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屠隆《三山志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6 23:23:19

      屠隆《三山志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屠隆:三山志序

      屠隆

      余登三山

      ,然后悟天地靈秀
      ,瑰異跌宕之觀無盡,而六合內(nèi)外之變幻要眇,而莫可究詰者何量也。夫茫茫元氣,谽谺翕張而出之
      ,聚而成象,名之曰“天”;聚而成塊
      ,名之曰“地”
      。又天地之氣,結(jié)而為山
      ,融而為川
      。川之大者,是為江海
      ,而江海之中
      ,又復(fù)有山。東方朔《神異經(jīng)》所傳蓬萊
      、方丈
      、瀛洲三山,在大海中
      ,多珍禽異獸
      ,靈藥瑤草,往往為高情勝氣者所艷慕。又相傳以為巨鰲戴之
      ,橫波乘漲
      ,世罕得登,幾于恍惚汗漫
      。而所謂金、焦
      、北固三山者
      ,在潤州,靈詭空闊
      ,庶幾大海三山之亞

      北固峙潤州北,頫臨長江

      ,沙岸若崩
      ,海門若畫,業(yè)稱南徐巨觀
      。而金
      、焦兩山,則屹然大江中流,琳宮金剎矗其上,而黿鼉蛟蜃走其下
      。極煙云之吞吐
      ,洪波之硤擊,古今之滯遷
      ,朝市之互更,人物之銷沉,而了莫之易也
      。振衣崇岡,濯足長流
      ,俯仰之間
      ,何其適也。美哉斯觀
      ,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
      ,拘奇者可以宣藻,立功者可以扼險
      ,知道者可以觀化
      。玄朗之士,棲跡清曠
      ,島嶼中起
      ,洪波四周
      ,畫大江而居之,纖埃不到
      ,自為一丘
      ,與市廛隔絕。每當(dāng)煙銷霞散
      ,潮生月出
      ,海天萬里,一碧無滓
      ,灑然樂之
      ,超若羽化,蜉蝣塵埃
      。知古焦光者流
      ,穆乎清風(fēng),一直出六合之外
      ,故曰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
      。文人名流,登而捫焉
      ,覽其幽勝
      ,收其巨麗,而吐為瑤華文采;照乎江山
      ,而名字留于千古
      。如張?zhí)幨繉O宗正,名章秀句
      ,至今與此山爭雄
      ,故曰拘奇者可以宣藻。英雄經(jīng)略之才
      ,乃心王室
      ,憑高眺遠
      ,顧瞻形勢
      ,澤國設(shè)險,海門雄踞
      ,扼咽喉而守要害
      ,則萬夫莫能濟,奸人不敢窺
      ,而大江南北
      ,高枕而臥,故曰立功者可以扼險江湖
      。然而流山胡然而峙
      ,其翕蕩而不泐也
      ,孰為之宰?其浮空而不墜也,孰為之根?是天地之至妙也
      。故曰知道者可以觀化
      。而又在東南內(nèi)地,與三神山之遠浮海中
      ,恍惚汗漫
      ,而不可究詰者,異矣
      。其地勝
      ,其形奇,其不巨
      ,其理核
      ,故足賞也。

      萬歷辛巳冬日

      ,余陪都憲零陵呂公登三山
      。公言于督學(xué)使者蘄水李公,李公欣然命二博士治三山志
      ,而以前序見屬
      。夫天下名山,其高且巨者
      ,無如五岳;其神秀而幽邃者
      ,無如三十六洞天。奇峭險絕
      ,不及峨眉武夷
      ,而空曠有之,又兼茲四美
      ,庸可無紀乎!都憲督學(xué)兩公
      ,咸當(dāng)代名賢巨儒,一時咸以觀風(fēng)而來
      ,覽物紀勝
      ,行垂不朽。而余得以職事廁名其間
      ,則厚幸矣
      。山靈有知,又寧不愉快此舉也耶!

