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詞匯:
礧硠
[ léi láng ]
,政績卓著.png" />
詳細(xì)釋義
亦作“礌硠”。大聲
宋 蔡襄 《送柯秘書三子歸泉應(yīng)詔》詩:“久之潛思叩幽眇,角牙騰觸聲礌硠
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
,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人 。北宋書法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和茶學(xué)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
,先后任館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蔡襄為官正直,所到之處皆有政績
。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萬安橋(洛陽橋);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松,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jié)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jīng)驗,而《荔枝譜》則被稱贊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xué)著作” 。其詩文清妙,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人物生平
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蔡氏家族世居福建路泉州府(興化軍)仙游縣慈孝里赤湖蕉溪(楓亭驛以西
,今福建省仙游縣楓亭鎮(zhèn)九社村青澤亭自然村蔡坑)。 母親盧氏蔡襄十五歲參加鄉(xiāng)試,十八歲游京師
天圣九年(1031年)
,蔡襄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在職四年。后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慶歷三年(1043年)
,大臣范仲淹、富弼、韓琦、杜衍同時執(zhí)政,歐陽修、王素、余靖同為諫官,蔡襄作詩稱賀慶歷四年(1044年)
慶歷八年(1048年)
皇祐三年(1051年)
嘉祐元年(1056年)
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間(1054年—1063年)
蔡襄知泉州時期
嘉祐六年(1061年)
,被授為翰林學(xué)士、權(quán)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財政。此時,宋廷財政入不敷出,“積貧”已深。蔡襄善于理財,“較天下盈虛出入,量入以制用。劃剔蠹,簿書紀(jì)綱,纖悉皆可法”。不久,宋英宗繼位,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蔡襄撰《國論要目》一文,闡述改革主張,提出擇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治平二年(1065年)
,蔡襄出知杭州,在拜端明殿學(xué)士后才去上任。次年十月,母親盧氏去世,蔡襄護喪南歸。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十六日(9月27日),蔡襄在家中逝世
,享年五十六歲。朝廷追贈吏部侍郎,后加贈少師。葬于楓亭鋪頭村蔡嶺,歐陽修撰《端明殿學(xué)士蔡公墓志銘》。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
,其曾孫蔡洸為蔡襄奏請謚于朝,孝宗賜謚“忠惠”。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年—1200年)
,在洛陽橋南街尾建蔡襄祠。后人在他墓前立柱題聯(lián)云:“四諫經(jīng)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如您喜歡
分享知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1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