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甚易知,甚易行01。天下莫能知,莫能行02。言有宗,事有君03。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04。知我者希,則我貴矣05。是以圣人被褐懷玉06。
今譯
我的話很容易知曉,很容易實行。世人卻不知曉,也不能實行。我的言論有宗旨,我的行事有綱領。世人無知,所以不知曉我。知曉我的人少,我更加可貴。因此說,圣人身著粗衣而卻懷中藏有美玉。
評議
老子有許多值得世人學習和銘記的哲理名言,諸如老子曰: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以柔克剛、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善戰(zhàn)不怒、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終如始,為之于未有,治之為未亂等等,皆能使人從中獲得許多教益。然而,由于《老子》的文字,蘊含有深奧玄妙的道義,令人費解。所以,老子說“我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云云,而發(fā)出對世人“不我知”的無限感嘆。他又說:“知我者稀,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懷玉?!币源藖碜晕野参浚憩F(xiàn)出孤芳自賞的無奈。
值得指出的是,從本文的行文來分析,老子曰:“我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不難看出,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是承以上所言,指的是“言”與“事”兩件事。由此看來,本章開頭兩句應是:“我言甚易知,事甚易行?!痹摹吧跻仔小敝懊撀┮弧笆隆弊帧V挥腥绱?,下文的“言有宗,事有君”才有著落,本章的思想與結(jié)構(gòu),才完好。元代吳澄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說:“老子教人柔弱謙下而已,其言甚易知,其事甚易行。世降俗末,天下之人莫能知其言之可貴,莫能行柔弱謙下之事者。”吳澄對老子“我言甚易知,甚易行”的解讀,即可印證我說本章原文“甚易行”之前脫一“事”字的見解是正確的。
注釋
01 “我言”兩句:謂我的言論容易知曉,也很容易實行。河上公曰:“老子言:我所言省而易知,約而易行?!?br>
吳澄曰:“老子教人柔弱謙下而已,其言甚易知,其事甚易行也?!?br>
02 “天下莫能知”兩句:河上公曰:“人惡柔弱,好剛強也?!?br>
吳澄曰:“世降俗末,天下之人莫能知其言之可貴,莫能行柔弱謙下之事者。”
林希逸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之人莫有知者,莫有行者,此嘆時之不知己也?!?br>
03 宗:林希逸曰:“宗,主也?!备缔缺尽白凇奔醋鳌爸鳌弊??!【?林希逸曰:“君,亦主也。眾言之中有至言,故曰‘言有宗’。舉世之事,道為之主,故曰‘事有君’?!?br>
蘇轍曰:“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
高亨說:“宗,宗旨,主張。君,主也,指綱領?!?《老子注譯》)按:高說極是。
04 “夫惟無知”兩句:河上公曰:“夫唯世人之無知者,是我道德之暗昧,不見于外,窮微妙極,故無知也。”
林希逸曰:“世無知至言至道之人,所以莫知我者,故曰‘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卑?河上公、林希逸的解讀,符合老子本意。
05 “知我者?!?帛書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作“知我者?!薄8缔缺尽跋!弊鳌跋 弊?是。稀者,少也。
“則我貴矣”: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則我者貴”,誤。帛書乙本、傅奕本作“則我貴矣”,是。
奚侗曰:“世之知我者少,是我獨異于人,而為天下貴矣?!卑崔啥钡慕庾x,符合老子本意。
06 被褐懷玉:河上公本、王弼本作“被褐懷玉”。帛書甲乙本、傅奕本作“被褐而懷玉”,多一“而”字,當刪去?!『?《說文解字》曰:“一曰粗衣?!眳浅卧?“褐,毛布,賤者所服?!?br>
河上公曰:“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nèi),匿寶藏德,不以示人也?!?br>
林希逸曰:“圣人之道,足于己而不形于外,猶被褐而懷玉,故人不得見之也?!?br>
吳澄曰:“人不知圣人,但見其外之所被如褐而不見之貴,不知其中之所懷玉而可貴也?!?br>
奚侗曰:“范應元曰:‘圣人內(nèi)有真貴,外不華飾,不求人知,與道同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4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