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古代兵法散文·宋遼金元兵法·虎鈐經(jīng)》原文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6 06:31:00

      《古代兵法散文·宋遼金元兵法·虎鈐經(jīng)》原文鑒賞

      [原文](節(jié)選)

      人用第三



      今之世取人也,每務(wù)其學(xué)而舍其偏技

      ,非良術(shù)也
      。兵家所利
      ,隨其長短而用之也
      。是以善撫恤者勿頻斗
      ,慮其勞疲而無勇也;善保守者勿使進攻
      ,慮其遲緩而不猛也; 多方者勿使與于決事
      ,慮其猶豫也;多勇者勿與謀敵
      ,慮其過輕也
      。精悍者使斗;果敢者使攻也;沉毅而性執(zhí)者,使據(jù)阻險; 見小而貪財者
      ,不可使守儲蓄;智而善斷者
      ,可擇其言;輕健者,使誘敵;剛愎者
      ,使當鋒;利口喋喋者
      ,使行間;善鼠竊狗偷者,使盜號探敵;惡言多罵者
      ,使之揚毀訾詈;奇才異識者
      ,使予談?wù)?深識大度者,使安眾;倔強多力者
      ,使斬辟榛莽;善隨地形結(jié)構(gòu)者
      ,使度樹營柵;怯懦者
      ,使輦運器用;老弱者,使備炊汲;諳山川
      、擇高下水泉之利者
      ,使地形;妖言詐辭、善張皇鬼神之心
      、推引天命者
      ,使揚聲惑眾以動敵心;善擇地勢平易險阻,知往來細大之蹊路者
      ,使通糧儲;奇辭偉辯
      ,能架虛矜大者,使奮振威德;耳目聰明
      、探察敵人情者
      ,使伺候奸偽;敏才健筆者,使主牒檄
      。明七曜休咎者
      ,為歷數(shù)之士;善占風(fēng)云吉兇者,為候氣之士;曉六壬遁甲者
      ,為選日時之士;諳蓍龜者
      ,為卜巫之士。是四人者
      ,雖推驗體測陰陽
      ,各不可使相亂,貴其專一也; 醫(yī)藥之人
      ,二十人已上
      ,以兵數(shù)增之。獸醫(yī)亦如醫(yī)人之數(shù)
      。大將軍權(quán)通才者
      ,與之參議可否。故我大眾之內(nèi)
      ,有善有惡
      ,無棄人焉。人無所棄
      ,斯不怨則動有功矣


      三才應(yīng)變第四



      易曰: 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故用兵之術(shù)
      ,知變?yōu)榇蟆\婋m氣銳時勝而行列散潰
      ,旌旗紊亂
      ,金鼓不節(jié)
      ,擊之可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蛟唬?彼得天時
      ,詎可破乎?許洞曰: 天之所佑,正也
      。怙天時而戾軍政
      ,與天違也。天人相違
      ,不兇何侯?

      故兵利以順應(yīng)順也
      。順而逆應(yīng)之
      ,必兇之兆也
      。或曰: 軍乘天時
      ,跨有地利
      ,將吏驕怠,謀畫不精
      ,軍陣散亂
      ,如之何?洞曰: 可擊也。彼獲天地之利
      ,如何擊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
      。茍心不正,雖有其表
      ,將焉用乎?或曰: 軍違天時
      ,逆地利,大將深謀沉毅
      ,部伍清肅
      ,進退有節(jié),如之何?許洞曰: 未可擊也
      。曰: 不獲天地之利
      ,奚謂未可乎?曰: 正則可以率天地之用,草寇可為王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蛟唬罕巳缡且病N抑畡訉⒅绾?許洞曰: 先以人
      ,次以地
      ,次以天,然后攻之
      ,必克敵也
      。曰: 先后如之何?曰:利為主
      。何謂主?曰:功為客,靜為主
      ,觀敵之動何如
      ,乃應(yīng)之。先勝而后舉
      ,神明之道也


