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
今逢四海為家日
王濬的戰(zhàn)船從益州出發(fā)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
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著寒流
。從今以后天下歸為一同,蘆荻在舊壘上蕭蕭飄搖
。注釋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黃石市
,又名道士洑,山體突出到長江中,因而形成長江彎道,站在山頂猶如身臨江中。⑵王濬:晉益州刺史
。一作“西晉”。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余人。⑶金陵:今南京
,當(dāng)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黯然:一作“漠然”。⑷千尋鐵鎖沉江底: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于江面
,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頭:王濬率船隊(duì)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
,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⑹人世幾回傷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從今”
。⑼“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tǒng)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78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上一篇:
漢壽城春望
下一篇:
金陵五題·石頭城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