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劉秉忠《【南呂】干荷葉·【雙調】蟾宮曲》題解-注釋-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5 19:21:57

      劉秉忠《【南呂】干荷葉·【雙調】蟾宮曲》題解|注釋|鑒賞

      劉秉忠

      劉秉忠(1216—1274)

      ,元初散曲作家
      。字仲晦,初名侃
      ,出家后改名子聰
      ,居官后又名秉忠
      ,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臺)人。17歲時為節(jié)度使府令史
      ,不久棄去
      ,隱居為僧。后與海云禪師一同晉見忽必烈
      ,很受器重
      。至元初,還俗
      ,任太保
      ,參領中書省事。主持設計大都城
      ,提出國號“大元”
      ,成為元朝開國名臣。卒年59歲
      ,謚文貞
      ,后謚文正。他終生好學
      ,生活儉樸
      。著有《藏春散人集》,存世小令12首

      【南呂】干荷葉干荷葉

      ,色蒼蒼①,老柄風搖蕩②
      。減了清香
      ,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
      ,寂寞在秋江上

      【題解】

      干荷葉,民間俗曲小調

      ,一名《翠盤秋》
      。楊慎《詞品》稱為“秉忠自度曲”,是“先有調而后命名
      ,非先命名而后制曲”
      ,可見“先有調”是事實。又入中呂及雙調
      。共七句
      ,正式句式為三、三
      、五
      、三、三
      、七
      、五。劉秉忠原作共八首
      ,本書錄第一
      、第四、第五
      ,共三首
      。本支曲著重描繪秋風秋霜對荷葉的摧殘,曲中大大渲染了一種威凜蕭索的氣氛
      。通過對荷葉衰敗的描寫
      ,流露出作者寂寞孤獨、衰老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感

      【注釋】

      ①蒼蒼——灰白的顏色

      ②老柄——枯柄,衰敗的葉柄

      干荷葉

      ,色無多,不奈風霜剉①
      。貼秋波②
      ,倒枝柯③。宮娃齊唱采蓮歌④
      ,夢里繁華過

      【題解】

      本支曲描寫荷葉已消失了夏日翠綠的顏色,它的枝柯在風霜中無奈地倒下

      ,枯葉緊貼水面隨波飄蕩
      。感情低沉深厚,凄涼哀怨
      ,寫景狀物
      ,傳神貼切,作者今昔的感慨
      ,在曲中曲折地傳達了出來

      【注釋】

      ①剉(cuò)——摧殘、折傷

      ②貼秋波——意即倒伏在水面上

      ③枝柯——荷葉的枝干。

      ④宮娃——宮女

      ,此處指采蓮女

      南高峰①,北高峰,慘淡煙霞洞②

      。宋高宗③
      ,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④
      ,兩度江南夢

      【題解】

      這首曲從杭州名勝引發(fā)聯(lián)想,嘲笑宋高宗茍且偏安

      ,最終不過是一場幻夢
      ,抒發(fā)了作者對盛衰興亡的感嘆。明人楊慎贊其“凄惻感慨
      ,千古寡和”(《詞品》)

      【注釋】

      ①“南高峰”二句——在杭州西湖西南有南、北二峰

      ;二峰聳立
      ,合稱“雙峰插云”,是西湖一景

      ②煙霞洞——在南高峰下

      ,洞中有石刻羅漢十八尊,也為西湖名勝

      ③宋高宗——南宋皇帝趙構

      ,徽宗第九子,欽宗之弟

      ④吳山——在西湖東南

      ,也名晉山。此處泛指蘇浙一帶

      ⑤兩度江南夢——趙構曾二次南遷

      ,一從南京遷往揚州,一從揚州遷往臨安(今杭州)

      【雙調】蟾宮曲盼和風春雨如膏①

      ,花發(fā)南枝,北岸冰銷②
      。夭桃似火③
      ,楊柳如煙,穰穰桑條④
      。初出谷黃鶯弄巧⑤
      ,乍銜泥燕子尋巢⑥。宴賞東郊
      ,杜甫游春⑦
      ,散誕逍遙⑧

      【題解】

      蟾宮曲,也名《折桂令》

      、《天香引》等
      。正句共十一句,句式為六
      、四
      、四
      、四
      、四、四
      、七
      、七、四
      、四
      、四。劉秉忠《蟾宮曲》四首
      ,分別寫春
      、夏、秋
      、冬四季不同的景物
      。本支曲子寫春天。曲中抓住春天最顯著的特征:鮮花耀眼
      ,殘雪晶瑩
      ,新柳含煙,桃花火紅
      ,鶯飛弄巧
      ,燕舞呢喃……繪聲繪色,令人目不暇接

      【注釋】

      ①膏(gào)——滋潤

      ;春雨如膏,春雨滋潤萬物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对娊洝げ茱L·下泉》:“芃芃黍苗,陰雨膏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②銷——消溶。

