涼,煙霧籠罩著垂柳。我怕登上層層的高樓,十天里有九天風號雨驟。片片飄飛的花瓣令人斷腸悲愁,風雨摧花全沒人來救,更有誰勸那黃鳶兒將啼聲罷休?
瞧瞧簪在鬢邊的花簇,算算花瓣數(shù)目將離人歸期預(yù)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數(shù)?;璋档臒艄庥痴罩_帳,夢中悲泣著哽咽難訴:是春天他的到來給我?guī)響n愁,而今春天又歸向何處?卻不懂將憂愁帶走。
注釋
①寶釵分:釵為古代婦女簪發(fā)首飾。分為兩股,情人分別時,各執(zhí)一股為紀念。寶釵分,即夫婦離別之意。
②桃葉渡:在南京秦淮河與青溪合流之處。這里泛指男女送別之處。
③南浦:水邊,泛指送別的地方。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p>
④飛紅:落花。
⑤覷:細看,斜視。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67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金縷·家在錢塘江上住原文
下一篇: 倦尋芳·香泥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