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太叔(tàishū)
427 太叔(tài shū)
【尋根溯源】
太叔復(fù)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是衛(wèi)國開國始祖康叔的后代,以祖上次第排名為氏。春秋時,衛(wèi)國國君衛(wèi)文公姬毀的第三個兒子叫姬儀。在古代,兄弟以伯仲叔季為次序來排名,姬儀因為排行老三,所以人稱叔儀,又因為他是王族之后,所以世稱太叔儀。他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次第排名字命姓,稱太叔復(fù)姓。二是亦出自姬姓,以祖上封號為氏。春秋時,鄭莊公的弟弟公叔段,被封在京,世稱京城太叔,其后代子孫遂以祖先封號命姓,稱太叔復(fù)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居住。漢代以后,向山東遷移,以東平郡(今山東東平)為郡望。之后,遷移軌跡和分布情況不詳。當(dāng)今遼寧、北京等地尚有少量分布。
【名人薈萃】
太叔儀:春秋時期,衛(wèi)國有一位周朝的王族后代叫姬儀,姬儀排行第三,也就是衛(wèi)文公姬毀的第三個兒子。古時候,兄弟輩排行次序,老大稱伯,老二稱仲,老三稱叔,老四稱季。姬儀為老三,就稱作叔儀。而姬姓源自周朝王族,(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發(fā))于是外人稱呼叔儀時為表示尊敬,就稱他太叔儀。太叔儀的子孫,以先輩的身份為榮耀,世代姓太叔。
太叔段:春秋鄭國人。鄭武公少子,莊公弟。母愛而欲立為太子,武公不許。在古代,太叔這樣的尊稱是被普遍采用,稱呼王公貴族中排行第三的子弟,而也可能被子孫延用演變成姓氏。見于古書記載的春秋時鄭國有一位京城太叔,他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代,名叫段,受封于京城。他的后代就取京城太叔中的“太叔”兩字為姓。
太叔雄:著名西漢大臣。博學(xué)而有節(jié)操,官至尚書,為一代良臣,以致猛政著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