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孔融》全文賞析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苯裥⒄聦嵳煞蛑垡?,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于幽縶,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
譯文
歲月不停留,時光節(jié)候如流水一般地過去。五十歲忽然就到了。公剛滿五十,而我孔融五十過了又二年了。海內相識的人死亡得差不多了,只有會稽郡的盛孝章還存在。這個人被孫氏所困,妻子兒女都喪生了,孤獨無援危險而又愁苦。如果憂愁能夠死人的話,這個人是活不久了。
《春秋傳》說:“諸侯有相繼滅亡的情況,齊桓公不能救的話,這是齊桓公的恥辱?!爆F(xiàn)在孝章實在是大丈夫中的英雄,天下的士人依賴他而揚名,而他本身卻不免于被囚,生命危在旦夕,像盛孝章這樣的人,處境如此危困,如果不加以援救,那就使得孔子不當再講“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而要像朱穆那樣寫《絕交論》了。主公如能派遣一個使者,并加上一封書信,到孫氏那里去,那么盛孝章可以來到,朋友之道也可以發(fā)揚了。
現(xiàn)在的一些少年,喜愛誹謗前輩,有的甚至譏諷抨擊孝章。孝章總之在天下享有大名,九州之人對他共同稱贊而感嘆。燕國的國王買駿馬的骨頭,并不是想要用它馳騁奔跑,而是要借此招攬千里馬。主公匡復漢室,使得將要絕嗣的宗廟社稷,又將它扶正。能夠扶正宗廟社稷的辦法,實在須得賢人。珍珠玉石沒有腳卻能來到,是因為人們喜好它,何況賢人自己有腳走路?。⊙嗾胀踔吲_來尊敬郭隗,郭隗雖然只是一具小才,卻受到如此重用,使人能夠借此知道燕照王的圣明的心思,因此樂毅從魏國到燕國去,劇辛從趙國到燕國去,鄒衍從齊國到燕國去。假使郭隗被人吊起來,或者是在水里快要淹死這樣的困苦危急的時候而不去救,那么士人也就會遠走高飛,而不會到燕國來了。我所講的這些,主公是完全知道的,但我再一次引用這些事,是想要主公尊崇招賢納士之義。因此呈上這個表,以表不盡之意。
作者介紹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年),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為人不拘小節(jié),恃才負氣,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董卓弄權時期,他變身軍閥,割據(jù)在北海。曹操崛起時降曹操。因非議曹操,被殺。其散文辭藻華麗,多用駢句,但能以氣運詞,有新變化。曹丕《典論·論文》稱他:“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代表作《論孝章書》和《薦禰衡表》,都顯示這種特色。詩僅存7首,其中《雜詩·巖巖鐘山首》寫遠大懷抱,情辭慷慨;《遠送新行客》寫喪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情色彩。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下面談幾個孔融的故事,也許會幫助讀者了解孔融,并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啟迪。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兹谥挥惺畾q,想看看李膺是個什么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我是李膺的親戚?!笔亻T人通報后,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后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保ㄐr候聰明,長大后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保敲茨r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高明必為偉器。”(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東漢末期,“黨錮之禍”迭起,宦官把持朝政,大肆搜捕、誅殺正直之士。張儉因得罪宦官侯覽遭到通緝??兹诘母绺缈装菑垉€的好友,于是張儉便去投奔他。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當時只有十六歲。張儉因孔融年紀太小,沒有把實情告訴他??兹谝姀垉€形色慌張,于是便把張儉留下。后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兹谡f人是他留下的,他該負責;孔褒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眻猿忠伤撠煟豢啄刚f她是家長,她該負責,鬧得“一門爭死”。郡縣官吏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實上報朝廷。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殺死了他??兹谝虼嗣暣笤?,州郡幾次辟舉他為官,都被辭謝了。
《后漢書·孔融傳》記載:“時,年饑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謾之辭。”可見,當時是饑年,卻不得不用兵,而兵以什么為主?糧食!曹操出于對軍國大計的考慮,以為應禁酒,使糧食用來補充兵用。而孔融呢?果然顯示了他“華交會之徒”的特性,說什么“昨承訓答,陳二代之禍,及觽人之敗,以酒亡者,實如來誨。雖然,徐偃王行仁義而亡,今令不絕仁義;燕噲以讓失社稷,今令不禁謙退;魯因儒而損,今令不棄文學;夏、商亦以婦人失天下,今令不斷婚姻。而將酒獨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為戒也?!睌[明的強詞奪理,曹操的確是“惜谷”,只怕像孔融這么不惜谷,國不亡才怪,看過他的表現(xiàn)便知道了。又如曹丕納甄夫人,這根本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在古代,這很正常,孔融倒好,說:“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不懂,又以為孔融學識淵博,便“問出何經(jīng)典”,孔融則捉弄似的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這不是沒事找事、找曹操不痛快嗎?再如楊彪一案,居然公然威脅曹操“明日便當褰衣而去,不復朝矣”,而他完全可以采取更溫和的方法。
孔融的確沒有什么內政軍事才能,但他很會看人,推薦了不少人才。他是個書生氣很濃的人,不會當官,不會察言觀色,而且脾氣耿直,眼里裝不進沙子。但他只是發(fā)表言論,按現(xiàn)代觀點來說,是言論自由,他又沒做什么值得殺頭的大罪。曹操殺了他,后來曹丕卻下令千金收購他的文章。如果孔融真是欲規(guī)不軌,那么曹丕還能這樣做嗎?
