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圍原
(僖公二十五年)
【題解】
晉文公率兵平定了王室之亂,周襄王非常高興就把本屬于王室的原地等賞賜給了晉國。本來那里的居民一向都由東周王朝直接管轄,被封給晉國成為晉國的領地后,原地居民當然都不樂意了,于是就引發(fā)了晉文公率兵圍原的事件。
【原文】
冬,晉侯圍原,命三日之糧[263]。原不降,命去之。諜出[264],曰:“原將降矣?!避娎粼唬骸罢埓!惫唬骸靶牛瑖畬氁?,民之所庇也[265],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蓖艘簧岫礫266]。遷原伯貫于冀。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
【注釋】
[263]三日之糧:攜帶三日之糧。
[264]諜:間諜。出:從原地出來。
[265]庇:蔭庇,庇護。
[266]一舍:三十里。
【譯文】
冬天的時候,晉文公率軍包圍了原國,并命令士兵只攜帶三天的糧食。如果三天后原國不投降,就下令軍隊離開。間諜從城里出來,說:“原國馬上就要投降了?!避姽僬f:“我們再等等吧?!睍x文公說:“信用,是國家的寶貝,百姓靠它庇護。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還用什么庇護百姓?那樣損失的東西會更多。”于是退兵三十里,然后原國就投降了。晉文公把原伯貫遷到冀地。任命趙衰為原地的地方官,任命狐溱為溫地的地方官。
【評析】
伐原作為晉文公訓練晉國軍民的一條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他取信于民的方法之一。這個建議首先是由子犯提出來的,并最終被晉文公采納。伐原這一事件表明,晉文公在治國理政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切合實際且易于推行的,他作為一國之君也變得逐漸成熟起來。
作為一個小邑的原地,以當時晉國的實力,攻取它可說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然而,晉文公領兵攻打原邑,占領它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要通過這個舉措向晉國軍民示之以誠信,從而取得軍民的信任。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他命令軍隊只攜帶三天的口糧,限期已到,就算是原邑不降,也下令撤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8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