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
作者:俞益謨
原文:
《阿育王經(jīng)》言:諸佛滅渡后
,晝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數(shù)歟。然海內(nèi)郡縣所見寥寥,獨茲百八聚于一區(qū),厥義未必?zé)o謂。余生斯長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請質(zhì)高明。百八浮圖信異哉
降魔蜜頓金剛杵,說法偶成舍利堆
只慮激湍穿峽破
誰能識得真如意
注釋譯文⑴這首詩選自《康熙朔方廣武志》。百八塔
,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數(shù)而名。位于今寧夏青銅峽市峽口山東麓,黃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該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說建于西夏時期),背山面河,依山鑿石分階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數(shù)12行排列,形成總體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⑵阿育王:(
⑶滅渡:佛教語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語
⑺百八浮圖:即一百零八塔。浮圖:亦作“浮屠”
⑻山隈:大山彎曲的地方
⑼蜜頓:蜜,似應(yīng)為“密”
⑽舍利:意譯“身骨”
⑾真如:佛教名詞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彌陀佛”。 周遭:周圍
作者介紹 字嘉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72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