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蘭梅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
1
,梅花盛開的季節(jié),帶著這10首詠梅絕句去賞梅
迎春故早發(fā)
這首《早梅》詩,看似是詠梅
,實則卻是詠物抒情詩人對梅花的外貌、色彩并沒有作任何描繪
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
2、王適《江濱梅》
忽見寒梅樹
,開花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王適的這首五絕
,仿佛是用相機攝下的生活中的一組短鏡頭,表達他對江邊早梅驚望、凝想,繼而頷首、自笑的乍驚乍喜之狀。并巧妙地描畫出早梅如珠似玉的幽姿雅韻。小詩全用陳述的筆調,猶如詩人在賞梅之地
,指點著向我們講說他新奇的發(fā)現:“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由梅前的“寒”字
,點出梅花開放的時間。在覆雪的山崖前,在水流枯落的漢水之側,一樹早梅卻已著花,這怎不叫人驚嘆!這一句通過忽見早梅的感情意緒的渲染,使人領略了早梅凌寒傲雪,神清骨秀的貞姿勁質。3
、蘇軾《梅花》春來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塵隨飛雪度關山。蘇軾喜愛梅花
,以梅為題的詩作近四十首。這首梅花,詩人以寫意技法,傳神妙筆,勾勒出一幅春日齡梅圖:冬去春來,幽谷青青,溪水清沏,潺潺有聲;野草荒棘,漫山遍嶺,其間梅花,分外鮮明。以詩文書畫冠絕當世的蘇軾
,詩中不獨“有畫”,且有音樂之聲。你聽:幽谷清溪,潺潺作響,琤琮叮咚,悠然悅耳。這豈不天然古琴奏出的一曲《流水》嗎?它以清幽高雅且不無悲涼的氛圍,把荒野草棘間虬枝奇絕的梅花4、李邴《詠梅》
綿霜歷雪芯開遲
梅花又是君子達人的精神品格的化身
李邴這首詠梅詩
,是為梅詩以托意。李邴在朝廷任職時,是一位主戰(zhàn)的愛國官吏,因與呂頤浩政見不合而辭宮。曾向宋高宗上陳主戰(zhàn)方略:戰(zhàn)陳、守備、描畫、綏遠等事。高宗不子采納。故作此詩以托壯志難酬之痛。詩的開端便借梅抒憤
。飽經霜雪的梅花開放了,詩人卻憤怨它開得太遲。梅花不畏寒冷,經霜歷雪,迎春開放,本是自然的規(guī)律,不因人的喜怒而開早或開遲。詩人忿怨從何而來呢?是詩人的心理活動,罷官之后5
殘香和雪隔簾櫳
這是一首詠殘梅的七言絕句。寫的是即將凋謝的梅花(殘梅)
惠洪這首詩的首句正是寫出了殘梅與白雪各自的獨特之處
6、江朝宗《梅花》
小小人家短短籬
在詠梅詞中
在詩人的筆下
7、嚴參《梅》
衣染龍涎與麝臍
我國人民對梅花有著特殊的喜愛
嚴參的這首詩,雖然首先寫了梅花的香
又以衣染二字寫梅香
8、馬知節(jié)《枯梅》
斧斤戕不死
梅花樹的壽命極長
這首詠枯梅的絕句,平敘中出奇
9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王冕以畫梅負盛名
這首詩中的白梅形象與詩人的目中形象里合一體
、梅即我、我即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0、鄭板橋《梅》
牡丹芍藥各爭妍
, 葉亂花翻臭午天。何似竹籬茅屋凈、一枝清瘦出朝煙。這首詠梅詩別出新裁
,詩題為“梅”.卻不寫梅,一開頭便標出“牡丹、芍藥”這兩種花國色天香,富貴嬌媚、可以說是花中王,再用“各爭妍”加以描狀,又把這兩種花爭奇斗艷、芬芳競麗的韻態(tài)風致拈示出來,給人一種眾妙紛呈,目不暇接之感。其實,這首句極為平常
,妙在次句一掌便把由首句直接塑造出來的美麗形象打翻在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6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商隱最雄渾的梅花詩:梅雪相兼一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