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季札觀周樂》譯文與賞析季札觀周樂
季札觀周樂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題解】
魯國是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中傳統(tǒng)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
,對周朝的一些典籍、文物、樂舞等都保存得比較完整
。季札是春秋有名的賢人
,本文記載了他在魯國欣賞樂舞時
,十分細致地對各國的音樂進行了品評
,緊密地將樂舞與政治相聯(lián)系
,揭示內(nèi)涵
,尋求真諦
,深刻地反映了儒家對樂的理解,體現(xiàn)了極高的水平
。
【原文】
吳公子札來聘
,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62]
,曰:“美哉
!始基之矣[63],猶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
、《衛(wèi)》[64]
,曰:“美哉,淵乎
!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wèi)康叔、武公之德如是
,是其《衛(wèi)風(fēng)》乎
?”為之歌《王》,曰:“美哉
!思而不懼
,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
,曰:“美哉
!其細已甚[65],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曰:“美哉
!泱泱乎[66]
,大風(fēng)也哉!表東海者
,其大公乎
?國未可量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注釋】
[62]《周南》
、《召南》:采自周、召地方的詩
。周
、召是周公、召公的封地
,在這里是《詩經(jīng)》中國風(fēng)部分的樂調(diào)名稱
。
[63]始基:開始
。
[64]《邶》(bèi)、《鄘》
、《衛(wèi)》:采自三地的詩
,都是周代諸侯國。
[65]細:樂曲煩瑣細碎
,象征著鄭國政令過于煩瑣
。
[66]泱泱:深廣宏大的樣子。
【譯文】
吳國的公子季札前去訪問魯國
,并請求觀賞周王室的樂舞。魯國派樂工為他演唱《周南》
、《召南》
。季札聽后贊嘆道:“好啊
!這是周朝教化百姓的開始
,雖然還沒有完成任務(wù),但已經(jīng)反映出百姓勤勞而無怨恨的情緒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睘樗莩囤L(fēng)》、《鄘風(fēng)》
、《衛(wèi)風(fēng)》
,季札說:“好啊,音調(diào)深沉
、憂郁
,但不困惑!我聽說衛(wèi)國的康叔和武公的品德就是如此
,這是衛(wèi)國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王風(fēng)》,季札說
;“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兴鶓涯畹珱]有畏懼
,這就是周室東遷以后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鄭風(fēng)》,季札說:“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只是政令太煩瑣,恐怕百姓受不了呀
,這是他快要滅亡的征兆吧
?”為他演唱《齊風(fēng)》,季札說:“好啊
!聲音宏大
,反映出大國的氣魄。不愧為東海諸侯的表率
,這莫非是太公的國家
?它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原文】
為之歌《豳》[67]
,曰:“美哉,蕩乎
!樂而不淫
,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
,曰:“此之謂夏聲[68]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
!其周之舊乎
?”為之歌《魏》,曰:“美哉
,沨沨乎[69]
!大而婉,險而易行
。以德輔此
,則明主也!”為之歌《唐》
,曰:“思深哉
!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
,何憂之遠也
?非令德之后,誰能若是
?”為之歌《陳》
,曰:“國無主,其能久乎
?”自《鄶》以下
,無譏焉[70]。
【注釋】
[67]《豳》:采自豳地的樂歌
。
[68]夏聲:正聲
,雅聲
,華夏的聲調(diào)。
[69]沨沨:指音節(jié)輕盈飄逸
。
[70]譏:評論
。
【譯文】
為他演唱《豳風(fēng)》,季札說:“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聲音多坦蕩呀!歡樂而有節(jié)制
,這是周公東征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秦風(fēng)》,季札說:“這是雅聲
,能夠傳承華夏正統(tǒng)
,氣勢自然是非常宏大的,大到極致了
!這是周室舊地的樂歌吧?”為他演唱《魏風(fēng)》
,季札說:“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靈飄逸
,宏大而委婉
,險峻而有變化。如果有賢德的人輔佐
,就一定會成為明君
!”為他演唱《唐風(fēng)》,季札說:“思慮深遠
!這里有陶唐氏的遺民吧
!不然的話,為何有如此深沉的憂思呢
?如果不是有德之人的后代
,誰能如此?”為他演唱《陳風(fēng)》
,季札說:“國家如果沒有明君
,還能夠維持長久嗎?”自演唱《劊風(fēng)》以后
,季札便不加評論了
。
【原文】
為之歌《小雅》,曰:“美哉
!思而不貳
,怨而不言
,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
!”為之歌《大雅》
,曰:“廣哉,熙熙乎[71]
!曲而有直體
,其文王之德乎?”為之歌《頌》
