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豆沙餅,有人說味道像廈門餡餅,有人說很像鼓浪嶼餡餅,有人說和漳州餡餅更相似,又有人說是源自南普陀寺素餡餅。說了好幾個地方,皆集中在福建。
檳城是閩南語城市,檳城人說他們講福建話,后來臺灣人來,講同樣腔調(diào)的話,臺灣人說這叫臺語,又稱閩南話,檳城人恍然大悟,原來平日的福建話應(yīng)叫閩南語。檳城人把閩南一帶看成整個福建。(果然島民之見。這句評語不可以是別人批評,檳城人自己講則沒問題——所謂的島民想法。)亦見檳城閩南人之多,轉(zhuǎn)一個圈看,檳城豆沙餅和福建閩南地區(qū)餡餅味道相像,也是正常。
糕餅屬點心,非供吃飽。檳城生活節(jié)奏緩慢,許多游客皆沖這一點來。首次訪檳的作家說,現(xiàn)代人浮躁是因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生活,各種誘惑撲面而來,若缺乏定力,很難拒絕欲望的呼喚,一不小心生活便陷入匆忙紛擾的緊張忙碌中快節(jié)奏的生活壓力、繁雜的碎片化信息,讓人心益發(fā)焦灼急躁。作家愛上檳城的原因是“檳城很慢”。檳城島內(nèi)游客最愛逗留的首府喬治市,面積23平方公里。無論到哪兒皆可步行,不疾不徐用腳丈量檳城街道,一邊自在從容安心感受,沉淀浮躁,過濾淺薄。有人說可以到檳城來“洗心”。
慢生活的小城人對正餐不甚期待,反而三餐中間那幾個點心時間讓他們充滿盼望。早餐和午餐之間,午餐和晚餐之間,還有一個夜宵,都是檳城人的重要享受。小住檳城幾天沒有變肥的客人會讓檳城的主人很丟臉。點心時光來杯黑咖啡或奶茶,加幾個豆沙餅或一碗小辣的蝦面,或清淡果條湯,或酸味魚湯拉沙,真的愛南洋風(fēng)味,你會選小小一包椰漿飯。打開香蕉葉,椰漿味即時飄香,白色的飯邊上幾顆炒香花生,幾只金黃小魚干,半個白里透黃雞蛋,兩片綠色青瓜,有的配上幾只咖哩小蝦,加一匙檳城人叫SAMBAL的辣椒蓋在飯上,單看相貌已漂亮誘人,莫嫌那么小一包,這下午茶不是要你吃飽,而是“吃巧”。吃點心叫“吃巧”,這句俗語檳城人發(fā)揮得最好。在檳城叫來的面、米粉或飯,分量都小小的。外地人抗議:你們的小食未免太小盤。自己都叫小食了???贊賞好吃美味的時候,可能沒注意配料比主食多。
輕視粗糙特愛精巧的檳城人制作豆沙餅,就那么小小一個,圓圓的,捏在手心正好一握,手感可以“珠圓玉潤”形容。至于口感,餅皮酥脆,豆沙為餡,味道甜中帶咸不油不膩。有人一次吃十個,非傳聞,是親眼目睹。過后一買十二盒,放進大紙箱包裝。正在詫異這么多怎么吃呀?原來是“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
我笑起來,來客到檳城,感染了檳城人愛與人分享的心態(tài)。吃到一檔可口炒果條,非帶朋友品嘗,就算大塞車,繞遠路,抵達后在路邊排W形長隊伍,只為等待小小一包炒果條,希望遠方朋友嘗了后把檳城味道帶回家。
檳城人愛吃,好吃,喜歡精致餐點。精致在于食材的苛求和食物準(zhǔn)備過程的精細手法。添加任何調(diào)味都必需保留原來古早味,也有不按牌理出牌,那些名字聽起來同樣的食品店,檳城人不上門,歸類為“賣給游客的”。 檳城人不屑推薦那只注重包裝外表的新品牌,他們相信所有的文化,包括飲食,都有待時光沉淀與打磨。
有人特愛甜,高甜度有醒腦作用。有喜歡稍微一點咸,也有鐘情新口味,比如包SAMBAL蝦米的小辣;之前見過蓮蓉為餡的豆沙餅,后來還生產(chǎn)榴蓮餡,大受中國人歡迎。不排斥選不同味道的朋友,這世界豐富多彩就因人人不同。有好奇心超群,格外愛嘗新的人,也有不愛花俏只喜黑白,無論吃什么都堅持原味的。既用豆沙餅這名,應(yīng)是以豆沙為餅。它是檳城最著名土特產(chǎn),來過的人都會帶走起碼三五盒,忘記買不緊張,機場也有。檳城人很可愛,明明換了餡,但你問的話,他們會說SAMBAL蝦米豆沙餅,蓮蓉豆沙餅,榴蓮豆沙餅,也許不管添加什么口味,里邊一定有豆沙吧?