      三山

      ,指的是鎮(zhèn)江的北固
      、金山和焦山。所處位置
      ,獨得天地精華
      ,江山形勝
      ,與天下山岳相比,別有趣致
      。故而作者一開篇
      ,便提出了他對三山的獨到看法:“余登三山,然后悟天地靈秀
      、瑰異跌宕之觀無盡
      ,而六合內(nèi)外之變幻要眇,而莫可究詰者何量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彼坪跆煜氯荷轿逶溃^于三山
      。乍聽之下
      ,不免讓人迷惑,所以接下來便對這一觀點作出了論證

      先說宇宙生成:元氣翕出

      ,聚而成象,即天;聚而成塊
      ,即地
      。天地之氣,相結(jié)而為山
      ,相融則為川
      。水之大者為江海,而大江海之中
      ,又有山
      。這水中的山,往往奇幻怪異
      ,那海市蜃樓更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
      。傳說中的東海蓬萊三山,“多珍禽異獸
      ,靈藥瑤草”
      ,巨鰲頂著它隨著波起伏,人們雖然心向往之
      ,卻很難登臨
      。而金、焦
      、北固三山卻與蓬萊三山不同,它在鎮(zhèn)江的長江之中
      ,既“靈詭空闊”
      ,有著蓬萊三山虛靈之美
      ,又可以登臨觀覽。這里用的方法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驼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
      ,云霞明滅或可睹”一樣
      ,都用海上三山來襯托,這樣
      ,便突出了潤州三山的美麗和神秘

      接著具體描述潤州三山。北固山在北

      ,俯視長江
      ,有沙岸、海門
      ,風(fēng)物如畫
      ,堪為南徐壯觀,金山和焦山都屹然挺立在大江之中
      ,更加雄奇
      。上面有琳宮金剎,下面有魚龜蛟龍
      ,煙云吞吐
      ,洪波硤擊,閱盡了古今變遷
      、朝市互更
      ,人物銷沉和時空變幻、人世滄桑
      ,傲然屹立
      ,亙古莫易。在這里
      ,可振衣于崇岡
      ,濯足于長流,俯仰一世
      ,是何等的舒心愜意啊!在這壯美的山水中
      ,“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拘奇者可以宣藻
      ,立功者可以扼險
      ,知道者可以觀化”,各得其所得
      ,樂其所樂
      。接下去
      ,分別就標(biāo)韻者、拘奇者
      、立功者
      、知道者在三山的活動。由于這里纖塵不染
      ,與世隔絕
      ,別是一番天地。一旦煙銷霞散
      ,潮生月出
      ,海天一色,萬里如洗
      ,棲息其中
      ,自可“灑然樂之”,有飄飄然若羽化成仙之感
      。在這里
      ,東漢隱士焦光一類的人,沐浴清風(fēng)
      ,竟超脫于天地之外
      ,升仙得道。所以說“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
      。這一段從棲息于山中的隱士高人來寫山的美
      。至于文人名流,登山游覽
      ,江山巨麗盡收眼底
      ,發(fā)為文藻,俱為珠璣瑤華
      ,為江山增光生色
      ,而名垂千古,如張?zhí)幨繉O宗正的美妙文章
      ,至今尚與此山競爭高下
      ,所以說“拘奇者可以宣藻”。這一段從文士的登覽藻翰來寫山
      。接著寫國士雄才
      ,忠于王室者,一旦在此處設(shè)險布防
      ,那么就是萬夫莫濟
      ,無法通過,奸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大江南北便可以高枕無憂
      ,所以說“立功者可以扼險江湖”
      。這一段從軍事家的扼險防守來寫山
      。但是這漂來的山為什么佇立在此?山勢砑開張而不能凝合
      ,誰是它的主宰呢?山懸浮在江中而墜不下去,根基又在哪里?這一系列神秘的問題可以啟發(fā)人們探究造化的變化
      ,所以說“知道者可以觀化”
      ,去觀看造物主的奇跡。這一段又從知道者的思索造化來寫山
      。接著
      ,又從位置形勝上寫山。它在內(nèi)地
      ,可觀可賞
      ,與遠浮海中的三神山恍惚汗漫,無法觀賞品評的情況大不相同
      。所以再總括說:“其地勝
      ,其形奇,其不巨
      ,其理核”
      ,有此四美,陶情寫志
      ,“故足賞也”
      ,潤州三山比海上三山更易使人親近。

      “萬歷”以下記游三山及編修《三山志》并為之作序的緣起

      。作者認為
      ,天下名山高大雄巨的莫過于五岳,神秀而幽邃的莫過于三十六洞天
      ,奇峭險絕的要數(shù)峨眉武夷了
      。但是潤州三山,在空靈曠逸方面獨擅勝場
      ,而又兼具四美:地勝
      、形奇、不巨
      、理核
      ,怎能沒有記呢?這是作志作序的內(nèi)在原因。以下又表揚修志作序的意義
      ,以為這是永垂不朽
      ,光耀日月的盛事,能將自己的名字同《三山志》一道流傳不朽,是莫大的榮幸
      。山神若有知
      ,對這一壯舉也該是欣慰愉快的。