,曰:“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邇而不逼
,遠而不攜;遷而不淫
,復(fù)而不厭
;哀而不愁,樂而不荒
;用而不匱
,廣而不宣;施而不費
,取而不貪
;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聲和[72]
,八風(fēng)平[73];節(jié)有度
,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注釋】
[71]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
[72]五聲:宮、商
、角
、徵、羽
。
[73]八風(fēng):金
、石、絲
、匏
、竹
、土、革
、木
。
【譯文】
為他演唱《小雅》,季札說:“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憂思卻無叛離之心,怨恨卻不言明
,這是周朝衰敗時期的樂曲吧
?不過還有先王的遺民存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睘樗莩洞笱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季札說:“聲音多深厚寬廣啊
!多么和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袂蹍s又剛而不屈
,這不就是周文王的盛德嗎
!”為他演唱《頌》,季札說:“這是最高境界?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正直但不倨傲
,委婉但不屈從
;親近但不侵犯,疏遠但不離心
;變化卻又有節(jié)制
,反復(fù)但不使人厭倦;哀思但不發(fā)愁
,快樂但不荒唐
;供人取用但不匱乏,廣大但不張揚
;施舍但不浪費
;索取但不貪婪;靜處但不停滯
,行動但不放蕩
。五音相和,八風(fēng)協(xié)調(diào)
;節(jié)奏富有韻律
,樂器配合有序
。這樣的樂曲,與圣賢之人的美德是相同的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原文】
見舞《象箾》[74]、《南籥》者
,曰:“美哉
!猶有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娢琛洞笪洹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曰:“美哉!周之盛也
,其若此乎
!”見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
,而猶有慚德
,圣人之難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娢琛洞笙摹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曰:“美哉!勤而不德
,非禹
,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
,曰:“德至矣哉
!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75]
,如地之無不載也
!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76]
。觀止矣
!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
【注釋】
[74]《象箾》:是一種武舞的名稱
,此舞執(zhí)竿而舞,像作戰(zhàn)時擊刺的動作
。
[75]幬(dào):覆蓋
。
[76]蔑:無、沒有
。
【譯文】
看到表演《象箾》
、《南籥》舞時
,季札說:“好啊
!但還有不足的地方
。”看到表演《大武》舞時
,季札說:“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艹氖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看到表演《韶濩》舞時,季札說:“圣人如此至德
,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
,看來圣人要做到盡善盡美也不容易啊
!”看到表演《大夏》舞時
,季札說:“好啊
!為了百姓勤奮工作卻又不自恃有功
,不是禹還能有誰有這樣的功德呢?”看到表演《韶箾》舞時
,季札說:“這是最美的德行
!真?zhèn)ゴ蟀。缤n天那樣無不覆蓋
,如同大地那樣無不承載
!即使有再大的功德,恐怕也無法超越他了
。我觀賞的樂舞已經(jīng)盡善盡美了
!要是還有其他樂曲
,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
【評析】
本文以“流水賬”的形式記述了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國
,針對魯國為他表演周朝的樂舞所作的點評之事
,充分反映出季札有著深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以及驚人的判斷能力。他不僅能隨口道出樂曲深含的樂理
,甚至還能精確地判斷出這些樂舞的出處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這也讓我們了解了從夏、商
、周到春秋時代音樂
、舞蹈的發(fā)展?fàn)顩r
、王朝興衰、民風(fēng)民俗
,以及季札的文藝觀
、審美觀。
季札對周樂的評點一般都以“美哉”開頭
,再聯(lián)系各國的歷史
、政治、民俗民風(fēng)加以評論
,這也給我們一個極為重要的啟示
,那就是我們在欣賞藝術(shù)時,一定要展開想象的翅膀
,將藝術(shù)與生活結(jié)合
,不能單一、片面地只就藝術(shù)論藝術(shù)
。要注意將生活中的感情融入藝術(shù)欣賞中去
,進而體會藝術(shù)的魅力。
《古文觀止·季札觀周樂》譯文與賞析 季札觀周樂
季札觀周樂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題解】
