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說,《詩經(jīng)》為古籍中最純粹可靠之書,絕不發(fā)生真?zhèn)螁栴};
又說,詩三百,為我國最古而最優(yōu)美之文學作品。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生死契闊,與子成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跨越2500年,《詩經(jīng)》一直為我們收藏著獨屬于中國人的那份最質(zhì)樸、最真摯的情與美,堪稱“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01
作為2500 多年中國文學的總源頭,《詩經(jīng)》之美是由內(nèi)而外的。
窈窕淑女,未雨綢繆,宜室宜家,新婚燕爾,億萬斯年,琴瑟調(diào)和,綿綿瓜瓞,楚楚動人……
幾千年過去了,《詩經(jīng)》中的文字,仍大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人統(tǒng)計過,出自《詩經(jīng)》的成語多達 300 多個。
其中的很多詩歌也早已成為文學史上不容置疑的經(jīng)典。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里,“木婉清”這個名字就取自《詩經(jīng)》中的這首《野有蔓草》,小說描述她的相貌時用了兩句——如新月清暉,如花樹堆雪,可以說是人如其名了。
▲1997版《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
▲2003版《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
而說到取名,從《詩經(jīng)》里找靈感在中國也是古而有之,據(jù)說漢代人取名就有“女《詩經(jīng)》,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
而從古至今的名人中,“名從《詩經(jīng)》來”的也絕對不在少數(shù)。
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名字就源自《詩經(jīng)·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意為“美好的聲譽”;而她的伴侶梁思成先生的名字則取自《詩經(jīng)·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p>
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王國克生,維周之楨),著名作家瓊瑤(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名字也都來自詩經(jīng)。
02
不僅有形式上的“文美”,《詩經(jīng)》更有內(nèi)涵上的“情美”。
梁啟超談到《詩經(jīng)》,曾說:其表現(xiàn)情感之法,
有極纏綿而極蘊藉者,如: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有極委婉而實極決絕者,如: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有于無字句處寫其深痛或摯愛者,如: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有其辭繁而不殺以曲達莞結(jié)不可解之情者,如:《谷風》《載馳》《正月》等。
有極淡遠而一往情深者,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有極旖旎而含情渺然者,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失戀了,用《詩經(jīng)》里的話說是:
▲“那個美少年啊,不跟我說話。為了你,我飯都吃不下?!?/p>
有男生追求,《詩經(jīng)》里的回應是:
▲“嘿,小伙子,你是要追我嗎?那就趁現(xiàn)在吧。”
而不喜歡你,則直接說:
▲“你那么丑,配不上我?!?/p>
人類文學最可愛的階段是它童年期和少年期。2500 多年前的《詩經(jīng)》,是非常童真的。
寫出《從前慢》的木心說,“其中至少有三十多首,是中國最好的詩”。
這是它的珍貴之處?!对娊?jīng)》里的詩,是原始的、可愛的、能打動人的,藏著中國人最質(zhì)樸、真摯的那份感情。
難怪梁啟超會說,故治《詩》者宜以全詩做文學品讀,專從其書寫情感處注意而賞玩之,則《詩》之真價值乃見也。
03
古人讀《詩經(jīng)》不僅僅作為文學作品,它還有不少實際的功用,譬如孔子就說可以“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在古代,《詩經(jīng)》可不僅僅是一部詩歌總集,還是一部動植物大全,甚至有人說“《詩經(jīng)》里能翻出半部本草綱目”。
日本江戶時期的儒學家細井徇曾撰繪了一本《詩經(jīng)名物圖解》,將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中的植物一一描繪出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苕之華,蕓其黃矣。
04
大部分人只在上學時跟《詩經(jīng)》打過交道,聽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但可能并不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是個極其絕望,極其悲傷的故事。
而了解原本的故事,將使這句話變得更動人。
類似的故事,《詩經(jīng)》中還有很多。
相思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傷心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p>
《詩經(jīng)》太美了,讀過就忘不掉。但雖然人人都知道,仔細讀過的人實際上卻很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經(jīng)》里那些驚艷了千年的文字,到底···
下一篇: 30句唯美詩詞,一定要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