孔融若只是“脾氣耿直”,曹操還至于將他殺掉嗎?孔融的性格如同絕大部分的名士,驕傲狂妄、自以為是、目空一切,想邊讓、禰衡、許攸之徒,無一不是名士,無一不是性格驕傲狂妄、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而結果呢?哪一個得到了善終?程昱性格不好,而曹操又是如何對待他的?所以,可想而知,為什么歷來流傳著一種聲音:孔融之死,純屬活該,與其替他喊冤,不如從他的性格中找出他的悲劇。
賞析:豪爽熱腸動心魄,攻心之術合情理
《與曹操論盛孝章書》寫于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后,對當時恃才放達睥睨自己的名士很是嫉妒怨恨,盛孝章因此曾經(jīng)外出避禍。孫策死后,孫權繼續(xù)對他進行迫害??兹谂c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后,即征召盛孝章為都尉,征命還沒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孫權殺害了。
本文首先敘述了盛孝章所處的艱難困境,接著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從交友之道和得賢的重要性來打動曹操,希望曹操出使征召以解救危難中的盛孝章。全文通情達理,十分懇切,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這封舉薦信開篇沒有直接陳說被舉薦人,而是以當時人們普遍關注的生命的意識憂患話題開頭,“歲月不饒人啊,時間過得飛快,你也已經(jīng)五十了,我比你還長兩歲,不知不覺就年過半百了?!笨此坪阎~,但作者卻從人生幾何的遲暮角度開篇,借以激起暮年人的情感共鳴,以說不盡的同齡共憂話語拉近了朋友間相知相憐的距離。嘆人生苦短是魏晉時期文人常談的哲學命題,英雄遲暮是胸懷大志者共有的感慨,孔融、曹操、盛孝章他們都是年過半百的一代豪杰,作者開篇便緊緊抓住對方的心,使他不得不往下看?!皣鴥鹊呐笥褌兇蟛糠秩艘呀?jīng)死了,只剩下一個盛孝章還活著,可他活得很不好。無妻無子孤孤單單還不算,而且被東吳軍閥孫氏囚禁,性命不保?!毖酝庵馐钦f:“我們年輕時的朋友們,死的差不多了,只有盛孝章還活著,可是也活不長了。”對方一定會想為什么呢?當然是:處境危急,孫氏隨時會把他殺害。凡是大英雄都有取義救人的豪爽氣概,孔融在這里不緊不慢地把盛孝章的不幸遭遇擺在這位叱咤風云而又執(zhí)掌漢家實權的英雄面前,不但激發(fā)了對方物傷其類的惻隱之心,而且誘發(fā)了對方義不容辭的英雄義氣。自古英雄怕軟泡,英雄往往喜歡充當弱者的救世主。縱觀此段,從感慨始,開文明題,感慨時光流逝,“歲月不居”。嘆人生苦短是魏晉時期哲學思想和文學界一大主流,由此及人,先說曹操,后議自己,轉眼間都到了五十朝上的年紀了,大有英雄遲暮之感,地遠天迥之意。并由此感慨天下賢才,海內知識殆盡,把一種巨大的愁緒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在這種背景下推出盛孝章,特立標格,搶人眼眶。寥寥數(shù)語,緊緊抓住曹操心理。接著,作者從人生感嘆到天下形勢,再論及當今賢才,如剝繭抽絲,絲絲相扣,用意十分明顯。順而論之,這特立尚存不可多得的賢才盛孝章正處于孫氏政權的威脅之下,陷入孤危愁苦的困難境地,若不及早營救,“此子不得復永年矣!”形勢之急,勢之所危,如殘魚游釜,刻不容緩,急切憂慮之情躍然紙上。下文接著便從另一個角度加以敘說。
第二段承接前文聲勢,運用激將推波法,造成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之勢。首先以齊桓公不能挽救邢國于亡國的典故,闡述了身為天下霸主的責任與義務。春秋時上無天子,下無方伯,齊桓公是五霸之首,邢亡不能解救是齊桓公的恥辱;而當今曹操也是天下說一不二的實權霸主,他與齊桓公的身份跨歷史而吻合,這里明說齊桓公,實際是在提醒曹操:天下人寄予雄才大略者厚望,救死扶弱是霸主義不容辭的責任。救,方顯英雄本色;不救,將是奇恥大辱。但這些話只能使對方意會,而不能點破,點破將有要挾之嫌。于是作者急轉話鋒,另外立論從解救盛孝章的政治意義來闡述。首先肯定盛孝章是大丈夫中的豪杰壯士,在天下很有名望,天下的游說之士都借他的聲望抬高自己的身份。言外之意對于這么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不救他于水深火熱之中,對于實際職掌朝廷大權的雄才者來說,不僅是一種失職,同時會在天下人面前損失威信,招來恥辱。天下人會懷疑當今執(zhí)政者沒有正氣,以至社會風氣墮落頹毀,那么孔子的交友之道也會被否認,而朱穆的“絕交論”從此會被人們認可。這對朝廷中實際執(zhí)政的曹操來說不但是有損個人體面的事情,而且關系到為世人不齒的政治失策?!