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崔曙庭《南史》和《北史》中國名著簡介

      大道家園 2023-07-17 01:38:17

      作者:崔曙庭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

      ,唐李延壽撰。

      李延壽,字遐齡,相州(今河南安陽市)人,先世為隴西著姓。其生卒年月,史無明文記載

      ,大約生活在唐高祖、太宗
      、高宗時(shí)期
      。歷官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xué)士
      、御史臺主簿
      、符璽郎兼修國史等。唐太宗貞觀年間
      ,他曾先后參加修《隋書》
      、《五代史志》和《晉書》等工作,因而有機(jī)會遍觀南北朝諸史
      ,為他撰寫《南
      、北史》提供了便利條件。除《南
      、北史》外
      ,他尚撰有《太宗政典》等書。

      李延壽寫《南

      、北史》
      ,也是為了完成他父親的未竟之業(yè)。其父李大師
      ,字君威
      ,在北齊、隋朝時(shí)任地方佐吏
      。隋末,曾在農(nóng)民起義軍竇建德所建立的夏政權(quán)中任尚書禮部侍郎
      。由于得罪了唐朝
      ,因而被流放到西會州,后赦歸
      ,于公元628年(貞觀二年)去世
      。在隋唐之際,李大師看到南北朝分裂的時(shí)候
      ,諸國各自修史
      ,互相詆毀,南朝謂北為“索虜”,北書謂南為“島夷”
      。而且各國記本國事就詳盡
      ,記別國事不僅簡略,而且往往失實(shí)
      。針對這些弊病
      ,他于是打算仿照《吳越春秋》的編年體裁,寫一部南北史
      。在流放期間和遇赦歸家以后
      ,先后進(jìn)行了編寫工作,沒有完成就死去了
      。李延壽就在他父親舊稿的基礎(chǔ)上
      ,改編年體為紀(jì)傳體,繼續(xù)為完成這部書而辛勤勞動
      。由于他先后參加了修《隋書》
      、《五代史志》等工作,對南北朝各史均很熟悉
      ,而且都有抄本
      ,以備采錄。在南北朝八史以外
      ,又收集雜史一千余卷
      ,作為補(bǔ)充材料,以備參考
      。從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開始撰寫
      ,經(jīng)過十六年的努力,到公元659年(高宗顯慶四年)
      ,《南史》
      、《北史》二書,共一百八十卷
      ,就完成了
      。當(dāng)時(shí)李延壽把所寫成的二書,奏上皇帝
      ,并寫了一篇《上南
      、北史表》,敘述他為什么要寫這兩部書
      ,以及撰寫過程和內(nèi)容等
      ,一并上呈。這篇表附在《北史》最后的《序傳》之末

      《南史》從公元420年(劉宋永初元年)開始

      ,到公元589年(陳禎明三年)為止
      ,包括宋、齊
      、梁
      、陳四朝的一百七十年歷史,有本紀(jì)十卷
      ,列傳七十卷
      ,共為八十卷?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侗笔贰窂墓?86年(北魏登國元年)開始
      ,到公元618年(隋義寧二年)為止,包括北魏
      、東魏
      、北齊、西魏
      、北周
      、隋等朝的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有本紀(jì)十二卷
      ,列傳八十八卷
      ,共為一百卷?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赌?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北史》沒有志,也沒有表
      ,這是它不足的地方
      。其編撰方法,《南史》是按南朝宋
      、齊
      、梁、陳的系統(tǒng)
      ,《北史》按北朝魏
      、齊、周
      、隋的系統(tǒng)
      ,依朝代先后,順序編排的
      。如《南史》有本紀(jì)十卷
      ,即為宋本紀(jì)三卷
      ,齊本紀(jì)二卷
      ,梁本紀(jì)三卷
      ,陳本紀(jì)二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侗笔贰酚斜炯o(jì)十二卷
      ,即為魏本紀(jì)五卷,齊本紀(jì)三卷
      ,周本紀(jì)二卷
      ,隋本紀(jì)二卷。其中東
      、西魏均放在北魏之末
      。魏收的《魏書》沒有為西魏立紀(jì),李延壽根據(jù)魏澹的《魏書》
      ,補(bǔ)了西魏三個(gè)帝紀(jì)