      本文為《三山志》序文

      ,描述了三山景色之美
      ,但又不拘囿于三山,而是放開筆墨
      ,拓開眼界
      ,縱論天下山川、海中仙山
      ,更聯(lián)系歷史
      ,說今道古,評點人物
      ,議論風(fēng)發(fā)
      ,情景相融,是一篇言簡意深的好文章

      屠隆《三山志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屠隆:三山志序

      屠隆

      余登三山

      ,然后悟天地靈秀,瑰異跌宕之觀無盡
      ,而六合內(nèi)外之變幻要眇
      ,而莫可究詰者何量也。夫茫茫元氣
      ,谽谺翕張而出之
      ,聚而成象,名之曰“天”;聚而成塊
      ,名之曰“地”
      。又天地之氣,結(jié)而為山
      ,融而為川
      。川之大者,是為江海
      ,而江海之中
      ,又復(fù)有山。東方朔《神異經(jīng)》所傳蓬萊
      、方丈
      、瀛洲三山,在大海中
      ,多珍禽異獸
      ,靈藥瑤草,往往為高情勝氣者所艷慕。又相傳以為巨鰲戴之
      ,橫波乘漲
      ,世罕得登,幾于恍惚汗漫
      。而所謂金
      、焦、北固三山者
      ,在潤州
      ,靈詭空闊
      ,庶幾大海三山之亞

      北固峙潤州北,頫臨長江

      ,沙岸若崩
      ,海門若畫,業(yè)稱南徐巨觀
      。而金
      、焦兩山,則屹然大江中流
      ,琳宮金剎矗其上
      ,而黿鼉蛟蜃走其下。極煙云之吞吐
      ,洪波之硤擊
      ,古今之滯遷,朝市之互更
      ,人物之銷沉
      ,而了莫之易也。振衣崇岡
      ,濯足長流
      ,俯仰之間,何其適也
      。美哉斯觀
      ,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拘奇者可以宣藻
      ,立功者可以扼險
      ,知道者可以觀化。玄朗之士
      ,棲跡清曠
      ,島嶼中起,洪波四周,畫大江而居之
      ,纖埃不到
      ,自為一丘,與市廛隔絕
      。每當(dāng)煙銷霞散
      ,潮生月出,海天萬里
      ,一碧無滓
      ,灑然樂之,超若羽化
      ,蜉蝣塵埃
      。知古焦光者流,穆乎清風(fēng)
      ,一直出六合之外
      ,故曰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文人名流
      ,登而捫焉
      ,覽其幽勝,收其巨麗
      ,而吐為瑤華文采;照乎江山
      ,而名字留于千古。如張?zhí)幨繉O宗正
      ,名章秀句
      ,至今與此山爭雄,故曰拘奇者可以宣藻
      。英雄經(jīng)略之才
      ,乃心王室,憑高眺遠
      ,顧瞻形勢
      ,澤國設(shè)險,海門雄踞
      ,扼咽喉而守要害
      ,則萬夫莫能濟,奸人不敢窺
      ,而大江南北
      ,高枕而臥,故曰立功者可以扼險江湖
      。然而流山胡然而峙
      ,其翕蕩而不泐也,孰為之宰?其浮空而不墜也
      ,孰為之根?是天地之至妙也
      。故曰知道者可以觀化。而又在東南內(nèi)地
      ,與三神山之遠浮海中
      ,恍惚汗漫,而不可究詰者
      ,異矣
      。其地勝
      ,其形奇
      ,其不巨
      ,其理核
      ,故足賞也。

      萬歷辛巳冬日

      ,余陪都憲零陵呂公登三山。公言于督學(xué)使者蘄水李公
      ,李公欣然命二博士治三山志
      ,而以前序見屬。夫天下名山
      ,其高且巨者
      ,無如五岳;其神秀而幽邃者,無如三十六洞天
      。奇峭險絕
      ,不及峨眉武夷,而空曠有之
      ,又兼茲四美
      ,庸可無紀乎!都憲督學(xué)兩公,咸當(dāng)代名賢巨儒
      ,一時咸以觀風(fēng)而來
      ,覽物紀勝,行垂不朽
      。而余得以職事廁名其間
      ,則厚幸矣。山靈有知
      ,又寧不愉快此舉也耶!

