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名言名句解讀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 【注釋】
去惡遷善:向善而去除邪惡。
【譯文】
悔、愧二字,就是人們去惡向善、洗心革面的重要途徑。
【道理】
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知恥,才能使人趨于完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早已成為勸人向善的經典俗語。這個俗語的來歷,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由北涼翻譯的《涅槃經·梵行品》里面的一則故事:
相傳,在波羅奈國有一個屠夫名叫廣額,每天都要宰殺牲畜,殺生無數(shù)。有一次他遇到了舍利弗。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著“智慧第一”的美譽,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在舍利弗的度化下,廣額幡然醒悟,當即接受了佛教的“八戒”,此后不再從事屠夫這一職業(yè),跟隨舍利弗修習佛法。這八戒中第一戒就是“不殺生”。因為“不殺生”又可以泛指不造一切惡業(yè),因此廣額后來得以修成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也算成了正果。于是便有了這流傳后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俗語。
清·居廉《鏡中影紈扇》(之三)
怎樣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門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殺人的屠刀。
這里的“屠刀”,指的是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zhí)著。
還有阿羅漢,含有殺賊之義,殺賊不是真的把賊給殺了,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就是佛!
“屠刀”的本質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
人使自我癡迷,并癡迷于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礙;
只有超脫了人,舍棄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你是怎么理解佛教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經句用文字語言表達本身就會產生歧義,因此才有“人身本是佛法器”的說法。對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句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可言喻。
這里勉強用個人言語解釋一下此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是勸人向善的意思,類似《左傳·宣公二年》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句名言,意思是人都會犯錯,能知錯改錯還來得及。
以上是表面意思,但深一層的含義比較復雜。首先此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針對大惡之人,回應人身本是佛法器一說,佛無處不在,即便是大惡之人也有善根,只是其心被蒙蔽,無法探尋而已。
一旦惡人良心發(fā)現(xiàn),找到了自己的善根,就相當于在西方極樂世界升起一朵蓮花,就像枯草之中迸發(fā)出一簇火星,會瞬間轉變性情,此時對于普通人善惡通達,一善一惡混沌轉換而言,大惡之人更容易點化。
總而言之,萬物皆有佛性,而佛言佛經均以人類表達方式展現(xiàn),免不了有歧義?!袄斫狻币辉~本身不理解,如何做到感悟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詞如果用“狗語”“羊語”“馬語”等又該如何表達?執(zhí)著于成佛,本心有所圖,有掛礙,又如何成佛?因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能針對某一類人,你看一萬遍心中也無火花,但有人只看一遍就頓生善念,這就是佛經佛言之精妙之處。(盡管寫了很多字,總也感覺表述不清,人能看懂,萬物如何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6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