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南呂】干荷葉·【雙調】蟾宮曲》題解|注釋|鑒賞
劉秉忠
劉秉忠(1216—1274)
,元初散曲作家。字仲晦,初名侃【南呂】干荷葉干荷葉
,色蒼蒼①,老柄風搖蕩②。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題解】
干荷葉,民間俗曲小調
,一名《翠盤秋》。楊慎《詞品》稱為“秉忠自度曲”,是“先有調而后命名,非先命名而后制曲”,可見“先有調”是事實。又入中呂及雙調。共七句,正式句式為三、三【注釋】
①蒼蒼——灰白的顏色
。②老柄——枯柄,衰敗的葉柄
。干荷葉
,色無多,不奈風霜剉①。貼秋波②,倒枝柯③。宮娃齊唱采蓮歌④,夢里繁華過。【題解】
本支曲描寫荷葉已消失了夏日翠綠的顏色,它的枝柯在風霜中無奈地倒下
,枯葉緊貼水面隨波飄蕩。感情低沉深厚,凄涼哀怨,寫景狀物,傳神貼切,作者今昔的感慨,在曲中曲折地傳達了出來。【注釋】
①剉(cuò)——摧殘、折傷
。②貼秋波——意即倒伏在水面上
。③枝柯——荷葉的枝干。
④宮娃——宮女
南高峰①,北高峰,慘淡煙霞洞②
【題解】
這首曲從杭州名勝引發(fā)聯(lián)想,嘲笑宋高宗茍且偏安
【注釋】
①“南高峰”二句——在杭州西湖西南有南、北二峰
②煙霞洞——在南高峰下
,洞中有石刻羅漢十八尊,也為西湖名勝。③宋高宗——南宋皇帝趙構
,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④吳山——在西湖東南
,也名晉山。此處泛指蘇浙一帶。⑤兩度江南夢——趙構曾二次南遷
,一從南京遷往揚州,一從揚州遷往臨安(今杭州)。【雙調】蟾宮曲盼和風春雨如膏①
,花發(fā)南枝,北岸冰銷②。夭桃似火③,楊柳如煙,穰穰桑條④【題解】
蟾宮曲,也名《折桂令》
【注釋】
①膏(gào)——滋潤
②銷——消溶。
③夭桃——指桃花盛開
④穰穰(ráng)——繁盛的樣子
⑤弄巧——婉轉地歌唱。
⑥乍——剛剛
⑦杜甫游春——元雜劇有《杜甫游春》
⑧散誕逍遙——閑散舒適
炎天地熱如燒,散發(fā)披襟
【題解】
本支曲子寫夏天
【注釋】
①紈扇——用細絹制作的扇子
②沉李浮瓜——把瓜、李等水果浸在泉水或井水中浸涼
③“流水”三句——右軍,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梧桐一葉初凋
【題解】
本支曲子描寫秋天
。秋季已到,滿目黃花衰草,秋風瑟瑟,鴻雁鳴叫。但當此之時,也別有一番情趣。重陽登高,紅葉飄飄,學陶淵明賞菊于東籬之下,看蕭蕭秋景,也使人心曠神怡,悲秋之感頓消。【注釋】
①佳節(jié)——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
,舊俗有登高避疫之習②金風——秋風。古代五行
③呀呀——擬鴻雁的鳴叫聲。
④促織——即蟋蟀
⑤“秋景”三句——晉陶淵明《飲酒》詩有“采菊東籬下
朔風瑞雪飄飄①
【題解】
本支曲子寫冬景。冬天雪花飄飄
,寒氣逼人,但在作者筆下也自有一番令人向往的景象。紅爐暖閣,銀裝素裹,飲酒踏雪于荒郊野外,看雪花紛飛,賞大地混然一色,確是逍遙自在。【注釋】
①朔風——北風
。②羊羔——山西汾州出產古名酒叫羊羔酒
。③“如飛”三句——形容大雪如柳絮飄飛,如蝴蝶起舞
、如亂剪羊毛到處飄灑。胡蝶,即蝴蝶。④銀——形容雪色如白銀
。⑤“冬景”三句——唐詩人孟浩然詠雪詩
。或,元雜劇有《風雪騎驢孟浩然》(已佚),似與“踏雪”有關。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2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