      三山

      ,指的是鎮(zhèn)江的北固
      、金山和焦山。所處位置
      ,獨得天地精華,江山形勝
      ,與天下山岳相比
      ,別有趣致。故而作者一開篇
      ,便提出了他對三山的獨到看法:“余登三山,然后悟天地靈秀
      、瑰異跌宕之觀無盡
      ,而六合內(nèi)外之變幻要眇,而莫可究詰者何量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彼坪跆煜氯荷轿逶溃^于三山
      。乍聽之下
      ,不免讓人迷惑,所以接下來便對這一觀點作出了論證

      先說宇宙生成:元氣翕出

      ,聚而成象,即天;聚而成塊
      ,即地
      。天地之氣,相結(jié)而為山
      ,相融則為川
      。水之大者為江海,而大江海之中
      ,又有山
      。這水中的山,往往奇幻怪異
      ,那海市蜃樓更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
      。傳說中的東海蓬萊三山,“多珍禽異獸
      ,靈藥瑤草”
      ,巨鰲頂著它隨著波起伏,人們雖然心向往之
      ,卻很難登臨
      。而金
      、焦、北固三山卻與蓬萊三山不同
      ,它在鎮(zhèn)江的長江之中
      ,既“靈詭空闊”,有著蓬萊三山虛靈之美
      ,又可以登臨觀覽
      。這里用的方法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一樣
      ,都用海上三山來襯托
      ,這樣,便突出了潤州三山的美麗和神秘

      接著具體描述潤州三山

      。北固山在北,俯視長江
      ,有沙岸
      、海門,風(fēng)物如畫
      ,堪為南徐壯觀
      ,金山和焦山都屹然挺立在大江之中,更加雄奇
      。上面有琳宮金剎,下面有魚龜蛟龍
      ,煙云吞吐
      ,洪波硤擊,閱盡了古今變遷
      、朝市互更
      ,人物銷沉和時空變幻、人世滄桑
      ,傲然屹立
      ,亙古莫易。在這里
      ,可振衣于崇岡
      ,濯足于長流,俯仰一世
      ,是何等的舒心愜意啊!在這壯美的山水中
      ,“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
      ,拘奇者可以宣藻,立功者可以扼險
      ,知道者可以觀化”
      ,各得其所得,樂其所樂
      。接下去
      ,分別就標(biāo)韻者、拘奇者
      、立功者
      、知道者在三山的活動。由于這里纖塵不染
      ,與世隔絕
      ,別是一番天地。一旦煙銷霞散
      ,潮生月出
      ,海天一色,萬里如洗
      ,棲息其中
      ,自可“灑然樂之”,有飄飄然若羽化成仙之感
      。在這里
      ,東漢隱士焦光一類的人,沐浴清風(fēng)
      ,竟超脫于天地之外
      ,升仙得道。所以說“標(biāo)韻者可以濟勝”
      。這一段從棲息于山中的隱士高人來寫山的美
      。至于文人名流,登山游覽
      ,江山巨麗盡收眼底
      ,發(fā)為文藻,俱為珠璣瑤華
      ,為江山增光生色
      ,而名垂千古,如張?zhí)幨繉O宗正的美妙文章
      ,至今尚與此山競爭高下
      ,所以說“拘奇者可以宣藻”。這一段從文士的登覽藻翰來寫山
      。接著寫國士雄才
      ,忠于王室者
      ,一旦在此處設(shè)險布防,那么就是萬夫莫濟
      ,無法通過
      ,奸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大江南北便可以高枕無憂
      ,所以說“立功者可以扼險江湖”
      。這一段從軍事家的扼險防守來寫山。但是這漂來的山為什么佇立在此?山勢砑開張而不能凝合
      ,誰是它的主宰呢?山懸浮在江中而墜不下去
      ,根基又在哪里?這一系列神秘的問題可以啟發(fā)人們探究造化的變化,所以說“知道者可以觀化”
      ,去觀看造物主的奇跡
      。這一段又從知道者的思索造化來寫山。接著
      ,又從位置形勝上寫山
      。它在內(nèi)地,可觀可賞
      ,與遠浮海中的三神山恍惚汗漫
      ,無法觀賞品評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再總括說:“其地勝
      ,其形奇
      ,其不巨,其理核”
      ,有此四美
      ,陶情寫志,“故足賞也”
      ,潤州三山比海上三山更易使人親近