魯國是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中傳統(tǒng)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
,對周朝的一些典籍
、文物、樂舞等都保存得比較完整
。季札是春秋有名的賢人
,本文記載了他在魯國欣賞樂舞時,十分細致地對各國的音樂進行了品評
,緊密地將樂舞與政治相聯(lián)系
,揭示內(nèi)涵,尋求真諦
,深刻地反映了儒家對樂的理解
,體現(xiàn)了極高的水平。
【原文】
吳公子札來聘
,請觀于周樂
。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62]
,曰:“美哉
!始基之矣[63],猶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衛(wèi)》[64]
,曰:“美哉
,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wèi)康叔
、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wèi)風(fēng)》乎
?”為之歌《王》
,曰:“美哉!思而不懼
,其周之東乎
?”為之歌《鄭》,曰:“美哉
!其細已甚[65]
,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
,曰:“美哉!泱泱乎[66]
,大風(fēng)也哉
!表東海者,其大公乎
?國未可量也
。”
【注釋】
[62]《周南》
、《召南》:采自周
、召地方的詩。周
、召是周公
、召公的封地,在這里是《詩經(jīng)》中國風(fēng)部分的樂調(diào)名稱
。
[63]始基:開始
。
[64]《邶》(bèi)、《鄘》
、《衛(wèi)》:采自三地的詩
,都是周代諸侯國
。
[65]細:樂曲煩瑣細碎
,象征著鄭國政令過于煩瑣。
[66]泱泱:深廣宏大的樣子。
【譯文】
吳國的公子季札前去訪問魯國
,并請求觀賞周王室的樂舞
。魯國派樂工為他演唱《周南》、《召南》
。季札聽后贊嘆道:“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是周朝教化百姓的開始
,雖然還沒有完成任務(wù)
,但已經(jīng)反映出百姓勤勞而無怨恨的情緒?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睘樗莩囤L(fēng)》
、《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
,季札說:“好啊
,音調(diào)深沉、憂郁
,但不困惑
!我聽說衛(wèi)國的康叔和武公的品德就是如此,這是衛(wèi)國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王風(fēng)》
,季札說;“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有所懷念但沒有畏懼,這就是周室東遷以后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鄭風(fēng)》
,季札說:“好啊
!只是政令太煩瑣
,恐怕百姓受不了呀,這是他快要滅亡的征兆吧
?”為他演唱《齊風(fēng)》
,季札說:“好啊
!聲音宏大
,反映出大國的氣魄。不愧為東海諸侯的表率
,這莫非是太公的國家
?它的前途是不可 *** 的
。”
【原文】
為之歌《豳》[67]
,曰:“美哉
,蕩乎!樂而不淫
,其周公之東乎
?”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68]
。夫能夏則大
,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
?”為之歌《魏》
,曰:“美哉,沨沨乎[69]
!大而婉
,險而易行。以德輔此
,則明主也
!”為之歌《唐》,曰:“思深哉
!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
?不然,何憂之遠也
?非令德之后
,誰能若是?”為之歌《陳》
,曰:“國無主
,其能久乎?”自《鄶》以下
,無譏焉[70]
。
【注釋】
[67]《豳》:采自豳地的樂歌。
[68]夏聲:正聲
,雅聲
,華夏的聲調(diào)。
[69]沨沨:指音節(jié)輕盈飄逸
。
[70]譏:評論
。
【譯文】
為他演唱《豳風(fēng)》,季札說:“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聲音多坦蕩呀
!歡樂而有節(jié)制,這是周公東征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秦風(fēng)》
,季札說:“這是雅聲
,能夠傳承華夏正統(tǒng)
,氣勢自然是非常宏大的,大到極致了
!這是周室舊地的樂歌吧
?”為他演唱《魏風(fēng)》,季札說:“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輕靈飄逸,宏大而委婉
,險峻而有變化
。如果有賢德的人輔佐,就一定會成為明君
!”為他演唱《唐風(fēng)》
,季札說:“思慮深遠!這里有陶唐氏的遺民吧
!不然的話
,為何有如此深沉的憂思呢?如果不是有德之人的后代
,誰能如此
?”為他演唱《陳風(fēng)》,季札說:“國家如果沒有明君
,還能夠維持長久嗎
?”自演唱《劊風(fēng)》以后,季札便不加評論了
。
【原文】
為之歌《小雅》
,曰:“美哉!思而不貳
,怨而不言
,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
!”為之歌《大雅》
,曰:“廣哉,熙熙乎[71]
!曲而有直體
,其文王之德乎
?”為之歌《頌》,曰:“至矣哉
!直而不倨
,曲而不屈;邇而不逼
,遠而不攜
;遷而不淫,復(fù)而不厭
;哀而不愁
,樂而不荒;用而不匱
,廣而不宣
;施而不費,取而不貪
;處而不底
,行而不流。五聲和[72]
,八風(fēng)平[73]
;節(jié)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
。”
【注釋】
[71]熙熙:和美融洽的樣子
。
[72]五聲:宮
、商、角
、徵
、羽。
[73]八風(fēng):金
