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莊子·【附錄】·《莊子》論略》原文鑒賞
莊子人品德性、學問見識,另有一種出人頭地處,另有一種折衷至當處。后人只在語言文字上推求,何從窺其寄托?
莊子是全副才情,老子只有一副家伙,鉤著他沒有的家伙,他便不動手。管子、荀子是收拾圣人的舊家伙而改造之者,故爾也還用得,只是不醇不備。若遇莊子動手,自然在諸子之上。
莊子才學來得本是醇正,只是眼界太高,看得忒容易了,故使人疑他無濟于實用。如少陵竊比稷、契,豈漫無所見而為大言者?俗子強作解事,不為輕許,請問究竟看見什么?
莊子本是個要出世底人,緣是藏諸用者遠,不肯屑屑于口頭耳。試看諸葛武侯《梁父吟》,何嘗露一點圭角?……世有解得《梁父吟》者,亦解得莊子。
莊子開口就說沒要緊的話,人往往竟算作沒要緊看。要知戰(zhàn)國是什么樣時勢風俗,譬如治傷寒病的一般,熱藥下不得,補藥下不得,大寒涼藥下不得,先要將他一團邪氣消歸烏有,方可調理。這是莊叟對病發(fā)藥手段??醋鳑]要緊者,此病便不可醫(yī)。
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無端。雖知無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熱腸掛住。雖不能忘情,而終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莊子并非三代以下所能用,亦不為三代以下用。許由皇臣,故不同周召。莊叟所學,亦非春秋以后所能用也。
莊子每多憤世嫉邪之談,又喜歡譏誚出名大戶,或寓責備賢者之意,或假人窮反本之思,誠以彼齷齪者,擢其發(fā)而數(shù)之,適足污吾口耳。執(zhí)死腔,板以相繩者,無從說起。
莊子非但不是關列根源,并不是沮溺光景,時命大謬,是其不能立德、立功處;充實不可已,是其所以立言處。
莊子最是深情,人第知三間之哀怨,而不知漆園之哀怨有甚于三閭也。蓋三間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怨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昧其指者,笑如蒼蠅。(《莊子獨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45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周凌云《江畔詩語》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