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學畫
秋天的一個傍晚,天色暗了下來,路邊炊煙裊裊升起,正是倦鳥歸巢的時候,齊白石與師傅干完活正準備回家。
這年齊白石才15歲,拜在同族長輩齊長齡門下做木匠,學個手藝。他們低頭趕路的時候,對面遠遠地走來三個人,皆背著斧鋸鉆鑿之類的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木匠。
齊白石見是同行,也沒在意。誰知那三個人快走到身邊時,師傅齊長齡立即垂下雙手,側(cè)著身子讓到路旁,并滿臉堆笑地說:“師傅們好?!?br>
而那三個人滿臉傲氣,其中一個微微點頭說:“收工了吧。”齊長齡很恭敬地回答:“剛給人家做了幾件粗糙家具回來。”另一個人就笑著問:“沒把尺寸給人家鋸短了吧?”說完,也不等齊長齡再說什么,三人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三個人走遠后,齊白石才問師傅:“師傅,我們是木匠,他們也是木匠,您為什么對他們那么恭敬?”齊長齡嘆息道:“你難道沒看清楚?我們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可人家是小器作,做的是細活?!?br>
原來,木匠還分兩種,一種是制作些普通的家具,如桌椅板凳等,這種叫大器作;還有一種木匠手藝比較好,除了做精致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稱之為小器作,地位也比較高。聽完師傅的話,齊白石暗暗下了決心:我一定要成為小器作。
很快地,一年過去了,大器作的活計齊白石已經(jīng)上手了。這時,白石鋪一帶有個有名的雕花師傅周之美要收徒弟,他的絕技是用平刀法雕刻人物,齊白石便前去拜師。
齊白石天資聰明,手藝不光學得快,而且學得透。19歲那年就出師了,周之美樂呵呵地對人說:“別看我做了一輩子手藝人,可比不上我徒弟?!背鰩熀螅苤酪渤3=o齊白石介紹活計。
有一天,齊白石正在院內(nèi)做個雕花窗欞。周之美進門喊道:“阿芝,你最近有空沒有?”齊白石站起身來說:“師傅,怎么了?”“我接了你本家齊伯常的一個活,但突然間有事,所以我向他推薦了你……”
原來,這齊伯常是湘潭縣的一位紳士,家中十分有錢,為人卻很和善。齊白石接了他家的活,干得十分起勁。而齊伯常見他不但人聰明,而且手藝又好,也十分喜歡他,常抽空來和他聊天。
有天,齊白石正雕刻著塊麒麟送子,雕了半天,覺得這圖案實在膩味,不由停下手嘆了口氣。這時剛好齊伯常走進院子,他見齊白石無故嘆息,就問:“怎么了?”齊白石抬起頭說:“這祖師爺傳下的雕花式樣,總是千篇一律的,不是麒麟送子,就是狀元及第,終究人要看膩煩的?!?br>
齊伯常是個開通的紳士,一下就聽明白了齊白石的心思,于是說:“我相信你的聰明和手藝,剩下的活,你就按你所想象的來雕,雕壞了也不過是多費些木料而已?!?br>
于是,齊白石便根據(jù)腦子里的想象,構(gòu)思出了許多新花樣的圖稿:在花籃上面加上各種果子與花卉;從歷史故事和繡像小說的插圖里,勾勒出要雕刻的人物;把平時常畫的飛禽走獸、草木蟲魚添加些布景……每雕刻完一件東西后,齊伯??戳司痛蠹淤澷p,連聲叫好。
齊白石十分高興,以后有人請他干活,便與主家說好,將雕刻的內(nèi)容與樣式進行更為大膽地創(chuàng)新。齊白石20歲那年,師傅周之美接了一個主顧的活,便帶著他一起去了。到了主顧家,齊白石才發(fā)現(xiàn)這家人的戶主,是個很喜歡畫畫的。
一天,戶主叫齊白石幫他搬舊家具,齊白石在屋里無意中看到了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一共三集,是五彩套印的,可惜中間少了一本。齊白石翻看了幾頁,愛不釋手,可又有活要干,只得放下書來干活。
搬完舊家具之后,齊白石終于忍不住對主顧說:“如果您愿意的話,我想在休息時間,看看您那部《芥子園畫譜》。”主顧問齊白石:“你也喜歡畫畫?”齊白石看了看屋內(nèi)掛的畫說:“是的,但我畫的不太像樣子?!?br>
主顧爽快地說:“行!就憑你這虛心勁兒,有空你就拿著看吧?!钡玫街黝櫟脑试S,齊白石非常高興,便利用休息時間,看起那部《芥子園畫譜》來。雖然《芥子園畫譜》殘缺不全,可每幅畫卻都是從第一筆起,直到畫完全幅,并加以逐步指點解說,非常實用。