      列傳的編排,大致也是按朝代的先后順序

      ,先是宗室諸王
      ,以后便是將相名臣等,一朝一個(gè)段落
      。但是類傳就不同
      ,而是將幾個(gè)朝代的同一類人物,按時(shí)間先后
      ,編在一個(gè)傳內(nèi)
      。如《后妃傳》、《孝義傳》等就是如此
      。但是《南
      、北史》有的類傳,并不是八書都具備
      ,這樣編寫起來就費(fèi)斟酌了
      。如《南史》有《恩幸傳》,而南朝四書中
      ,只有《宋》
      、《齊》二書有其目,《梁》
      、《陳》二書都沒這個(gè)傳
      。于是李延壽就只好從其他材料中,補(bǔ)充了梁
      、陳二代的這一類人物的傳記
      。《南史》有《文學(xué)傳》
      ,而南朝四史中
      ,《宋書》卻沒有這個(gè)傳
      ,《南史》就只抄錄《齊》、《梁》
      、《陳》三書的《文學(xué)傳》而成
      ,但卻未補(bǔ)劉宋時(shí)期的文學(xué)家入這個(gè)傳,僅作了聯(lián)綴工作而已
      。又如《梁書》有《止足傳》
      ,載顧憲之、陶季直
      、蕭眎素等三人
      。《南史》沒有這個(gè)傳目
      ,于是李延壽就將三人移到別處
      ,把顧憲之附入《宋書》卷八十一,其祖《顧覬之傳》中
      ,陶季直則入本書的《孝義傳》
      ,蕭際素則附于《宋書》卷七十八,其祖《蕭思話傳》中
      。從上面的情況可以看出
      ,《南、北史》并不是簡單地抄錄八書
      ,而是下了一番選擇工夫的

      南北朝八書,合計(jì)有五百六十六卷之多

      ,李延壽把它刪削成一百八十卷的《南
      、北史》,從卷數(shù)看
      ,僅存原書的三分之一
      ,其中除志的部分全部未錄外,紀(jì)傳部分仍作了大量的刪節(jié)
      。據(jù)趙翼《二十二史札記》說:“《南
      、北史》就各朝正史,量為刪減
      ,《魏書》
      、《宋書》所刪較多,《魏書》不過十分之二三
      ,《宋書》則刪十之五六
      。”為什么對《宋書》要大加刪削呢?這是由于《宋書》多載文章
      ,如詔
      、浩
      、表、疏之類
      ,大多全文刊載。這些文章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空洞無物的表面文字
      ,如晉宋交替之際的加九錫詔、禪位的詔
      、策
      、璽書等,文章既長
      ,又沒有多少實(shí)際內(nèi)容
      ,李延壽在編史時(shí),除錄一
      、二篇外
      ,其余全都刪去,這是很有見識的作法
      。但在刪削文章中
      ,也有不應(yīng)刪而刪去的,如范縝的《神滅論》一文
      ,是很重要的一篇哲學(xué)論文
      ,《梁書·范縝傳》全文刊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赌鲜贰穼⒎犊b附于范云傳后
      ,《神滅論》一文也被刪去,只用數(shù)語記其大意
      ,這是很可惜的
      。不過在范縝傳內(nèi),又增加了范縝堅(jiān)持自己的進(jìn)步觀點(diǎn)
      ,不“賣論取官”和歷官行事等《梁書》所沒有的材料
      ,這是可取的。