      三才隨用第五



      天著吉兇,以陰陽辨也;地布險易

      ,以山川章也;人包勇怯
      ,以戰(zhàn)陣見也。茍欲陰陽之順
      ,險易之利
      ,勇怯之用,在于閑暇可得而擇也
      。當彼我相逢
      ,各出不意,忽然交合
      ,曷能擇所利而用哉?或曰:兩師不期逼于險地
      ,天地震晦,雨雪交積
      ,山川不辨
      。當此之舉,何以御之?許洞曰: 大將止眾堅陣
      ,嚴肅號令
      ,雖敵來攻,勿與交戰(zhàn)
      。俟天變少罷
      ,觀弱強之勢,而后進退之
      。曰:我既安矣
      ,彼自驚擾,則如之何?曰: 以積兵乘之
      。又曰: 倉卒之際
      ,大將以何術(shù)即能堅行陣,嚴號令
      ,使士卒不自驚亂?許洞曰:善用兵者有動必備
      ,預(yù)擇輕勇者二十四人,八方各三騎,相去一里
      ,晝以旗
      ,夜以鼓。第一騎見賊
      ,晝舉旗
      。第二騎亦如之。第三騎馳告
      。夜用鼓如晝法
      ,煙霧蓊塞,風(fēng)雷震驚
      ,旗之不見
      ,鼓之不聞,亟馳告
      ,斯謂八卦探騎者也
      。是以值賊而能備焉。茍?zhí)斓赜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則引輕兵突之
      。大陣不可妄動
      ,觀彼動靜而后舉焉
      。故我常用其整也。此皆隨天之變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蛟唬?與敵卒然相遇,或平原廣澤
      ,或山谷深峭
      ,或坡嶝穹隆,或坳污沮洳
      ,或草木蒙密
      ,俱是危地,當其用之如何?許洞曰: 回渠污澗
      ,可以沖車突馳也; 深峽隘口
      ,可以少擊眾也; 長林豐草,可以為伏也; 原野慢衍
      ,可以騎兵相屬也;草木隱障
      ,可以步士接戰(zhàn); 長郊往來,可進可退
      ,可以長戟當敵;逾水跨遠
      ,高下相乘,不可得親近
      ,可以長弩當敵;崖壁相隱
      ,狹徑斗回
      ,可以劍盾當敵; 葦蕭蘆獲,枝葉朦朧
      ,可以戈梃當敵
      。此皆隨地之性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蛟唬?寨柵之間
      ,三軍已息,寇敵乘間沖突攻擊
      ,當此之時如之何?許洞曰: 使勇者據(jù)其前
      ,怯者匿其后。忽遽之時
      ,怯者強驅(qū)而前進焉
      ,必挫鋒折銳,不若隱之也
      。曰:當此之時
      ,何暇別勇怯之用乎。曰:不然
      。善用兵者
      ,防亂于未亂,備急于未急
      。結(jié)營既定
      ,預(yù)擇強勇者衛(wèi)外,怯弱者附之
      ,所以慮晦夜之急也
      。此皆隨人之性也。如是
      ,順天地人預(yù)備之道者也
      。故易之卦以豫者預(yù)也,取預(yù)備之冢為難之用也
      。故曰: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蓋取諸豫,用兵者可不審于此乎?

