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孫(sūn)
3 孫(sūn)
【尋根溯源】
孫姓起源的頭緒很多,主要有六大來源:一是出自羋姓。楚國令尹孫叔敖任職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被譽為“一代名相”。其后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孫”為姓氏。孫叔敖使成為這支孫姓的始祖。羋姓孫氏也是黃帝后裔。二是出自姬姓,是衛(wèi)國國君康叔的后代。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封為衛(wèi)國國君,史稱衛(wèi)康叔。衛(wèi)康叔的九世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子武仲,他以其祖父惠孫的字為姓,也有取單字“孫”為姓者。武仲就是這支孫姓的始祖。三是來源于媯姓,是舜帝的后裔。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舜帝之后、媯姓之裔被封為陳國。春秋時陳國公子完為避禍逃到齊國,其五世孫書在齊國任職,因功被齊景公賜姓孫。四是來源于子姓,是商湯后裔、子姓族裔比干之后。比干被商紂王所殘害后,有子孫避難隱姓,因本為望族子孫,故改為孫姓。五是出自夏侯氏改孫姓者。六是少數(shù)民族改姓。
【變遷分布】
孫姓最早在河南、山東一帶活動。戰(zhàn)國時期,在南方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形成望族。秦漢時期,由中原向四面八方擴展。三國時期,孫堅父子在江南建立吳國。宋明時期,擴展到全國,并形成浙贛、魯蘇兩大聚集中心。孫姓在當今主要集中分布在山東、河南二省,在黑龍江、遼寧、河北、安徽等地也占有較大比例。
【名人薈萃】
孫陽:即伯樂,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善相馬,也稱孫陽伯樂。
孫武:春秋末期偉大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名言。
孫臏: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的后裔,著有《孫臏兵法》。
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即東吳大帝。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兵法家孫武第二十二世后裔,雄才大略,驍勇無比,后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思邈:唐代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京北華原(今陜西耀縣)人。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被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yī)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0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