      ③夭桃——指桃花盛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对娊洝ぶ苣稀ぬ邑病罚骸疤抑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灼灼其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④穰穰(ráng)——繁盛的樣子

      ⑤弄巧——婉轉地歌唱。

      ⑥乍——剛剛

      ,開始
      。銜泥,用嘴含著泥土

      ⑦杜甫游春——元雜劇有《杜甫游春》

      ,已佚。明王九思有《杜子美沽酒游春》
      ,寫杜甫于長安曲江池飲酒賞玩
      ,使臣宣召其入朝任職,杜甫力辭不就
      ,愿以自由之身乘槎浮于海之事
      。據(jù)此可推斷本曲后三句所寫與以上劇本故事相合。

      ⑧散誕逍遙——閑散舒適

      ,逍遙自在

      炎天地熱如燒,散發(fā)披襟

      ,紈扇輕搖①
      。積雪敲冰,沉李浮瓜②
      ,不用百尺樓高
      。避暑涼亭靜掃,樹陰稠綠波池沼
      。流水溪橋③
      ,右軍觀鵝,散誕逍遙④

      【題解】

      本支曲子寫夏天

      。夏暑酷熱,但人們自有避暑之處及辦法
      。散發(fā)搖扇
      ,置身樹陰稠綠,池沼綠波
      ,吃著在水里已浸涼的李子
      、瓜果,使人也感到滿紙涼意
      ,有酷暑自消之感

      【注釋】

      ①紈扇——用細絹制作的扇子

      ②沉李浮瓜——把瓜、李等水果浸在泉水或井水中浸涼

      ,以為避暑時食用
      。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③“流水”三句——右軍,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曾任“右軍將軍”
      ,故稱。王氏喜歡鵝
      ,常于溪橋處觀鵝戲水
      。相傳其曾用自己的書法換山陰道士之鵝

      梧桐一葉初凋

      ,菊綻東籬,佳節(jié)登高①
      。金風颯颯②
      ,寒雁呀呀③,促織叨叨④
      。滿目黃花衰草
      ,一川紅葉飄飄。秋景蕭蕭⑤
      ,賞菊陶潛
      ,散誕逍遙。

      【題解】

      本支曲子描寫秋天

      。秋季已到
      ,滿目黃花衰草,秋風瑟瑟
      ,鴻雁鳴叫
      。但當此之時,也別有一番情趣
      。重陽登高
      ,紅葉飄飄,學陶淵明賞菊于東籬之下
      ,看蕭蕭秋景
      ,也使人心曠神怡,悲秋之感頓消

      【注釋】

      ①佳節(jié)——指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

      ,舊俗有登高避疫之習

      ②金風——秋風。古代五行

      、五方對應四季之說
      ,西方為秋;秋主金
      ,故秋風也稱金風

      ③呀呀——擬鴻雁的鳴叫聲。

      ④促織——即蟋蟀

      。叨叨
      ,擬蟋蟀鳴叫聲。

      ⑤“秋景”三句——晉陶淵明《飲酒》詩有“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之句
      。此用其句意。

      朔風瑞雪飄飄①

      ,暖閣紅爐
      ,酒泛羊羔②。如飛柳絮③
      ,似舞胡蝶
      ,亂剪鵝毛。銀砌就樓臺殿閣④
      ,粉妝成野外荒郊
      。冬景寂寥⑤,浩然踏雪
      ,散誕逍遙

      【題解】

      本支曲子寫冬景。冬天雪花飄飄

      ,寒氣逼人
      ,但在作者筆下也自有一番令人向往的景象。紅爐暖閣
      ,銀裝素裹
      ,飲酒踏雪于荒郊野外,看雪花紛飛
      ,賞大地混然一色
      ,確是逍遙自在。

      【注釋】

      ①朔風——北風

      ②羊羔——山西汾州出產古名酒叫羊羔酒

      ③“如飛”三句——形容大雪如柳絮飄飛,如蝴蝶起舞

      、如亂剪羊毛到處飄灑
      。胡蝶
      ,即蝴蝶。

      ④銀——形容雪色如白銀

      ⑤“冬景”三句——唐詩人孟浩然詠雪詩

      。或
      ,元雜劇有《風雪騎驢孟浩然》(已佚)
      ,似與“踏雪”有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2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
      ,你知道他是誰么?藝術這東西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
      ,擬托良媒益自傷[2]
      。誰愛風流高格調[3],共憐時世儉梳妝[4]
      。敢將十指夸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5]?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嗪弈昴陦航鹁€[6]
      桃花運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既簡省干凈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烏賊魚以十只手
      ,——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
      。但這是徒然的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與王維
      、孟浩然等山水詩人同時出現(xiàn)于盛唐詩壇的,有一群具有北方陽剛氣質的豪俠型才士
      。他們較熱衷于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