      辨將第六



      國定行師授律

      ,生殺之柄
      ,大將所生。將者國之腹心
      ,三軍之司令也
      。可不慎于選乎?茍欲命將,預(yù)以精誠辨其可否者有四: 一曰貌
      ,二曰言語
      ,三曰舉動,四曰行事
      。其一曰貌
      。凡眉上雙骨橫起而隆獻者,語言而不純者
      ,目反仰視者
      ,方坐內(nèi)多虛驚者,行而瞠乎必照后者
      ,目睛多白而有赤焰
      、瞻視不端者,此六者人有其一
      ,斯人常蘊不臣之心
      ,不可使之也。半下銳上
      ,神氣安祥者
      ,重德而善安眾人也。目黑多白少
      ,點睛深
      ,而神氣與形相副者,機度沉厚
      ,不可以詐動人也
      。目睛熒朗
      ,五岳相照
      ,燕領(lǐng)虎頤者,心機疾速
      ,勇而有斷人也
      。龜背虎臆,點睛深而朗徹
      ,瞻視詳諦
      ,而神骨聳峭者,雄壯有智慮人也
      。是五者
      ,人有其一,可使之也
      。至若神氣重濁
      ,骨相不正,頭薄面淺,頸大腹細
      ,目睛昏瞢
      ,點睛近上,視顧不正
      ,此皆志氣淺劣
      ,智識庸鄙人也。其二曰言語
      。人有言肆而目駭視者
      ,心懷異圖也; 言枝蔓而不徑者,心有隱也;矜大人善唯恐不至者
      ,黨人也; 言錯綜而無所歸者
      ,心躁競也;方言而他視者,心不誠也; 言卑而色下者
      ,心有所屈也; 方言頻四顧者
      ,其辭妄也; 言人之短而視不定者,誣罔人也;言多以私事為憂者
      ,顧妻子之人也;言大而理不精者
      ,其學(xué)虛也; 色悅而徐徐順人意者,佞媚人也;矜己善而斥人不善者
      ,崛強人也; 言欲發(fā)而卻縮者
      ,含蓄人也; 言無公私必及利者,貪人也;色卑而言多諂者
      ,志下劣人也
      。事曲而言直,氣悖而言順
      ,鄙而言大事
      ,不詳而強能,理矯而強正
      ,此皆奸詐人也
      。是十有六者,人有其一
      ,不可使也
      ,言大而意精至者,有識度人也; 言希而出必中者
      ,志節(jié)人也; 言動而必及國家者
      ,忠孝人也; 言奮而不污者,壯直人也;辭寡而意懇者
      ,公正人也; 言多及軍吏之私者
      ,善撫恤人也
      ,言及陣敵,喜動色者
      ,好勇人也;言及細微
      ,而能剖析是非者,有智人也
      ,言迂闊
      ,而卒近于理者,識深見遠人也; 言少而事詳者
      ,大度人也;語氣和
      ,而神色相稱者,善納眾人也;言徐徐而事備者
      ,性緩而有德人也; 言速而事當
      ,性急而不暴,有識人也
      ,是十三者
      ,人有其一,皆可使之也
      。其三曰舉動
      。行有狼顧者;行與坐忽如驚恐者;非時言語,而手足紛拿者;方食而不覺棄匙筋者; 方坐而首偏
      ,口目輒斜動者; 行而唯恐有人逐者;欲坐而頻四顧
      ,如有所駭者; 方言勃氣上騰,神色自得者;待下多卑恭而不實者;睹事覺
      ,己如不知
      ,而目它視者。是十者
      ,有其一
      ,此皆心不誠實,多蓄異圖人也
      ,不可使之也
      。行欲如大輅,足動而身不搖也; 坐欲如山岳
      ,形神俱定也; 臥欲如覆舟,神氣安詳也;此皆智度沉深
      ,大節(jié)崇德人也
      。是三者,人有其一
      ,可使之也
      。其四曰行事
      。有人行事先己后人者,好私人也; 事繁多而用事不當者
      ,無智人也;作事不急于用者
      ,無益人也;作事有首無尾者,偽人也; 先急而后慢者
      , 卒眾庸人也;事不求詳而輒為者
      ,粗疏人也;巧妙而無裨急用者,浮艷人也;所措捨魯鈍而不適用者
      ,愚人也;利害章章而不能析之者
      ,無識人也;臨事而懼者,懦弱人也;進退不決者
      ,無斷人也;記一而忘二者
      ,神昧人也;事虛而構(gòu)架廣大,以善為惡
      ,以惡為善者
      ,奸人者;善候人之顏色,隨所欲而言者
      ,侫人也
      。是十四者,人有其一
      ,不可使之也
      。有事簡而用當者; 有喜怒之事不露于色者; 臨大事而神氣自若者,此謂神有余人也
      。有微而不棄
      ,大而不煩者,兇事不懼
      ,美事不喜者
      ,事有眾惑而獨斷之者,事有眾危而獨安之者
      ,事有難動而獨動之者
      ,事有難安而能安之者,此謂志有余人也
      。是十者
      ,人有其一,皆可使之也
      。是以知貌也者
      ,神之聚也; 言語也者,神之發(fā)也;舉動也者
      ,神之用也;行事也者
      ,神之本也
      。察其神,則盡其為人之道也大矣
      。況國之命將
      ,可不審于此乎。