      《南

      、北史》雖然是刪節(jié)八書而成
      ,但也不是只有刪,也還有很多地方增補(bǔ)了史料
      ,這一部分尤為重要
      。上面講到的范縝傳,便是一個(gè)例子
      。由于李延壽在編寫《南
      、北史》時(shí)
      ,雖然主要是根據(jù)八書,但在八書以外
      ,還參考了一千多卷的雜史
      ,從雜史中吸取了許多八書所沒有的材料,以豐富本書的內(nèi)容
      。本紀(jì)中補(bǔ)了西魏的三個(gè)帝紀(jì)
      ,前面已提到了。至于列傳
      ,如《南史》補(bǔ)了王琳
      、張彪等人的專傳;在《北史》中
      ,補(bǔ)了梁覽
      、雷紹、毛遐等人的專傳
      。又在類傳中
      ,也多有增補(bǔ)人物及史事的。如在茹法亮傳中
      ,增補(bǔ)了唐寓之起義的材料
      ,就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八書中
      ,由于作者避諱而有意刪去的一些史實(shí)
      ,李延壽根據(jù)其他材料,又使之恢復(fù)了本來的面目
      。如《南齊書·蕭嶷傳》
      ,蕭子顯在為他父親立傳時(shí),褒美備至
      ,而對其丑惡面
      ,則一字不提。如《南史》所載蕭嶷后房千余人
      ,經(jīng)荀丕規(guī)諫后
      ,才不得已而稍減,說明他驕奢淫逸之甚
      。又蕭嶷之死
      ,是皇太子蕭長懋加害所致,說明統(tǒng)治者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的斗爭
      。這些事《南齊書》均不載
      。又如宋齊之間的禪讓情況,本來是蕭道成逼迫宋順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
      ,隨后又將其殺死
      。《南史》記載這個(gè)過程很具體
      ,但在《南齊書》中卻有意回避了

      從《南、北史》史料來源和編撰方法

      ,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和價(jià)值
      。第一,它雖然主要來自八書
      ,但是又不限于八書,而新增加了不少史料
      ,這些均為八書所不載
      。雖然新增加的文字中,也有一些鬼神符瑞之類的無稽之談
      ,但其中頗不乏有價(jià)值的史料
      。第二,在編寫過程中
      ,李延壽不象八書的作者那樣過多的徇私回護(hù)
      ,因而能較多地反映一些歷史的真實(shí)性。第三
      ,由于它主要來自八書
      ,所以它就成為校勘八書的最好工具
      。特別是在以后的流傳過程中
      ,八書散失殘缺的很多,《南
      、北史》正好可以補(bǔ)充八書之缺
      。如今本《北齊書》,三分之二都已散失
      ,其殘缺部分
      ,后人就取《北史》的篇章補(bǔ)足了。由此可見
      ,八書與二史
      ,可以互相依存,并行不悖
      。那種認(rèn)為有了二史
      ,則八書可廢;或者說有了八書,二史就毫無作用的說法
      ,并無根據(jù)

      《南、北史》的缺點(diǎn)

      ,一是作傳時(shí)往往不分朝代把祖孫父子都擺在一起
      ,成為一種家譜式的史傳,不便查閱
      。其次
      ,沒有志和表,對于各朝的典章制度
      ,不能系統(tǒng)地了解
      ,亦為缺陷。再次
      ,本書雖以行文簡潔見長
      ,但是有的地方過分注意了簡要,因而導(dǎo)致史事不明
      ,也是一失
      。其它如劉昶、蕭寶寅
      、蕭綜
      、蕭大圜等人,《南史》
      、《北史》均有傳
      ,顯系重復(fù)。

      有關(guān)研究《南

      、北史》的著作
      ,成果不多。明末清初的李清
      ,作《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
      ,當(dāng)時(shí)認(rèn)為是一部好書,為《四庫全書》所著錄
      。后來發(fā)現(xiàn)李清所著《諸史同異錄》
      ,把順治和崇禎相比,因而得罪了清朝統(tǒng)治者
      ,《南北史合注》一書也被從《四庫全書》中抽掉了
      。今其稿尚存,但未及傳播
      。另外
      ,周嘉猷曾作《南北史表》七卷,為研究南北史的工具書,頗有用
      。中華書局點(diǎn)校本《北史》于1974年出版
      ,1975年又出版了點(diǎn)校本《南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4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烏賊魚以十只手
      ,——熱情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