我拿一個原味豆沙餅給站在身邊的作家:“你試試看。”才咬一口,她贊嘆的表情和語氣讓我感覺遇到知音:“真的很好吃!”不停點頭,眼睛發(fā)出可口美味的亮光。
在檳城,過了屈指也數(shù)不清的那么多年之后,我第一次去豆沙餅店制作豆沙餅。
一起去的朋友,是2018年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看檳城”的來自全球各地的作家學(xué)者,有新朋也有舊友。他們?nèi)坎恢?,成為作家畫家之前,我曾學(xué)習(xí)制作糕餅。正確說法是去上烹飪課?,F(xiàn)在回想,80年代才藝班極少見。況且還要交錢,也是現(xiàn)在回想,費用還挺貴。那時代沒什么人愿意交錢學(xué)才藝,我們家不算有錢,錢都花在學(xué)習(xí)這件事里去了。兩個女兒學(xué)鋼琴、小提琴、西洋長笛、二胡、中西繪畫、書法,還有游泳、網(wǎng)球等等。曾被人嘲笑,你要你女兒變“全才”呀?我轉(zhuǎn)頭問女兒,你們要成十項全能?女兒一臉恐慌,我要去我要去,不去學(xué)習(xí)心里很不踏實呀!為做好榜樣,媽媽也同時學(xué)繪畫學(xué)網(wǎng)球,外加一個年齡太小的她們無法介入的烹飪。
這份才藝班名單一公開,大家看到一個缺乏野心大志的媽媽,愿望不過好好煮幾個菜、做點糕餅讓兩個女兒吃得開心。繪畫是興趣,一半為娛樂自己,打網(wǎng)球是運動,為個人健康著想,純粹非常小我的心態(tài)。最后到底是怎么變成至今出版簡體版和繁體版書超過50部的作家,在全世界各地主辦10多次個人以及60多次聯(lián)合畫展的畫家?答案沒驚喜,不過就憑恃興趣,堅持每天閱讀、寫作和繪畫,漫長的鋪墊,終于蓄積出作品。
學(xué)烹飪挺有趣,像寫作,有材料才能動手。之前得先讀書做功課,原來有不同品種的洋蔥,不同品種的馬鈴薯,不同品種的番茄等等,以不一樣的烹飪手法出現(xiàn)不一樣的效果和味道。假如學(xué)不成,煮不好,也算漲知識了。美麗的烹飪女老師講究美感,上課的她家廚房堪比五星餐廳品位。煮好菜肴得以適當(dāng)盤子,擺得養(yǎng)眼,才準(zhǔn)上桌。色香味俱全的每一堂課至今難以忘懷。學(xué)會煮菜嫌不足,繼續(xù)學(xué)習(xí)面包及糕點,分中式西式,尚有馬來西亞特有的娘惹糕。這段期間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超強意志力和毅力,凡做得不標(biāo)準(zhǔn),打起精神拼命努力,女兒求情“媽媽你可以不要每天做同一類蛋糕嗎?”吃了五天發(fā)不起來的蛋糕,等到蛋糕終于像蛋糕,她們已不想吃。與此同時學(xué)會什么叫“審美疲勞”。一份學(xué)費,兩份領(lǐng)悟 ,就叫一石二鳥,很好的收獲。
豆沙餅并非烹飪班課程功課,是個人創(chuàng)作。到今天我們家庭聚會派對上,媽媽時常制作她拿手的咖喱卜。從來沒一個吃過的人說不好吃。這咖喱卜背后故事,聽著簡單,敘述起來有點復(fù)雜。
一個家里非常有錢的女生喜歡弟弟,他們同在外國留學(xué),不同大學(xué)。為人低調(diào)友善的富豪女,時常到家里探望媽媽,知道媽媽喜歡烹飪及品嘗美食,女生親自做很多美食,包括咖喱卜,自己開車送來。咖喱卜是馬來西亞人日常小食,人人都喜歡,很多人會做,但她特制的一層油一層水酥皮,和外頭售賣的不一樣,入口香脆酥的餅皮,加上獨有香料調(diào)制的咖喱肉碎和馬鈴薯塊內(nèi)餡,不只餅皮可口,餡料也異常美味。聽媽媽贊美,她把咖喱卜食譜抄寫一份留下。
我按媽媽手上的食譜制作咖喱卜。來過我家的朋友,大多品嘗過我的咖喱卜。那時我住樓上樓下共有五間臥室,三個客廳,兩個餐廳,兩個廚房,前后和旁邊都有院子的雙層半獨立房子,路過時到我家住的國內(nèi)外作家朋友很多。
往事如煙,裊裊上升消散在空中,包括咖喱卜的味道。
