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賈(jiǎ)
137 賈(jiǎ)
【尋根溯源】
賈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于賈,稱為賈伯。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后裔便以賈為姓。二是出自狐偃的后代。晉文公滅賈國后,將賈地賞給狐偃的兒子,他的子孫便以賈為姓。
【變遷分布】
早期主要在黃河以北的河南、陜西、山西、山東一帶活動。南北朝時期,向南發(fā)展到蘇浙皖贛地區(qū),并在武威郡(今屬甘肅)形成望族。宋代時期,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四川等地。明代時期,在山西、山東、河北形成密集區(qū)。當今人口數(shù)量以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為多。
【名人薈萃】
賈誼: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太中大夫。后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后,賈誼深自歉疚,33歲憂傷而死。著作有散文《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有辭賦《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名。
賈充:曹魏及西晉時期大臣。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豫州刺史賈逵之子。深受司馬氏統(tǒng)治者的信任,西晉開國元勛,晉初丞相。公元268年,賈充主持修訂的《晉律》完成,為我國古代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
賈思勰:北魏農(nóng)學家。益都(今山東壽光)人。曾經(jīng)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是古代杰出的農(nóng)學家,著有《齊名要術(shù)》。
賈島:唐代著名詩人。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為僧。據(jù)說在洛陽時,因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xiàn)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時被排擠,貶為長江主簿。唐武宗時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巴魄谩钡牡涔试醋杂谒?/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19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