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生《〔雙調(diào)〕水仙子 譏時》古詩詞鑒賞作者:王之文張國生劉桂蘭
【原詩】:鋪眉苫眼早三公(1)
,裸袖揎拳享萬鐘(2),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哄(3)【原詩作者】:張鳴善
【導(dǎo)讀入境】: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
擠眉弄眼裝腔作勢的都做了高官
【賞析】:這是元末一首膾炙人口的譏時之作
。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diào)對元代統(tǒng)治者的腐朽、官場的齷齪,給予了辛辣的諷刺、無情的鞭撻朱熹說: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此曲鋪陳飽滿
此曲形式上除了鋪陳排比以加強(qiáng)揭露的力度外,在句式構(gòu)成上也采取了俗雅搭配的方法
【思考題】:如何理解此曲中間二句和后三句的關(guān)系
《雙調(diào)·水仙子·譏時》原文及注解 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
《雙調(diào)·水仙子·譏時》
鋪眉苫眼早三公
裸袖揎拳享萬鐘,
胡言亂語成時用
大綱來都是哄
說英雄誰是英雄?
五眼雞岐山鳴鳳,
兩頭蛇南陽臥龍
三腳貓渭水熊
注解
①鋪眉苫(shan)眼:即舒眉展眼,裝模作樣
②裸袖揎拳:捋袖露肘
③胡言亂語成時用:胡說八道的人
④大綱來:總之
⑤五眼雞:罕見的怪物。 岐山:周的發(fā)源地
⑥兩頭蛇:不祥之物
⑦三腳貓:俗指只會敗事的人
元曲:水仙子·譏時 張鳴善,名擇
,自號頑老子。孫楷第《元曲家考略》于其身世,列舉有揚州人水仙子·譏時(作者:張鳴善)
【原文】
鋪眉苫眼早三公
【作者簡介】
張鳴善(生卒年不詳)
【寫作背景】
此曲題為“譏時”
【注解】
鋪眉苫眼:意為裝模做樣
,裝腔作勢,目中無人。三公:封建朝代最高的官吏
,歷代所指稱不一,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握緊拳頭
,指惡狠好斗之徒。萬鐘:指極高極優(yōu)厚的俸祿。鐘為古代計量單位
,六斛四斗為一鐘。成時用:吃得開。
大綱來:總而言之
,元人口語。烘:同“哄”,欺騙
。五眼雞:也作忤眼雞
,指好斗的公雞。岐山鳴鳳:傳說周文王興周時有鳳凰鳴于岐山(在今陜西省岐山縣東北)
。南陽臥龍:指諸葛亮
。三腳貓:缺一腳的貓。喻指徒有其表實不中用的人
。渭水飛熊:指呂尚
,即姜子牙、姜太公【譯文】
裝模作樣的人居然早早當(dāng)上了王朝公卿
【作品鑒賞】
這首小令譏諷時政尖銳的揭露了元朝當(dāng)政者卑劣腐朽的面目
,揭露世風(fēng)的齷齪敗壞。語言犀利潑辣,比喻極具特色,夸張的描寫,揭露尖刻有力。這是元散曲中一支妙語連珠的著名作品
。首尾兩組工整的鼎足對,尤見精彩。起始的三句中
,"鋪眉"與"苫眼"、"裸袖"與"揎拳"、"胡言"與"亂語"是句中自對,互相又成為工對;"時"與"十"同音,借與三、萬作數(shù)字對。"鋪眉苫眼"等三組詞語活畫出了無賴與白癡的形象,與達(dá)官貴人的身份本身形成了絕妙的諷刺。而三句從文意上看側(cè)重點又有所不同:第一句諷刺內(nèi)閣,第二句諷刺武將,第三句諷刺高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末尾的鼎足對,數(shù)字對數(shù)字
、地名對地名、動物門對動物門不算,妙在同句之內(nèi)的雞與鳳、蛇與龍、貓與熊還都有形狀相像的聯(lián)系。一頭是文人習(xí)用的雅語頌辭作者這種莊俗雜陳
、嬉笑怒罵而尖峭老辣的散曲風(fēng)格自成一家,被時人稱作"張鳴善體"。明代曲家薛論道就有一首仿"張鳴善體"的《朝天子·不平》:"清廉的命窮,貪圖的運通,方正的行不動。眼前車馬鬧轟轟,幾曾見真梁棟。得意鴟鶚,失時鸞鳳,大家挨胡廝弄。認(rèn)不得蚓龍,辨不出紫紅,說起來人心動。"語言雖不及本曲灝辣,卻能得其神理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39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