齊白石在主顧家干活期間,仔細將《芥子園畫譜》看了一遍,他發(fā)現(xiàn)以前自己畫的那些東西,實在不行。比如自己畫的人物,與畫譜上一比不是頭大了,就是腳長了;畫的花草,不是花肥了,就是葉瘦了……還有畫的其他東西,同畫譜相比,全都有毛病。
雖然整部畫譜全看完了,可齊白石的心仍然整天系在《芥子園畫譜》上。他想,如果自己有了這部畫譜,一定會從頭學起,臨摹個幾十遍,那樣,就一定會改掉以前畫畫的毛病??伤窒?,書是別人的,自己怎能久借不還呢?最后齊白石想到買部新的,湘潭自然是買不到的,長沙也許有,但不知道要多少錢,他總怕自己買不起。
眼看工期快完了,為了那部《芥子園畫譜》,齊白石心急如焚,最后打定主意,在完工那天,厚著臉皮向主顧借書。完工那天,齊白石鼓足勇氣對主顧說:“我想將老先生的《芥子園畫譜》借回家中,用勾影的方法,全部勾影下來,再仔細琢磨學習,不知老先生肯借給我嗎?”
那主顧本來就很喜歡齊白石大膽創(chuàng)新的雕花手藝,現(xiàn)在又見他如此好學,實在找不出推辭的理由,便一口答應了:“芝師傅可以將畫譜借回家去,勾影完了記著還回來,但時間可不能太久了?!饼R白石借到《芥子園畫譜》,如獲至寶,他準備白天干活,晚上收工回家后就開始臨摹。
薄竹紙、顏料和毛筆買回來后,齊白石每天收工回家,一放下碗,就以松油柴火為燈,用薄竹紙蓋在畫譜上,一幅一幅地勾影。很多個晚上,要不是香君催上幾次,提醒他明天還要干活,他是不會上床睡覺的。就這樣,一部殘缺的《芥子園畫譜》,齊白石整整臨摹了半年,才把它勾影完。
還了《芥子園畫譜》之后,齊白石把臨摹下來的畫譜訂成16本,然后又照著畫譜翻來覆去地臨摹了好幾遍。此后,齊白石再去做雕花木活,就以臨摹下來的《芥子園畫譜》為依據(jù),花樣推陳出新,而且也改掉了不勻稱的老毛病。
就是因為如此,齊白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成了當?shù)赜忻男∑髯?。齊白石27歲那年,通過雕花認識了個老人,叫胡自倬,號沁園,原是有名的財主,收藏了不少名人字畫,自己能書法,會畫工筆花鳥。
這人很欣賞他,問:“你愿不愿意再讀書,學畫畫呢?”齊白石說:“讀書學畫,我是很愿意的,只是家里窮,書也讀不起,畫也學不起?!焙邎@說:“那怕什么,只要你有志氣,可以一面讀書學畫,一面靠賣畫養(yǎng)家,如果你愿意的話,等這里的活完了,就到我家來談談?!?br>
1889年春節(jié)的一天,胡沁園收齊白石為徒。他教齊白石讀唐宋詩,并引導他看小說。齊白石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常常讀到深夜。
經(jīng)過幾個月的苦讀,齊白石背熟了《唐詩三百首》,還研讀了不少古人濤文,瀏覽了許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詩也別具一格,具有唐風宋骨的韻味。
胡沁園從“立意”“用筆”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齊白石,還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借給他觀摩。齊白石眼界大開,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臨摹、領(lǐng)會其用筆之妙,吸取百家之長,繪畫技藝突飛猛進,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鳥的基本畫法和技巧。
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苦練書法和刻印。短短幾年時間內(nèi),齊白石在繪畫、篆刻、吟詩、書法、裝裱等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進展,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入選理由:
從木匠到畫家,一波三折的故事。最重要的是,齊白石每次都把握住了機會。
阿離之言
藝術(shù)家通常比較窮,這是人的思維定式。當然也有不少例子,比如倒霉的凡·高。然而在中國,只要你真有才華,是不會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的,比如齊白石。