墩撜Z·季氏》記載了孔子說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本褪钦f:“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誠信、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善于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敝炷隆督^交論》是針對漢末道德淪喪、倫常淺薄的世態(tài)人情而譏笑交友之道的。孔融在這里是說像盛孝章這樣的人,在倒懸的危困中得不到救援,就沒有必要再談論孔子的交友之道,而要向朱穆那樣寫絕交論了。曹操與盛孝章曾經(jīng)相識,即使交往不算深,也是朋友。曹操不但是盛孝章的朋友,而且是當世士人中的精神領袖。如果對盛孝章不予相救,就意味著世風徹底腐朽了,朋友之道就沒必要再提了。反過來說,如果你能夠派一介使者,帶一封信,招來盛孝章,不但救他于水火之中,而且還可以在當今世風日下的淪落中,弘揚交友之道,樹立交友正氣。這舉手之勞可以傳為萬世佳話,何樂而不為呢?話說到這個份上,曹操不得不救了。但是為了解除曹操冷靜后的疑心,以防萬一節(jié)外生枝的反復,作者又提醒曹操不要拘于盛孝章的個人小缺點而誤了他對當朝的政治大影響。
以齊桓公不能救邢亡的故事闡述身為霸主,有雄才大略者必有過人的膽識和遠見,能為天下招賢納士,不惜一切代價,由此論及營救盛孝章不過咫尺之書,舉手之勞,不僅可以解除盛孝章的苦難,還可以弘揚重才之道,可傳為千古佳話,以利害關系打動曹操之心。
第三段借典攻心?!爱斎浑y免有些年輕人毀謗指責盛孝章,但是他的好名聲傳遍天下,受到人們的一致贊美?!边@里的年輕人指的就是孫權(此時的孫權不到三十歲)等人,作者擔憂曹操因孫權等人對盛孝章的毀謗,而不予相救,所以提前做了鋪墊?!笆⑿⒄碌暮妹晜鞅榱颂煜拢枚嘤握f各地的辯士都借盛孝章之名抬高自己的聲譽。你如今救了盛孝章,就贏得了天下的人心,天下賢士都會因為你愛護賢才而投到你的門下?!本拖窆笳f的那個古代“喜愛駿馬的國君用五百黃金買了死馬的骨頭,目的不是讓死馬在路上跑,而是借它宣揚愛馬的好名聲,借以招來更多的好馬?!贝蠹叶贾馈澳悻F(xiàn)在極力挽救即將要傾覆的漢家江山,國家正當用人之際,當務之急是得到賢才良將的輔佐。救盛孝章正好表明你真心愛才立志求賢的決心,那么全國的人才會聞風而動紛紛聚結到你的身邊。因為人們喜好珠玉,所以寶珠即使生在江河中,美玉即使產(chǎn)在深山里,寶珠不長腳美玉不安腿,可它們卻能聚結到人的身邊。如果你真的愛惜人才,何患長著腿腳的人不跑來找你呢!”作者這里反復提醒對方,救盛孝章的政治影響非同小可,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政治使命與朝廷的命運,這里立意很高,卓越而又有遠見。話說到這里不能光喊口號,要有事實作為依據(jù),才能進一步的以理服人?!把嗾淹鯙榱吮硎緦蟮淖鹬?,不但厚遇而且尊他為師,并筑了黃金臺。雖說郭隗才不絕頂,但是憑借他的影響力,亮出了燕昭王的愛賢之心。才使得樂毅從魏國來到燕國,劇辛從趙國來到燕國,鄒衍從齊國來到燕國?!弊髡哒f到這里,沒有繼續(xù)敘說從此燕昭王雪恥報恨取得了轉折性重大勝利,創(chuàng)造了燕國的輝煌時代,也沒有敘述上述賢才對燕國的重大貢獻,這些歷史典故曹操自然知道,再多說便有居高狂妄之嫌,這里也是點到為止。接著來了個陳述性的反詰:“假如郭隗處于倒掛的危難之中,燕昭王不解救,假如郭隗淹死在河里燕昭王不打撈,天下的名士就會高翔遠走離燕國而去,沒有人會掉頭踏上去燕國的路?!边@里的反詰句,是個假設句,不是史實,也不是實指。作者意思是說要想取得天下名士的信任,必須要有愛賢的實際行動,否則將會失掉人心。言外之意:不救盛孝章,就會失去天下賢才的信任,那么當此國家政治動蕩時期,國內各派政治力量都在爭奪人才,不招賢納士,其政治地位就得不到鞏固。這對具有遠大政治抱負的曹操來說,當然是一個重大失策了。但是此話不可直說,直說便有冒犯褻瀆之嫌,所以還是點到為止。
這篇文章從交友之道入手,以得賢之重闡述,從情感上一副豪爽熱腸動人心魄,從理論上一套治國策論奇崛卓越,安邦救友一舉兩得,攻心之術依情合理。
其藝術表現(xiàn)特征:立意高遠有如高屋建瓴而又點水不露,用典自如而舒卷捭闔。類比排偶,左右援引,大氣磅礴;反復贊嘆歌頌歷史上重用賢才、招納良俊的佳話,順理成章的點出營救盛孝章不但是招一個賢才,而是贏得天下之心的主題。說理透徹,言辭有度,醒人耳目,實為千古妙文。
《漢魏六朝散文·孔融·與曹公書論盛孝章》原文鑒賞 《漢魏六朝散文·孔融·與曹公書論盛孝章》原文鑒賞
歲月不居2,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3。公為始滿,融又過二4。海內知識5,零落殆盡6,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7,妻孥淹沒8,單孑獨立9,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10?!洞呵飩鳌吩唬骸爸T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1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12。天下談士,13依以揚聲14;而身不免于幽執(zhí)15,命不期于旦夕16,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17。