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中呂】陽春曲·【雙調(diào)】小圣樂》題解|注釋|鑒賞
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金元之際杰出文學(xué)家
、史學(xué)家、散曲家。字裕之【中呂】陽春曲春宴
梅殘玉靨香猶在①
。柳破金梢眼未開②。東風(fēng)和氣滿樓臺。桃杏拆③,宜唱喜春來。【題解】
中呂
【注釋】
①靨(yè)——人臉上的酒窩
;玉靨,臉頰像玉,此處用以形容梅花如美人的玉面。整句謂,梅花雖已凋謝,但梅枝上還殘留著幽香。②柳破金梢——柳梢上已泛出金黃色
。眼未開,初生的柳葉如人睡眼初睜。③拆——拆裂
;桃杏拆,桃花、杏花開放。【雙調(diào)】小圣樂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
,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①。海榴初綻②,朵朵蹙紅羅③。老燕攜雛弄語④,對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似瓊珠亂撒⑤,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幾⑥?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⑦,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⑧。且酩酊⑨【題解】
雙調(diào)
,宮調(diào)名,多用來抒發(fā)激越昂揚的情感。小圣樂,據(jù)元陶宗儀《輟耕錄》載,小圣樂屬小石調(diào)曲,“元遺山先生好問所制”,后俗稱“驟雨打新荷”。因雙調(diào)與小石調(diào)都屬于商聲七調(diào),故《太平樂府》以此曲入雙調(diào)。本曲寫景兼抒懷。盛夏是炎熱的,但在元好問筆下,卻充滿了沁人心脾的涼意。驟雨剛歇,綠陰新荷,池亭水閣,燕語呢喃,蟬鳴相和……多么令人賞心悅目。面對這良辰美景,作者要盡情享受,要擺脫世俗的羈絆,呼朋引伴,淺酌低唱。而在這酣暢抒發(fā)情懷之際,作者也流露出“窮通前定”的宿命思想和人生如夢的消極處世態(tài)度,這是作品的消極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曲子極類宋詞,從中可以看出由詞入曲的發(fā)展脈絡(luò)。【注釋】
①趁——就
;偏趁涼多,意謂此處比別處更為涼快。②海榴——石榴
,因來自海外,故稱。③蹙——皺
④雛——小燕
⑤瓊珠——珍珠
⑥有幾——有多少(年歲)
⑦窮通——指人生的困頓窘迫和通達(dá)。
⑧芳樽——此指美酒
⑨酩酊——大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2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