這個小名叫阿芝的畫家出生在杏子塢一個農(nóng)民家庭里,他從小就很瘦弱,所以家人覺得他不合適做農(nóng)民這份需要體力的工作。但不干活就沒飯吃,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這是社會基本準則。于是阿芝就跑去學了門手藝——當木匠。
青史留名的木匠很少,除了開山祖師魯班外,大概就剩下明熹宗那個寧可當木匠也不做皇帝的怪胎了。其實匠師中高手挺多,只是名氣流傳不廣,總成不了大家。假使齊白石僅滿足于木匠這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也成不了后來有名的畫家。
嚴格來說,他的運氣挺好。第一次拜師做木匠粗活,師傅對他挺好,就算是想轉(zhuǎn)個師傅學細活,也沒人刁難。等到拜了周之美學木雕,這個師傅也待他如子??磥沓ミ\氣,齊白石的情商應該也很高。
成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齊白石三樣占全,出師后果然成了有名的木雕師傅。這種有手藝的技術(shù)人員,收入一般都不錯。何況齊白石還娶了老婆,成了家,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康生活。假使他的追求止步于此,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也是足夠。
其實齊白石對藝術(shù)的追求是一種本能。他受的教育不高,僅是8歲的時候讀了半年書,后來沒錢就退學了。但他對讀書學畫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即使做木匠他都自學了畫譜,從畫譜里面琢磨出新刻法來。按現(xiàn)在的話來說,他是自我深造。
就這樣,齊白石“雕花圣手”的名聲傳遍鄉(xiāng)里,他成功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與此同時,他還開創(chuàng)了一個副業(yè),就是給鄉(xiāng)民們畫神仙圣佛。
仔細回顧一下齊白石的人生軌跡,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每一步路都有貴人相助。26歲時跟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27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37歲拜碩儒王闿運為師。這么多師傅教出一個齊白石來,他紅了。
應該說,齊白石是個比較有錢的畫家,而且運氣很好,不是那種死了以后才紅的畫家。而且他還高產(chǎn),一天不畫畫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癢,創(chuàng)作多得驚人。據(jù)說他在1953年一年之內(nèi),就畫了600多幅作品。更何況,他還是個比較罕見的愿意談錢的藝術(shù)家。
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早年齊白石賣畫,為簡便起見,以數(shù)量計算,如畫青菜花果魚蝦,就按畫上物品數(shù)量計算。有人請他畫蝦,齊白石畫完后,即以畫上有幾只蝦,照只計算。此人看了畫,以菜市場買菜的常例,要求多添一只蝦子。齊白石很不爽,但還是給他添了只蝦。這人一看,那只蝦毫無生氣,就有點奇怪。結(jié)果齊白石說:“你要添的這只蝦子,是不在價錢以內(nèi)的,所以替你畫了只死蝦,算是免費附送?!?br>
可見齊白石性格直率。其實,中國文藝人士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恥于談錢,覺得俗氣。還有人將錢叫做“阿堵物”。有些人賣文賣畫,說到價格都羞答答。就齊白石他寫潤格,先錢后貨,理直氣壯,多么可愛。
金子永遠不會生銹,就是現(xiàn)在,齊白石的畫在市場上仍然賣出高價。要是畫家還在,估計又該寫份潤格,高掛家里:“無論何人,潤金先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42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