流行文創(chuàng)的今天,創(chuàng)意可賣錢。當(dāng)年將咖喱卜的皮,包豆沙為餡,餅皮上刷一層蛋黃,撒幾粒芝麻,面相誘人,正是個人創(chuàng)意產(chǎn)品??上]推廣,亦無出售。僅只做好了自家吃,朋友說要來,趕緊下廚做朵拉豆沙餅。兩個女兒成長至每天減肥的時代,我才暫別廚房,日夜耽溺在書房里。
廚房里的豆沙餅告一段落,書房的豆沙餅,經(jīng)過那么長一段滄桑歲月,終于寫出了和豆沙餅的相遇與離別。
“我要原味的?!甭犚娮骷液偷陠T說,“三盒”,很高興遇見同好者。
采風(fēng)作家團抵達檳城的第三天,我們一起參觀檳城,其中有一項內(nèi)容就是制作豆沙餅。
我們,是三十幾個作家學(xué)者和媒體人。第一天全日報到,有人早有人遲,晚餐時間還有人在半空夜間飛行。安排南洋肉骨茶,有點辣的干肉骨茶,和中國藥材味的湯肉骨茶,再配上本地華人平時吃的菜肴,以家常菜迎賓。餐廳距離酒店不遠,刻意為晚餐添加海風(fēng)味道。入住海邊酒店,“聽海濤聲入眠”卻是幻想。臨睡前拉開窗簾,點點燈光在漆黑的大海閃著小小的明亮,盞盞星光也不落人后在空中閃爍,那是明日好天氣的征兆呢。
老城區(qū),裝飾在三輪車周邊的繽紛花兒本來就永不凋謝,這時在陽光下更顯露出燦爛光彩,被人喚為檳城活化石的三輪車開啟了世界華文作家訪檳文學(xué)采風(fēng)的序幕。毛毛小雨輕輕飄灑,不同種族的三輪車夫緩緩踩蹬,把我們載進了時光隧道,狹窄老街兩旁中式老建筑混雜著歐式老建筑,就像檳城人的日常生活,東方糅雜西方,每一個轉(zhuǎn)角都在為作家們默默述說蘊藏在其中的歷史和文化??粗铣窃跉q月滄桑中改變的三輪車夫,也熱情地與游客介紹老城的前生今世,一個作家形容:“三輪車夫是街頭行為藝術(shù)家呢!”當(dāng)作家贊嘆“檳城的建筑古意盎然又典雅細致”時,檳城人微微笑,毫不客氣地收下。
最早到檳城的福建人來自漳州,世德堂謝氏族人源自中國福建漳州海澄三都石塘社。當(dāng)年謝、楊、邱、陳、林共五大姓氏宗祠之中,最早營建起來的宗族祠堂是1810年創(chuàng)辦的謝公司。作家不明“公司”之意?!安皇亲錾鈫幔俊薄肮尽痹跈壋且嘁庥髯陟?。1820年以“張巡”和“許遠”之名買下第一片土地。張巡和許遠是謝公司的守護神,被謝公司人稱“福侯公”,至今仍供奉在謝公司內(nèi)。唐朝人張巡和許遠在安史之亂臨危授命,“睢陽之戰(zhàn)”時,以6000饑兵力抗安祿山13萬兵力,守城300天,終退叛軍?!鞍彩分畞y”的故事傳到南洋,這兩位英雄做夢也沒想到,竟被謝公司奉為忠義之神,雖然他們都不姓謝。謝公司樓上的廟堂里供奉的謝氏名人,是謝安和謝玄。我數(shù)次到南京,一定走一趟烏衣巷,重復(fù)頌唱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是王導(dǎo)與謝安。謝安是東晉時期政治家和軍事家,在謝公司供奉為“廣惠圣王”,其侄兒奉為王孫大使?fàn)斨x玄元帥。謝氏先賢在現(xiàn)有堂址建立家廟是1828年的事,190年來香火不斷。
我們從本頭公巷進去,抬頭便見遒勁有力的書法“寶樹”二字牌匾。如果不說,游客們可能不曉得牌匾上是受英文教育的南洋華人富商謝增煜的書法。之前采風(fēng)團的巴士路過瑞天咸碼頭時,交通圈旁一大鐘樓,是189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登基60周年慶時,向來以英國子民自居的謝增煜出資35000美元,費了5年工夫,終于在1902年完成的當(dāng)年檳城的重要地標(biāo)?!皩殬洹钡膫髡f源自中國,古代皇帝巡視某郡,見謝氏祠堂有棵樹長得繁榮茂盛,“寶樹”二字脫口而出,從此,謝氏堂號便以“寶樹”稱之。你在檳城,只要說去“寶樹堂”,大家都知道要去參觀謝公司。
