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說
又說,詩三百
桃之夭夭
生死契闊,與子成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跨越2500年,《詩經(jīng)》一直為我們收藏著獨屬于中國人的那份最質(zhì)樸
01
作為2500 多年中國文學的總源頭,《詩經(jīng)》之美是由內(nèi)而外的
窈窕淑女
幾千年過去了
其中的很多詩歌也早已成為文學史上不容置疑的經(jīng)典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
挑兮達兮
《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里
,“木婉清”這個名字就取自《詩經(jīng)》中的這首《野有蔓草》▲1997版《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
▲2003版《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
而說到取名
而從古至今的名人中
,“名從《詩經(jīng)》來”的也絕對不在少數(shù)。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名字就源自《詩經(jīng)·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
,則百斯男,意為“美好的聲譽”;而她的伴侶梁思成先生的名字則取自《詩經(jīng)·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王國克生,維周之楨),著名作家瓊瑤(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名字也都來自詩經(jīng)。02
不僅有形式上的“文美”
,《詩經(jīng)》更有內(nèi)涵上的“情美”。梁啟超談到《詩經(jīng)》
,曾說:其表現(xiàn)情感之法,有極纏綿而極蘊藉者
,如: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有極委婉而實極決絕者
有于無字句處寫其深痛或摯愛者
,如: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有其辭繁而不殺以曲達莞結(jié)不可解之情者
,如:《谷風》《載馳》《正月》等。有極淡遠而一往情深者
,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有極旖旎而含情渺然者
,如:春日載陽失戀了,用《詩經(jīng)》里的話說是:
▲“那個美少年啊
有男生追求
▲“嘿,小伙子
而不喜歡你
▲“你那么丑
,配不上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人類文學最可愛的階段是它童年期和少年期。2500 多年前的《詩經(jīng)》
寫出《從前慢》的木心說
這是它的珍貴之處
難怪梁啟超會說,故治《詩》者宜以全詩做文學品讀
03
古人讀《詩經(jīng)》不僅僅作為文學作品
在古代,《詩經(jīng)》可不僅僅是一部詩歌總集
日本江戶時期的儒學家細井徇曾撰繪了一本《詩經(jīng)名物圖解》
桃之夭夭
參差荇菜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投我以木瓜
苕之華
04
大部分人只在上學時跟《詩經(jīng)》打過交道
但可能并不知道
而了解原本的故事
類似的故事
相思時,“青青子衿
傷心時
《詩經(jīng)》太美了
,讀過就忘不掉。但雖然人人都知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到底美在哪里" rel="prev">
《詩經(jīng)》里那些驚艷了千年的文字
下一篇:
,一定要讀一讀" rel="prev">
30句唯美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