公誠能馳一介之使18,加咫尺之書19,則孝章可致20,友道可弘也21。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22,或能譏平孝章23;孝章要為天下大名24,九牧之民25,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26。惟公匡復漢室27,宗社將絕28,又能正之。正之之術29,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30,況賢者之有足手?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31。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32。
凡所稱引33,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也34。因表不悉35。
【注釋】 1盛孝章:盛憲,字孝章,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人,曾任吳郡太守?!度龂尽侵尽O韶傳》注引《會稽典錄》說:“孫策平吳、會,誅其英豪,憲素有高名,策深忌之。初,憲與少府孔融友善,融憂其不免禍,乃與曹公書……由是征為騎都尉。制命未至,果為權所害”,即指此書本事。時為漢獻帝建安九年(204),作者五十二歲,職任少府。曹操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故孔融寫信給他為盛憲求援。本文從交友之道和為國家求賢才兩方面來勸說曹操,寫得懇切委婉。2不居:不停留。3忽焉:忽然。4“公為”二句:公,指曹操。此二句承上是說很快地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已經(jīng)是過了兩歲了。5知識:相知相識,指有交誼的人。6零落:陸續(xù)死去。殆:幾乎。7其人:指盛孝章。孫氏:孫氏的東吳政權,即指孫權。8妻孥(nu):妻子和子女。湮沒:死亡。9單孑(jie):孤單無援。10此子:指盛孝章。永年:延長壽命。此句承上句是說,假如憂愁能傷害人的身體,那么盛孝章再也不能長壽了。11《春秋傳》四句:《春秋公羊傳·僖公元年》:“邢已亡矣。孰亡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被腹糊R桓公。這四句以齊桓公比曹操,說明天下大權在曹操手中,只有曹操才有力量解救盛孝章。12丈夫:猶今所謂“男子大丈夫”。13談士:評議清談之士。漢末封建士大夫有品評人物的習俗,知名之士可以片言只語評定人物高下。14揚聲:揚名。以上四句是說,盛孝章是很有聲望的人物,天下清議之士,都要靠他來宣揚自己的聲名。15幽執(zhí):囚禁。16不期于旦夕:言命懸于旦夕,即朝不保夕。17吾祖:指孔子。論損益之友:《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睋p:于已有損。益:于已有益。此處引用孔子的話是說,孔子言友有益有損,現(xiàn)在象盛憲那樣的人遭遇危急而無一人引救,則所謂損益之別何在?意即人世不重道義,沒有益友。朱穆:東漢時人,字公叔。因感嘆社會風俗澆薄,不講友道,曾著《絕交論》。這兩句是說,如果象盛孝章這樣的遭遇而無人營救的話,那么家祖孔子就不應當再議論“損益之友”,也難怪朱穆要寫他的《絕交論》了。18一介之使:一個使臣。19咫尺之書:短書,短信。咫:八寸。20致:招致。21友道可弘:交友之道可以發(fā)揚光大。也,《文選》作“矣”。22謗:誹謗。23平:《文選》作“評”。24要:總之。25九牧:九州之牧(長官),這里指九州,即天下。26騁道里:跑路遠。絕足:絕塵之足,指千里馬?!稇?zhàn)國策·燕策》郭隗對燕昭王說:“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谑遣荒芷谀辏Ю镏R至者三。”此用其事,意謂盛孝章縱非賢良,你救了他,天下必知你好賢,賢能的人必然會到你這里來,為你所用。27惟:思??锓觯悍稣謴?。28宗社:國家的代稱。絕:斷絕。此處指王朝覆滅。29正之之術:使之安定的辦法。30脛(jing),人的小腿,此指足?!冻娡鈧鳌肪砥撸骸胺蛑槌鲇诤?,玉出于昆山,無足而至者,由君主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边@里從正面用其意,意謂只要有好士之心,賢者自然會投來。31“昭王”六句:《戰(zhàn)國策·燕策一》:“燕昭王于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愿也?!髮υ唬骸裢跽\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于是燕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此六句即用此事。至心:誠摯之心,謂燕昭王尊士救國的誠心。32向使:假使。倒懸:吊起來;此處指處境危急。《孟子·公孫丑上》“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迸R溺:落水的時候,也是危急的時候。拯:拯救。北首燕路:北向燕國去。首:向。語出廣武君李左車。見《漢書·韓信傳》。33稱引:指信中所論及和引述的事。34崇篤:推崇,重視。斯義:此種道理,指上文友道,好士之義。35因表不悉:就著[盛孝章的事]表白我的意見,不再一一詳說了。不悉:不盡,舊時信中的套語。劉良說:“言因孝章以表見志,不盡所懷也。”(見六臣注《文選》)