      “萬歷”以下記游三山及編修《三山志》并為之作序的緣起。作者認為

      ,天下名山高大雄巨的莫過于五岳,神秀而幽邃的莫過于三十六洞天
      ,奇峭險絕的要數(shù)峨眉武夷了
      。但是潤州三山,在空靈曠逸方面獨擅勝場
      ,而又兼具四美:地勝
      、形奇、不巨
      、理核
      ,怎能沒有記呢?這是作志作序的內(nèi)在原因
      。以下又表揚修志作序的意義,以為這是永垂不朽
      ,光耀日月的盛事
      ,能將自己的名字同《三山志》一道流傳不朽,是莫大的榮幸
      。山神若有知
      ,對這一壯舉也該是欣慰愉快的。

      本文為《三山志》序文

      ,描述了三山景色之美
      ,但又不拘囿于三山,而是放開筆墨
      ,拓開眼界
      ,縱論天下山川、海中仙山
      ,更聯(lián)系歷史
      ,說今道古,評點人物
      ,議論風(fēng)發(fā)
      ,情景相融,是一篇言簡意深的好文章

      《白蛇2》背后的“白蛇傳說”:從天神墮落為妖孽 《白蛇2:青蛇劫起》電影海報

      《白蛇2》主要以小青為視角,講述小白為救許仙水漫金山

      ,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之后
      ,小青帶著出去救小白的執(zhí)念,一心想著打敗法海
      ,推倒雷峰塔
      ,從而在修羅城歷練的故事。導(dǎo)演黃家康在采訪中表示“小青是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
      ,《白蛇傳》太過經(jīng)典
      ,可創(chuàng)作空間并不多,因此團隊選擇在保留原著 情感 內(nèi)核和人物關(guān)系的同時
      ,借由小青的視角重新解讀經(jīng)典

      《白蛇2》的故事原型取自民間傳說《白蛇傳》。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白蛇傳》與《牛郎織女》《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贰睹辖芬粯樱允菄硕炷茉?shù)墓适隆F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白蛇傳》的故事情?jié)尤為復(fù)雜
      ,有人妖之間的愛情糾葛,有勢不兩立的神魔斗法
      ,還有高中狀元的世俗榮耀
      ,乃至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當(dāng)然也包括與故事相關(guān)的西湖
      、金山寺乃至雷峰塔等山川風(fēng)物
      。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使《白蛇傳》受到小說
      、繪畫
      、話本、戲曲
      、影視
      、動漫、舞蹈等藝術(shù)形式的青睞
      。本文就此談?wù)劙咨吖适碌谋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那些還不為人知、有待捕捉的秘密

      撰文 | 盛文強

      01

      故事緣起

      《白蛇傳》

      ,林風(fēng)眠作。

      最初的蛇精故事

      ,多以妖孽害人為主題
      。《太平廣記》里收錄的唐傳奇《李黃》
      ,可看作是白蛇故事的發(fā)端
      。唐元和二年,隴西人李黃在長安市上瞧見一白衣女子
      ,“綽約有絕代之色”
      ,不由得心生愛慕,便常相過往
      ,后來被害得身子漸漸消融
      ,化作一攤水,只剩下頭顱
      。仆人去白衣娘子家尋訪
      ,當(dāng)?shù)厝苏f,“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
      ,便無別物。”應(yīng)當(dāng)說
      ,這是一個相當(dāng)驚悚的故事
      ,李黃與白蛇精親近,中了蛇毒
      ,導(dǎo)致全身消融殆盡

      《李黃》中的白蛇與白衣女子的元素,已經(jīng)初具白蛇故事的雛形

      。正史當(dāng)中還有一則“洛陽巨蛇事件”
      ,也可視為白蛇故事的源流之一。按《舊唐書》載:“天寶中
      ,洛陽有巨蛇
      ,高丈余,長百尺
      ,出于芒山下
      。胡僧無畏見之,嘆曰:‘此欲決水注洛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奔匆蕴祗梅ㄖ渲瑪?shù)日蛇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粭l巨蛇要水淹洛陽,被天竺僧人善無畏制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栋咨邆鳌分械纳叨贩ā⑺鹕降葮蚨?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或即從此化出