、石
、絲、匏
、竹
、土、革
、木
。
【譯文】
為他演唱《小雅》,季札說:“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憂思卻無叛離之心
,怨恨卻不言明,這是周朝衰敗時期的樂曲吧
?不過還有先王的遺民存在
。”為他演唱《大雅》
,季札說:“聲音多深厚寬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嗝春兔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委婉曲折卻又剛而不屈
,這不就是周文王的盛德嗎
!”為他演唱《頌》,季札說:“這是最高境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正直但不倨傲,委婉但不屈從
;親近但不侵犯
,疏遠但不離心;變化卻又有節(jié)制
,反復(fù)但不使人厭倦
;哀思但不發(fā)愁,快樂但不荒唐
;供人取用但不匱乏
,廣大但不張揚;施舍但不浪費
;索取但不貪婪
;靜處但不停滯,行動但不放蕩
。五音相和
,八風(fēng)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富有韻律
,樂器配合有序
。這樣的樂曲,與圣賢之人的美德是相同的啊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原文】
見舞《象箾》[74]、《南籥》者
,曰:“美哉
!猶有憾
。”見舞《大武》者
,曰:“美哉
!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見舞《韶濩》者
,曰:“圣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
,圣人之難也
。”見舞《大夏》者
,曰:“美哉
!勤而不德,非禹
,其誰能修之
?”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
!大矣
,如天之無不幬也[75],如地之無不載也
!雖甚盛德
,其蔑以加于此矣[76]。觀止矣
!若有他樂
,吾不敢請已!”
【注釋】
[74]《象箾》:是一種武舞的名稱
,此舞執(zhí)竿而舞
,像作戰(zhàn)時擊刺的動作。
[75]幬(dào):覆蓋
。
[76]蔑:無
、沒有。
【譯文】
看到表演《象箾》
、《南籥》舞時
,季札說:“好啊
!但還有不足的地方
。”看到表演《大武》舞時,季札說:“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周朝的盛世,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看到表演《韶濩》舞時
,季札說:“圣人如此至德,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
,看來圣人要做到盡善盡美也不容易?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笨吹奖硌荨洞笙摹肺钑r
,季札說:“好?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榱税傩涨趭^工作卻又不自恃有功
,不是禹還能有誰有這樣的功德呢
?”看到表演《韶箾》舞時,季札說:“這是最美的德行
!真?zhèn)ゴ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如同蒼天那樣無不覆蓋
,如同大地那樣無不承載
!即使有再大的功德,恐怕也無法超越他了
。我觀賞的樂舞已經(jīng)盡善盡美了
!要是還有其他樂曲,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評析】
本文以“流水賬”的形式記述了吳國公子季札出使魯國,針對魯國為他表演周朝的樂舞所作的點評之事
,充分反映出季札有著深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以及驚人的判斷能力
。他不僅能隨口道出樂曲深含的樂理,甚至還能精確地判斷出這些樂舞的出處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這也讓我們了解了從夏
、商、周到春秋時代音樂
、舞蹈的發(fā)展?fàn)顩r
、王朝興衰、民風(fēng)民俗
,以及季札的文藝觀
、審美觀。
季札對周樂的評點一般都以“美哉”開頭
,再聯(lián)系各國的歷史
、政治
、民俗民風(fēng)加以評論,這也給我們一個極為重要的啟示
,那就是我們在欣賞藝術(shù)時
,一定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藝術(shù)與生活結(jié)合
,不能單一
、片面地只就藝術(shù)論藝術(shù)。要注意將生活中的感情融入藝術(shù)欣賞中去
,進而體會藝術(shù)的魅力
。
左丘明《季札觀周樂╱季札觀樂》原文及翻譯賞析季札觀周樂/季札觀樂原文:吳公子札來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堄^于周樂
。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
,曰:「美哉
!始基之矣,猶未也
,然勤而不怨矣
。為之歌《邶》、《鄘》
、《衛(wèi)》
,曰:「美哉,淵乎
!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wèi)康叔、武公之德如是
,是其《衛(wèi)風(fēng)》乎
?」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
,其周之東乎
!」為之歌《鄭》,曰:「美哉
!其細已甚
,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為之歌《齊》
,曰:「美哉,泱泱乎!大風(fēng)也哉
!表東海者
,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篂橹琛夺佟罚唬骸该涝?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