【今譯】 歲月流逝不止。五十歲的年齡在不知不覺中來臨。您剛滿五十歲,而我已經(jīng)五十有二了。世上的一些老熟人,差不多都已去世,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被困在江東,處于孫權的控制之下,妻亡子逝,只剩他一人孤立無助地活著,生活危難,情緒愁悶。如果說憂傷能危害人的身體的話,那么盛孝章就不會活得太長?!洞呵飩鳌飞险f:“諸侯當中有被消滅的,齊桓公如果不能救助,則桓公深以為恥辱。”孝章確實可稱得上是大丈夫中的英杰。天下評議清談之士,都要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象這樣一個人物,本人卻不能免于幽禁,生命朝不保夕。如果象盛教章這樣的遭遇而無人營救的話,那么家祖孔子就不應該再議論“損益之友”,也難怪朱穆要寫他的《絕交論》了。如果您能派一使者,帶上您的親筆信(去向孫權要人),那么盛孝章即可回到我們這兒,同時交友之道還可以得到發(fā)揚光大。
現(xiàn)在的少年人,喜歡誹謗前輩,甚至也有人譏諷盛孝章,盛孝章享譽天下,全國的老百姓對他都有好評。當初燕王為了求得千里馬,曾在市場上高價購買千里馬的尸骨。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用千里馬的骨頭馳騁于路上,而是為了能獲得真正的千里馬。當今您正從事著匡復漢室的大業(yè),在國家的生存已臨危境之際,您又能讓社稷得以維系和生存。維系國家的生存,關鍵在于能得到賢能之士的幫助。珍珠寶玉沒有腿,卻能來到人們的身邊,這是因為有人喜好它們,更何況那些賢能之士都是生有手、足的呢?過去燕昭王為了征求賢才,竟然筑高臺尊敬郭隗。郭隗雖然才能一般,而遇上了這么大的知遇,竟然能夠啟發(fā)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到燕國去,劇辛從趙國去,鄒衍從齊國去。假如從前郭隗在危急的時候而昭王不去解救,那么賢士們就會離開他而遠走高飛,不會再有人光顧燕國。
上面所講的事,自然是您所熟知的,而我所以還需要再講一下,無非是希望您能重視這些道理。就著盛孝章的事情,我把想法說了出來,不再一一詳述了。
【集評】 蘇軾《樂全先生文集敘》:“孔北海志大而論高,功烈不見于世,然英偉豪杰之氣,自為一時所宗,其論盛孝章郄鴻豫書,慨然有烈丈夫之風?!?/p>
【總案】 這篇文章是孔融與曹操關系尚為不錯時寫的??兹谂c曹操的關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靈帝末年,孔融住北海相六年時間。在此階段內,孔融對曹操持懷疑態(tài)度并存有戒心。他認為曹操,袁紹“終圖漢室”,所以“不欲與同”。第二階段是從建安元年到建安九年,這是孔融對曹操寄予希望的階段。曹操擁戴漢獻帝,并把他從殘破的洛陽接到許昌,不能將孔融等社會名流委以重任,加上曹操在戰(zhàn)場上連連獲勝,孔融認為曹操有能力也有希望輔佐獻帝“匡復漢室”。因此,孔融在此階段內多次舉薦人才,還寫了“曹公憂國無私”等詩句來贊美他。第三階段是從建安九年到建安十三年。此時曹操代漢之心漸明,作為儒家正統(tǒng)人物的孔融當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便公開反對曹操,并多次寫文章與曹操作對。曹操也容忍不了孔融的這一塊絆腳石。于是,在他統(tǒng)一北方以后,便授意爪牙路粹網(wǎng)羅孔融的罪名,把孔融及其家人推上了斷頭臺。
孔融寫這篇文章時,還對曹操抱有希望。因此,文章對曹操動之以情,以朋友之情打動曹操,讓曹操以友情為重,救盛孝章于危難之中。又曉之以理,以解救盛孝章可以招致更多的人才為理由,進一步勸曹操對盛孝章伸出援助的手。
不管曹操是否采納孔融的建議,就孔融這篇文章本身來看,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原文_翻譯及賞析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于幽縶,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魏晉·孔融《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論盛孝章書 /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魏晉 : 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苯裥⒄拢瑢嵳煞蛑垡?,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于幽縶,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p>
哲理故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jīng)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春秋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并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笔⑿⒄麓_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簡訊,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fā)揚光大了。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為天下人所稱賞贊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賓士,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里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于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筑了黃金臺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是204年(漢獻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后,對當時名士深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禍。孫策死后,孫權繼續(xù)對其進行迫害。孔融與孝章友善,知道他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為孫權所害。文章敘述了孝章所處的艱難處境,并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從交友之道和得賢之重要來打動對方,辭意懇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兹冢?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xiàn)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兹?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鞔ね跏厝省斗汉!贩汉?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抒情, 曠達哲理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若 一作:苦)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一 錢鶴灘)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二 文嘉)——明代·錢?!睹魅崭琛访魅崭?
明代 : 錢福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若 一作:苦)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一 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展開閱讀全文∨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若 一作:苦)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版本一 錢鶴灘)
國小古詩, 勸誡, 惜時哲理誰家宅第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頂波。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放言五首·其四
誰家宅第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頂波。
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 哲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29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