      《清平山堂話本》里收有一篇宋代話本《西湖三塔記》,主人公叫奚宣贊

      ,與后來的許仙讀音接近
      。奚宣贊在清明節(jié)這天游覽西湖,遇到一個迷路的小女孩卯奴
      ,后來見到卯奴的母親白氏
      ,是個穿著一身白衣的美貌婦人。另外
      ,家中還有個婆子
      。那白氏見了奚宣贊,便殺了丈夫
      ,強留宣贊做丈夫
      。后來宣贊才知道
      ,這白衣娘子隔幾日就要換一個丈夫,不由得驚恐
      ,尋得機會逃了出來
      。幸有宣贊的叔叔奚真人從龍虎山學(xué)道歸來,施法捉住了妖怪
      ,“只見卯奴變成了烏雞
      ,婆子是個獺,白衣娘子是條白蛇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鞭烧嫒擞描F罐裝了三個怪物,封了符咒
      ,沉在西湖中
      ,又四處化緣,建了三個石塔鎮(zhèn)壓三妖
      ,也就是今天的三潭映月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有一篇《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似乎是在宋代話本的基礎(chǔ)上演繹而來

      ,主人公的名字叫做許宣
      ,此篇也是說蛇妖害人,終被擒拿鎮(zhèn)壓在西湖雷峰塔下
      。清代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zhèn)鳌芬呀?jīng)出現(xiàn)了較為完整的故事
      ,并且安了一個大團圓的結(jié)局,許仙夫婦最后雙雙白日飛升成仙
      。民國夢花館主的《白蛇全傳》則是白蛇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故事情節(jié)更加豐富,影響甚廣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便是由此改編而來

      02

      人面蛇身

      在宋人所繪的《搜山圖》里

      ,可以看到妖怪遍地奔走,其中有一蛇精躲在山洞中
      ,上半身是一婦人裝扮
      ,腰以下是蛇形。此圖大約作于南宋末年
      ,與《白蛇傳》故事發(fā)生的年代大致相當(dāng)
      ,如《西湖三塔記》設(shè)定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馮夢龍《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設(shè)定在南宋高宗紹興年間
      ,后人多有沿襲

      與文本同步的蛇妖圖像,乃是半人半蛇

      ,令人想到上古時的女媧
      伏羲
      、燭陰等神明。人面蛇身的配置
      ,曾是上古時極為顯赫的大神形象
      ,后世的妖怪也有此形貌,神與妖之間存在隱秘的聯(lián)系

      宋代《搜山圖》殘卷中的蛇精。

      《唐代伏羲女媧像》

      ,故宮博物院藏

      日本民俗學(xué)家柳田國男認為 “妖怪均由喪失了信仰的神降格墮落而成”,隨著時間推移

      ,古時的信仰衰落
      ,昔年的神明塌陷,降格為妖怪
      。譬如日本妖怪河童便被認為是河伯的降格
      ,無頭鬼便是刑天的降格,狐貍精便是涂山氏的降格
      。這種降格形式并不意味對等關(guān)系
      ,而是在上古神話的碎片中裂變重生。白娘子在故事中由邪而逐漸返正
      ,當(dāng)屬人面蛇身的神格衰落為妖之后
      ,又重新回歸正神的返祖現(xiàn)象。后來白娘子最終位列仙班
      ,又和上古神話里的身份遙相呼應(yīng)

      濡女,19世紀《怪奇談繪詞》

      蛇妖多于江南出沒

      ,這和蛇的生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正如狐貍精主要活動于華北地區(qū)
      。在江南一帶
      ,人面蛇身的神明屬性仍在民間秘密傳遞,可在民間紙馬中尋到蛛絲馬跡
      。江蘇紙馬中的“蠻家”
      ,被當(dāng)做是家宅之神,人們認為家中有蛇是吉兆
      ,清代吳騫《桃溪客語》載:“毗陵(常州)之俗
      ,多于幽暗處筑小室祀神,謂之蠻宅
      ,神形人首蛇身
      ,不知所自始
      。”上海紙馬中的“水土之神”也是人面蛇身
      ,還保留著《山海經(jīng)》里的巫風(fēng)
      ,由《山海經(jīng)》里主宰天地山川的大神降為地方的水土之神,轄區(qū)卻是大大縮減了

      人首蛇身神

      ,清刻本《山海經(jīng)繪圖廣注》。

      《白娘子》

      ,宮尾茂

      03

      空間想象

      白蛇故事所涉及的地點有杭州、蘇州和鎮(zhèn)江

      ,按玉山主人《雷峰塔奇?zhèn)鳌匪d
      ,許仙是杭州人,后來遇到白蛇盜取府庫銀兩而獲罪
      ,發(fā)配蘇州
      ,在蘇州又因白蛇盜取梁王府的寶物事發(fā),發(fā)配到鎮(zhèn)江
      ,兩次發(fā)配皆是在驛站當(dāng)差
      ,不久便被朋友花錢保出。