      論將第七



      《萬機論》曰: 雖有百萬之師

      ,恃吞敵在將者
      ,恃將也。夫舉國之利器以授之
      ,茍非其人
      ,是輕天下。將何以為?謂大小者各有四焉
      。八者皆無
      ,何足以謂之將乎?其大者,一曰天將
      ,二曰地將
      ,三曰人將,四曰神將; 其小者
      ,一曰威將
      ,二曰強將,三曰猛將
      ,四曰良將
      。凡興師舉眾,列營結(jié)陣
      ,視旌旗之動
      ,審金鼓之聲,揆日度時
      ,以決吉兇; 隨五行運轉(zhuǎn)
      ,應(yīng)神位出入,以變用兵
      ,敵人不測其所來
      ,以神用兵,我?guī)煵恢渌鶠?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動有度
      ,靜有方,勝負在乎先見;持天地鬼神之心
      ,以安士眾
      ,此之謂天將者也。所至之境詳察地理
      ,山澤遠近
      ,廣狹險易,林數(shù)之厚薄
      ,溪澗之深淺
      ,若視諸掌; 戰(zhàn)陣之時,前后無阻
      ,左右無滯
      ,步騎使其往來,戈戟葉其所用;指揮進退
      ,皆順其情
      ,人馬無逼塞之困,攻守獲儲蓄之利
      ,振野得水草之饒
      ,使人馬無饑渴之色; 陷死地而能生,攻亡地而能存
      ,逆地而順用之
      ,順地而逆用之;不擇險易,皆能安而后動
      ,動而決勝者
      ,此之謂地將者也。又若廉于財
      ,節(jié)于色
      ,疏于酒;持身以禮,奉上以忠;憂樂與士卒同
      ,獲敵之貨賂而不蓄
      ,得敵之婦女而不留;納謀而能容,疑而能斷
      ,勇而不陵物
      ,仁而不喪法;原其小罪,決其大過; 犯令者不諱其親
      ,有功者不忌其仇;老者扶之
      ,弱者撫之,懼者寧之
      ,憂者樂之
      ,訟者決之,濫者詳之
      ,賊者平之
      ,強者抑之,懦者隱之
      ,勇者使之
      ,橫者殺之
      ,服者原之,失者扶之
      ,亡者逐之
      ,來者爵之,暴者挫之
      ,智者昵之
      ,讒者遠之;得城不攻,得地不專;敵淺以待變
      ,敵詭以順會;逆勢則觀
      ,順勢則攻,此之謂人將者也
      。又若以天為表
      ,以地為里,以人為用
      ,舉三將而兼之
      ,此之謂神將者也。(編注: 此處原文似缺漏一段)行師之時
      ,無失天時
      ,無失地利,無失其人
      。無有勇怯
      ,聞敵而即行,心無疑慮;犯令者
      ,罪無大小
      ,必繩以刑; 敵聞之即畏,當之即破
      ,此之謂強將者也
      。師無多少,敵無強弱
      ,三軍順令
      ,若臂使指,往復(fù)萬變;出其敵不意
      ,舉動如神
      ,匹馬單劍摧鋒先入,使敵人失措
      ,懼而遠遁
      ,此之謂猛將者也。夫能以威為表,以猛為里
      ,以強居中
      ,兼三將而有之,此之謂良將者也
      。國之任將也
      ,得天將
      ,可以當違天之敵;得地將
      ,可以當逆地之敵;得人將,可以當悖人之敵;得神將
      ,可以當天下之敵
      ,舉無遺算矣。威將可附天將
      ,強將可附地將
      ,猛將可附人將,良將可保四方
      。曰: 雖有敏捷之用
      ,然皆不可以獨用焉。如是者
      ,將之體也


      先謀第十五



      用兵之要,先謀為本

      。是以欲謀行師
      ,先謀安民。欲謀攻敵
      ,先謀通糧
      。欲謀疏陣,先謀地利
      。欲謀勝敗
      ,先謀人和。欲謀守據(jù)
      ,先謀儲蓄
      。欲謀強兵,先謀正其賞罰
      。欲謀取遠
      ,先謀不失其邇。茍有反是而用兵者
      ,未有不為損利而趨害者也
      。是故圣王之兵,先務(wù)其本。本圖
      ,則未亦從而茂矣
      。茍能知利害之本,謀以御敵
      ,雖有百萬之眾
      ,可不勞而克矣。

      先勝第十六



      孫子曰:“勝兵先勝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敝^先定必勝之術(shù),而后舉也
      。何謂先勝?許洞曰:先務(wù)三和
      ,次務(wù)三有余,次務(wù)三必行
      。何謂三和?曰:和于國
      ,然后可以出軍;和于軍,然后可以出陣;和于陣
      ,然后可以出戰(zhàn)
      。國不和則人心離;軍不和則教令亂;陣不和則行列不整。不先務(wù)此三和之道
      ,何其可戰(zhàn)耶?何謂三有余?曰:力有余
      ,食有余,義有余也
      。力無余則困于斗; 食無余則怠于時; 義無余則吏士怨
      。不務(wù)三有余之術(shù),師其可動耶?何謂三必行?曰:必行其謀則奸機不成;必行其賞則好功者不爰死;必行其罰則有過者不歸咎
      。不務(wù)三必行之道
      ,人其可用耶!是以知善務(wù)和者,公無私
      ,舍小惠
      ,務(wù)大惠。善務(wù)有余者
      ,力諸事而不自怠
      。善務(wù)必行者,興勇斷
      ,去猶豫之謂也
      。舉是九者。務(wù)令預(yù)定之于前
      ,則萬變千機
      ,然后動乎其中矣。率此以御敵,未有不勝者也
      。故曰: 勝兵先勝者
      ,勝在我也,其在《易》曰:先天不違之義