建筑融合東西方風(fēng)格的世德堂謝公司,最特別的地方是廟堂前的石獅。1933年世德堂翻新時,先人謝昌霖提倡“鼎新”和“革舊”,以西洋獅子取代傳統(tǒng)中式石獅。謝公司歷年來的領(lǐng)導(dǎo)幾乎全是英文教育,令人詫異的是宗祠里保留了大量的傳統(tǒng)對聯(lián)。謝公司正門上邊的額題是“育才學(xué)?!薄壋窃S多宗祠都自己辦學(xué)校,育才學(xué)校在1941年12月日軍南侵時停課,戰(zhàn)后不再復(fù)課,宗祠資助學(xué)費讓宗族子弟在外就學(xué),額題如今成為辦學(xué)的歷史見證。
講到辦學(xué),不能不提大馬華教發(fā)祥地“五福書院”。1819年,檳城廣州府人為了讓自家子弟接受華文教育,開創(chuàng)了馬來西亞首間華文私塾?!拔甯!敝?,源自《書經(jīng)洪范》“一壽、二富、三康寧、四修好德、五考終命”。在中國的“五福書院”,是同鄉(xiāng)聚會及上京赴考的書生落腳處。在檳城的五福書院,集會館、宗祠、廟宇和學(xué)校于一身。
五福書院外邊大門口斑駁的雕花門柱上頭有白底紅字的橫幅“廣州府會館”。平時安靜的院子里,準(zhǔn)拿督梁景輝和幾個理事正在迎接遠方的來客。門口對聯(lián)“落葉歸根方能枝葉延綿,飲水思源才能源遠流長”,說明南移華人的心思就在落葉歸根,并提醒后人飲水思源。緊緊把持這份理念,始終不離不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華文教育所以在馬國從來不曾斷層。
1828年世德堂謝公司建立家廟時,檳城南海會館剛剛創(chuàng)立。位于牛干冬街463號的會館于1904年落成。據(jù)說光緒進士南海人康有為曾經(jīng)到過檳城,如果按他在1888年開始提出變法運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逃亡日本的這個時期路過檳城的話,會館還沒興建,也不曉得當(dāng)時的南海人是否接待過他。
門前的石頭聯(lián)是真金薄貼的字體,屋檐上以交趾陶為裝飾,墻上的壁畫亦是交趾藝術(shù)。大堂兩邊懸掛創(chuàng)辦及復(fù)建裝修時捐款的理事名單和照片。會館的第二進是一個天井,以茂盛的盆栽組成一個室內(nèi)花園,叫人眼前一亮的是橫梁上高懸著五面牌匾,上書狀元、榜眼、探花、傳臚。這些是南海先人在中國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的榮譽。當(dāng)時是怎么自中國運到南洋的呢?會館的正理事長白裕斌說沒有記錄,很難考究。牌匾后面高高立著的神龕,有兩層樓高,手工精巧,精雕細刻,雖然只是供奉神明和祖先的神龕,看著就是一個大型藝術(shù)作品。所有來客紛紛贊嘆驚呼,人人表情相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無法置信”!
前門后院,樓下樓上走了一趟,出來時作家們說,檳城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好像沒有超過一百年的東西都不好意思拿出來。這一天走過三個會館,這里那里,隨手一指,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檳城和中國淵源確實深遠,在老城區(qū)閑走,你的腳印很可能印在清朝人民國人的足跡上。后來我們就去豆沙餅店制作豆沙餅。飲食文化聽起來是淺文化,卻也是影響最深最廣的中華文化。遠方的來客品嘗過后說,檳城豆沙餅和福建的幾個地方的餡餅味道相似,我深信不疑。
吃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豆沙餅,大家對自己的手工十分滿意。有個作家笑言:你來過檳城嗎?你吃了豆沙餅么?如果你沒吃過?那你沒來過檳城呢!
他說,他是在抄襲毛姆。
來過檳城的毛姆曾留下一句話:“如果你沒來過檳城,那么你就沒有來過這個世界?!?/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0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