      正因主人公接連犯事

      ,從而有了一連串的遷徙
      ,也使故事產(chǎn)生了空間的位移。杭州
      、蘇州和鎮(zhèn)江
      ,都是江南風(fēng)光絕佳之地。自從“靖康之變”后
      ,南宋偏安一隅
      ,定都臨安,重心在江南一帶
      ,杭州
      、蘇州和鎮(zhèn)江這條線,便是南宋的繁華地帶
      。民間傳說從田疇阡陌轉(zhuǎn)移到市井喧囂
      ,鄉(xiāng)野傳奇轉(zhuǎn)換為都市傳說,而此時的都市多是園林式的空間
      ,在游湖借傘
      、水漫金山等名場面中,可見到山水田園風(fēng)貌

      董邦達《斷橋殘雪》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西湖的美景適合談情說愛,而金山的地勢則適合斗法

      。水漫金山發(fā)生在鎮(zhèn)江的金山島
      ,原本是長江中的一座山島,高四十余米
      ,一周五百余米
      ,雖是彈丸之地,卻可見江山形勝
      ,所謂“萬川東注
      ,一島中立”,站在金山上俯瞰長江
      ,心胸為之開闊。據(jù)《九域志》載
      ,唐代高僧法海在金山掘出了黃金
      ,便拿來修建寺廟,故而得名為金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栋咨邆鳌防锏姆ê#彩菑拇颂幍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與金山地勢相近的

      ,還有臨近的焦山和北固山,這三座長江里的山島被稱作“京口三山”
      ,煙波浩渺中的懸置空間
      ,令人想到傳說中海外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
      ,秦始皇求仙藥便是尋這三座仙山
      ,屠隆《三山志序》便認為:“東方朔《神異經(jīng)》所傳蓬萊、方丈
      、瀛洲三山在大海中
      ,而所謂北固、金
      、焦三山在潤州靈奇空闊
      ,庶幾大海三山之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毕嗨频目臻g結(jié)構(gòu)
      ,便構(gòu)成了對海外仙山的模擬。在這種地方
      ,難免要發(fā)生一些神奇的事情

      《水漫金山》

      ,清末外銷畫。

      空間的閃轉(zhuǎn)騰挪

      ,為飛騰變化之術(shù)增色不少
      。法海與二蛇的爭斗,是水陸空全方位的
      ,放在秀美恬靜的西湖
      ,似乎不太相宜,在巨石峻拔
      、江流激蕩的金山
      ,儼然一座天然擂臺。長江接通東海
      ,白蛇還從東海借來了蝦兵蟹將助陣
      ,并引來東海之水,要將金山淹沒
      。江南的山光水色之中
      ,卻孕育了一場曠世之戰(zhàn),同時也是道德以及觀念的短兵相接
      ,勢必要天翻地覆

      04

      卵胎生與肚臍

      在白蛇故事中,有一個不受注意的細節(jié)

      ,那便是白娘子的肚臍問題
      。蛇是卵生的,并非哺乳動物的胎生
      ,自然也就沒有與母體相連的臍帶
      ,因而白娘子沒有肚臍眼。在新婚之夜
      ,許仙對著平滑如鏡的腹部陷入疑惑
      ,不知白娘子該用何種借口來蒙混過關(guān),或許她法力高強
      ,早已能幻化出假肚臍
      ,也未可知。隱藏肚臍
      ,便是隱藏身世的秘密
      ,小小的肚臍,比端午節(jié)的雄黃酒還要關(guān)鍵
      ,非我族類的妖怪身份正系于此

      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的姐夫李公甫早已知道白娘子是蛇精,并接受了這一事實

      。當(dāng)白娘子懷孕時
      ,他懷著深深的憂慮,提出了著名的李公甫之問:“蛇是生蛋的
      ,萬一下五六個蛋來……”李公甫的疑問很有代表性
      ,而白娘子生兒子時并無異狀,與人類分娩一般不二

      《飲雄黃酒》

      ,清代楊柳青年畫。

      在這里

      ,白娘子的生產(chǎn)方式或許是卵胎生
      ,又稱偽胎生。即蛇蛋在母腹中孵化
      ,然后由母體產(chǎn)出
      。面對日益復(fù)雜的外部環(huán)境,有些蛇進化為母體之內(nèi)的孵化
      ,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蟒蛇中的蚺亞科,就是卵胎生
      ,疑即白娘子的真身,而這種卵胎生同樣沒有肚臍
      。白娘子的兒子許士林
      ,也就是后來考中狀元郎的那位,在母腹中的蛋殼出生
      ,恰似開天辟地前的盤古
      ,居住在混沌的雞子中,如此看來
      ,盤古應(yīng)該和許士林一樣
      ,也沒有肚臍眼,類似的情況
      ,應(yīng)該還有石卵中出生的孫悟空