      [鑒賞]

      《虎鈐經(jīng)》
      ,北宋人許洞所著。它繼承和發(fā)展了《孫子兵法》
      、《太白陰經(jīng)》的一些觀點
      ,具有樸素的哲學(xué)思想,對天地人在軍事領(lǐng)域的作用有不少新的見解
      ,對后世有一定影響


      許洞,字淵夫
      ,又字洞夫,生卒年不詳
      。江蘇吳縣人
      。曾任雄武軍推官、烏江縣主簿等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痘⑩j經(jīng)》于公元1001年開始撰寫,4年后成書
      。全書共有20卷120篇
      ,前10卷是論述實際用兵問題,其中卷一講述治軍的一般道理
      ,卷二論述將領(lǐng)
      ,卷三講兵機謀略,卷四講述進攻
      ,卷五為地形天候的利用
      ,卷六為各種特殊戰(zhàn)斗形式,卷七為旗鼓等信號
      ,卷八講安營扎寨
      ,卷九為各種陣法,卷十為人馬醫(yī)藥
      。后10卷論述較雜
      ,有世俗迷信色彩。

      《虎鈐經(jīng)》在論述天地人三者關(guān)系時
      ,重視人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
      ,認為人是主宰,強調(diào)即使在“違天時,逆地利”的情況下
      ,只要“大將深謀沉毅
      ,部伍精肅”,這樣的軍隊仍然是不可擊的
      。這就發(fā)展了《太白陰經(jīng)》“地勢所生
      ,人氣所受,勇怯然也”的思想
      。明確提出天時地利只是戰(zhàn)爭勝負的條件
      ,關(guān)鍵在于指導(dǎo)戰(zhàn)爭的人。并指出:“地之形
      ,險易殊也;地之氣
      ,寒熱異也,用形與氣
      ,在知逆順焉
      。”善用地者
      ,“險而易之
      ,易而險之也。夫居險用險必內(nèi)潰
      ,居易用易必內(nèi)蹶
      。”強調(diào)在利用地形地物方面
      ,要根據(jù)時間地點的不同
      ,擇利而從之。

      《虎鈐經(jīng)》強調(diào)兵家用人應(yīng)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不求博學(xué)而貴在專一
      。提出軍隊中人數(shù)眾多,有各種各樣的人
      ,都應(yīng)擇長而用
      ,不應(yīng)有棄置不用的人,如“智而善斷者
      ,可擇其言”
      ,“精悍者使斗”,“果敢者使攻”
      ,“沉毅而性執(zhí)者
      ,使據(jù)阻險”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起積極因素
      ,發(fā)揮每種人的最佳效用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肮饰掖蟊娭畠?nèi),有善有惡
      ,無棄人焉
      。人無所棄,斯不怨則動有功矣”


      《虎鈐經(jīng)》指出“善用兵者
      ,防亂于未亂,備急于未急”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還認為有備可以戰(zhàn)勝優(yōu)勢之軍
      ,無備優(yōu)勢亦能變劣
      。強調(diào)兵家之事,預(yù)則立
      ,不預(yù)則廢
      。這些思想在當時以至今天都是可貴的,具有普遍的指導(dǎo)意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0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點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
      ,擬托良媒益自傷[2]。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3]
      ,共憐時世儉梳妝[4]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5]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嗪弈昴陦航鹁€[6],為他人作嫁衣裳
      桃花運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桃花凋謝了
      ,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仍像點點跳動的火苗
      。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桃花的優(yōu)美句子
      ,歡迎參考閱讀。陽光如一條條金色的小溪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既簡省干凈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但這是徒然的
      ,雖有十只手也無濟于事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與王維、孟浩然等山水詩人同時出現(xiàn)于盛唐詩壇的
      ,有一群具有北方陽剛氣質(zhì)的豪俠型才士
      。他們較熱衷于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