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趙孟頫書法長卷《洛神賦》,書于1308年前后
。紙本,行書,縱29cm,橫220.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紙元員嶠山人(李倜),明高啟,清王鐸行書《洛神賦》是趙孟頫書風鮮明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話中關于宓妃的情節(jié),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趙孟頫以同樣柔美、圓潤的筆墨作書,如合符契。《洛神賦》是趙孟頫47歲時創(chuàng)作的
。這篇賦共900余字,以小字行書輕松寫來,風流飄逸,有晉人風采,展示了趙孟頫對王羲之書法的心領神會。趙孟頫是為世人公認的集王羲之書法之大成的書家,這篇《洛神賦》浸潤了《蘭亭序》的韻致并且有所發(fā)展。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欣賞。首先是用筆的極其熟練
,使轉圓活流暢。趙孟頫運用弧線時的機靈和敏銳,使線條流動準確到位,似乎就是滑了過去,恰到好處,停住。這時,弧形的大圓川其次是《洛神》中提按的分明
,形成了欣賞視覺不斷調節(jié)的美感。提按的交替敏感而鮮明,有的筆畫沉重而穩(wěn)當,有的則如流星輕輕劃過,重不刻板,輕不飄忽。文中“之”字之多勝于《蘭亭序》
,也都在趙孟頫機智的調節(jié)中各見異趣。這使《洛神賦》處于空、實的變動之中,并不因字數多而擁擠淤塞。清人周濟說得好:“空則靈氣往來,既成格調。求實《洛神賦》還表現了趙孟頫的精心
這也是《洛神賦》字字珠璣
《洛神賦》是朝著純美的方向發(fā)展的,它的形式最適宜社會最普泛人群的欣賞
完美的用筆
故后紙諸家題跋如是評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寫洛神賦
全卷共80行
此卷《洛神賦》為趙孟頫行書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結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0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