      玉山主人《雷峰塔奇?zhèn)鳌吩诜置湟还?jié)寫得十分簡略:“到三更子時,紅光滿室

      ,文星降世
      ,小青抱起,看是男兒
      ,同漢文十分歡喜
      ,扶了白氏上床,一夜忙到天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眽艋^主《白蛇全傳》中卻寫得詳細
      ,寫到臨盆之際,許仙卻不敢去找接生婆
      ,生怕白蛇疼痛中現(xiàn)出原形
      ,或者生出蛋來,傳揚出去難免驚世駭俗
      。還有小青為白娘子接生的情形:“取溫湯洗了浴
      ,割了臍帶,包扎好了放在床上”
      ,或許是作者忽略了這個問題
      ,硬生生地給母子之間加了一條臍帶,故事的作者不熟悉蛇的習(xí)性
      ,而習(xí)慣于從人的角度出發(fā)
      ,不知不覺間已將白蛇人格化。

      《狀元祭塔》

      ,清代福鼎餅花

      05

      善惡之辨

      民間傳說到《白蛇傳》,境界始大

      。書面文本之外的白蛇故事
      ,形態(tài)要比文本豐富得多?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钥吹降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白蛇故事脫離了農(nóng)耕傳統(tǒng)的局限性,至少不再像董永遇七仙女時那樣要房
      、要地
      、要耕牛,而是要開藥店
      ,要去行醫(yī)治病
      。經(jīng)濟的繁榮,使得商業(yè)活動照進了民間傳說
      ,這已經(jīng)不是農(nóng)夫的故事
      ,而是商人的故事。

      水土之神

      ,上海紙馬
      ,清代。

      早期白蛇故事直陳蛇妖害人之說

      ,自然是蛇的本性兇猛
      ,露出本來面目便能將許仙嚇?biāo)溃瑫r又有禮教與女色難以得兼的矛盾,法海的說教意味濃烈
      ,頗似道學(xué)先生
      ,到處揮舞著道德的大棒。許仙則是欲望的象征
      ,他始終難以擺脫愛欲的糾纏

      隨著故事的不斷豐富,以及民間元素的加入

      ,白蛇的妖氣愈來愈淡化
      ,反倒生出了一些知恩圖報的俠義氣概,故而蘇州彈詞中有《義妖傳》
      ,稱之為義妖
      。人與妖之間的感情,原本是令人側(cè)目的禁區(qū)
      ,卻也受到了人們的祝福

      《游湖》,清嘉慶刊本《繡像義妖傳》

      白蛇一旦突破了妖邪的層面

      ,便拷問著善惡的價值判斷。二元對立是民間傳說的常見形態(tài)——好人特別好
      ,壞人特別壞
      ,把壞人趕走,好人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臉譜化的人物性格
      ,似乎與農(nóng)耕時代扁平的生態(tài)有關(guān),從生產(chǎn)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因循
      ,難以思考稍微復(fù)雜的事物。即便在今天
      ,這仍是多數(shù)人的思維方式

      蠻家,江蘇宜興紙馬

      《白蛇傳》的故事在善惡之外

      ,又引入了一條新的標(biāo)準(zhǔn)。白蛇雖是妖物
      ,所行卻是善事
      ,不看其出身來歷,而看其行事如何
      ,才有可能抵達本質(zhì)
      。法海在故事中代表著簡單粗暴的二元對立的頭腦,非但沒有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且還受到人們的厭憎
      。在民間傳說中
      ,法海收了白娘子,上天怪他處事不公
      ,四處捉拿他
      ,他無奈中躲進了蟹殼,大閘蟹的內(nèi)殼里有一層薄膜
      ,揭開里面是一個盤腿打坐的羅漢模樣
      ,據(jù)說這就是躲災(zāi)避禍的法海。

      那么

      ,不妨將《白蛇傳》看作是開啟心智的寓言故事
      ,借此大可破一破頭腦中的愚鈍。

      作者 盛文強

      編輯 李夏恩

      、李永博

      校對 李世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45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社會場景
      ,或者用這種無標(biāo)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既簡省干凈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
      ,來到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啊
      ,那么多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