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聞道《眉山情緣》在我的童年
,眉山最早是以一種傳說出現(xiàn)的我出生的青神縣,與眉山和峨眉山都很近。小時候,經(jīng)常聽大人們提起這兩個地方。開始時有點蒙,就問大人們,究竟是眉山還是峨眉山
?大人們呵呵笑道:眉山和峨眉山是兩個地方,一個在青神之北,一個在青神西南。長大后,初次到眉山
,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幾位在青神縣工作的熱血青年,一時心血來潮,在一個周末說走就走,騎上自行車直奔眉山。一路上那時的眉山縣和青神縣,都屬于樂山市代管
。眉山城很小,只有兩縱三橫五條街。東街盡頭是眉山古城門;西街快到頭處是舊時眉山縣衙。我們主要去看了三蘇祠和大北街
。三蘇祠位于眉山城區(qū)的紗縠行南街,占地百余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世稱“三蘇”)的故居。當時的三蘇祠,蕭瑟寂寥。惟進門處兩棵宋代銀杏傲然而立,讓人見之精神為之一振。祠內(nèi)的建筑大都是晚清重建,斑斑駁駁;祠內(nèi)文物不多,更少珍跡。那次,我在祠內(nèi)的一間書屋買了一本《蘇軾傳》,這本書至今還存放在家里書架上。從三蘇祠出來
,我們穿過紗縠行,跨過小北街,再經(jīng)百來米那時的眉山城
1997年5月
最早的眉山新區(qū)籌備組
籌備結束,行署掛牌
那時候的條件還比較簡陋,行署給的政策是
為盡快熟悉眉山,除了工作中注意看
就這樣
,一天天地走、一次次地逛,不知不覺中,當年的小城,已變成了如今的現(xiàn)代生態(tài)宜居城這么多年中
去三蘇祠多半是朋友聚會
宋城和三蘇博物館則是新建的
現(xiàn)在的眉山城已是今非昔比。城中
,大街小巷無數(shù)。在城里閑逛,我也有了更多自由的選擇:如果說去三蘇祠多半是因為朋友聚會,那么去東坡湖畔是為了賞景,到濕地公園是為了休閑……我與眉山
,有著割舍不斷的情緣。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1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低處的光陰》書童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