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
,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
,并入李聽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
,初學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chuàng)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并稱"楷書四大家"。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柳公權亦工詩軼事典故寫詩助人
唐武宗曾長時間對一名宮中女官生氣
以筆為諫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
三步之才
柳公權曾隨從唐文宗去未央宮花園中游玩,文宗停下車子對柳公權說:"有一件使我高興的事
。過去賜給邊兵的服裝致力學術
柳公權特精于《左傳》
人物生平少有才學
大歷十三年(778年)
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權登進士第
三朝侍書
元和十五年(820年)
柳公權歷事穆宗
一次
勸諫文宗
開成三年(838年),柳公權經調轉任工部侍郎
,但不過是備員而已。文宗曾召他問事,問他:"外邊有什么議論?"柳公權回答說:"自從郭旼被任為邠寧節(jié)度使,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文宗說:"郭旼是尚父(郭子儀)的侄子,太皇太后(懿安郭皇后)的叔父,在職也沒有過錯。從金吾大將升任小小的邠寧節(jié)度使晚年仕途
開成五年(840年)
,文宗駕崩,由唐武宗李炎即位。武宗即位后罷去內府學士官職,任命柳公權為右散騎常侍。宰相崔珙舉薦他為集賢殿學士、判院事。李德裕本來對柳公權不錯,但當柳公權被崔珙舉薦時,他很不高興,便將柳公權降為太子詹事,改為太子賓客。經屢次升遷任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封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又任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歷任工部尚書。大中(847年-860年)初年
,柳公權轉任少師。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一日
咸通六年(865年)
,柳公權去世,時年八十八歲,獲贈太子太師。成就柳公權是楷書書體的總結者和創(chuàng)新家
,他在研究和繼承鐘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溶匯自己新意,自創(chuàng)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 ,為后世百代楷模,成為"唐書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的字取勻衡瘦硬
,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墓址柳公權墓在耀州區(qū)阿子鄉(xiāng)讓義村北約1公里處
◆◆《陸士衡演連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11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盧中南:寫柳體楷書的人為什么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