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欽韶
靳以
我逡巡在苦痛和快樂的邊沿上,小心地邁著我的腳步,原以為它們中間有遙遠的距離,不曾想它們卻是那么相近,我左右顧盼,它們就在我的兩邊。我的胸中充滿了愉悅和恐懼,我只得更小心地邁著我的腳步。
我不怕苦痛,可是我也不拒絕快樂。這么長久的時日,我只在苦痛的沉淵中泅泳。它雖然是靜止的,可是它的波面上停留不住一粒細塵。我用絕望的聲音歌唱著我那痛苦的心,從遙遠的天邊外,響著微細的回應,我的眼前倏地閃了一道光,我瞥見快樂的影子,當我伸出手去,全身俯就它的時候,它就遠逝了。
是誰把我拖上來的,我記不清了。我只知道我是被一只溫柔的,好象無力的手把我牽引上來了。我重復看見花,看見樹,看見了穿碎白云的飛鳥。我用感激的目光追尋,可是沒有一個人在我的面前。我低下頭來,看到附著我心上的永不磨滅的影子,原來他早已投入了我的胸懷。
我從苦痛的沉淵中爬出,站起身來,才看到快樂原來就在面前??墒俏肄D回頭去,我又望到仍在苦痛中的一群。我雖不曾自去攫得快樂,把苦痛擲給別人;可是我也不忍心獨自跨過去,無視他們的苦痛。我們的苦痛是一個,快樂也是一個。我們都要跨到快樂中去,我看著我那無力的兩手,我不知道先向誰伸出去?我注視著他們,每一張臉都是我熟習的,都是不曾被苦痛淹沒而懷著希望的微笑的。我們共過苦痛的,我怎么能把他們遺忘在苦痛之中?
我奮力引他們上來,一個又是一個,雖然在困苦中,他們仍有濃厚的兄弟般的愛情,他們并不爭先??墒俏业牧α窟€是不濟了,當我又引著一個的時候,幾乎把我又拖下去。幸虧有另外的兩只手拉住我,我回頭觀望,原來是早被我引上來的得到蘇息的人的手。
我望著他,好象說:“你應該休息呵!”
他望著我,好象回答:“當著我的同伴還在苦痛中,我不能安心休息的?!?/p>
于是我們共同伸出手去,共同把陷在那中間的都引上來。我們都從苦痛中抬起頭來,站直了身子,還是我們那一群,一齊大步向快樂中走去。我們最快樂,因為我們所得到的是穿過苦痛的快樂。
一九四六年四月六日
人是情感的動物,情感的兩極就是愛與恨或苦與樂。人的一生即在苦與樂的辯證運動中度過。文藝是寫人的,寫人就必須寫情,對于重在寫情的散文詩更其如此。靳以的散文詩《苦痛與快樂》就是以藝術家特有的感受,詩人的激情,哲人的思索,把人的感情歷程融化而為詩,極其精練地藝術概括了人生歷程,從而給人以獨特的美的感受。
詩人在開頭就告訴我們:他原以為苦痛與快樂“中間有遙遠的距離,不曾想它們卻是那么相近”?!八鼈兙驮谖业膬蛇叀?,“我只得更小心地邁著我的腳步”。這是一種高度濃縮的人生經驗,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
接下來,詩人記述了他從苦痛到歡樂的一種情感歷程。他曾經長時間地“在苦痛的沉淵中泅泳”,雖然能“瞥見快樂的影子”,卻抓不住。一只溫柔的手把詩人牽引上來,使他“重復看見花,看見樹,看見了穿碎白云的飛鳥”,“看到快樂原來就在面前”。是誰把“我”拖上來的呢?詩人記不清了。其實,這并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和友愛。而這種感情“早已投入了我的胸懷”,成為“附著我心上的永不磨滅的影子。”所以詩人才會感到,“我”與別的人們“苦痛是一個,快樂也是一個”。
正因為如此,“我”才不忍心獨自跨過苦痛,而要用自己那無力的手去拖那仍在苦痛中泅泳的人們,把他們一個又一個地拉出苦淵,即使力氣用盡,重新被拖下去也在所不惜。這些有著“濃厚的兄弟般的感情”的人們,“并不爭先”,都在奮力地爬。一旦被拖,爬上了岸,就用自己那剛剛得到蘇息的手再去拉別人。他們誰也不去休息,只要“同伴還在苦痛中”,誰也“不能安心休息”。
就這樣,大家奮力地爬和拖,終于把在苦痛的沉淵中泅泳的人們都牽引上了岸,一齊向快樂走去。這時的快樂“是穿過苦痛的快樂”,因而顯得“最快樂”。
這里與其說是在講說一個渡過苦淵的故鄉(xiāng),不如說是在闡明一種人生哲理。它所說的“苦痛的沉淵”、“快樂的影子”、花樹、白云、飛鳥、無力的雙手,實際都是隱喻性和象征性的意象,它們與社會人生保持著對應關系。詩人通過巧妙的構思,把它們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一個情緒化了的生活場景,以那一種深邃的詩的意境,令我們在不足千字的詩的語言中體會到一種人生真諦:處在苦痛深淵中的人們,如果不去泅泳,無人牽引,距離快樂就十分遙遠;如果自己奮力泅泳,大家又能和衷共濟,互相牽引,距離快樂就十分接近。而且越是與苦痛斗爭得來的快樂,就越具有價值。這不是在奮斗中獲得快樂的人們共有的體會么?
特別值得指明的是,詩作產生于解放戰(zhàn)爭剛剛開始的1946年4月6日。當時的中國正處在黑暗與光明的交界線上。長期在苦痛的沉淵中泅泳的中國人民,面對一時還強大的反動勢力,不能不“用絕望的聲音歌唱著我那痛苦的心”,“在苦痛與快樂的邊沿上,小心地邁著我的腳步”。當此之時,詩人卻以他特有的方式告訴人們:那發(fā)自心靈的絕望的歌唱已經引起了回響,閃出了亮光,只要大家團結奮斗,光明和快樂就在眼前!
這是詩人在用一顆誠摯的心從事現(xiàn)實的戰(zhàn)斗!他在召喚一種集體主義的戰(zhàn)斗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0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魯迅《隨感錄四十一》散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