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他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思想博雜,于儒、道、釋均有吸取融匯,并由此而形成獨特的人生態(tài)度。在政見上,他傾向儒學,在人生處世上,他出入莊老禪宗。積極從政,堅持操守,但反對欲速輕發(fā),既為新黨所不容,亦為舊黨所不滿;然其生活態(tài)度“期于靜而達”,觀察問題頗能超脫,處世接物又復曠達,故雖歷盡挫折漂泊,始終達觀。
他的文學主張受歐陽修影響,反對五代宋初浮巧輕媚的文風。其理論主張對宋代詩文革新貢獻甚大,對后代也有影響。其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極高,文詩詞俱為一代大家。他的一生。留下很多作品,《江城子》便是一篇很著名的詞,原文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深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歷史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在宋哲宗時,他擔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來,他又貶謫惠州、儋州,卒后追謚文忠。
他學識淵博,喜獎掖后進。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放,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其詩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tǒng)治者的奢侈放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
九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也就是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這一夜,蘇東坡正做著一個溫馨的夢,夢中的他就要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中,見到日思夜念的親人。這是他多么長久的企盼??!
仕途坎坷,身不由己,使他常年漂泊在外,難得與親人一聚。他曾經(jīng)多少次夢中回到故鄉(xiāng),與心愛的她執(zhí)手相望,百感交集,醒來后卻是一場空。
這一次應(yīng)該是真的了吧?妻子仍舊那樣嫻靜地坐在窗前,整理她那如云的鬢發(fā)。在兩人目光相觸的一剎那,幸福而辛酸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激動又復雜的心情再難用任何語言表達。
但蘇東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他竟然又被無情的夢給欺騙了。他夜半醒來,輾轉(zhuǎn)難眠,思潮翻涌,感慨萬千。算來妻子已經(jīng)離開人世整整十年了,這十年來,他一時一刻都不曾忘記過她,那種明知再也不能相見卻又忍不住去幻想的心情一直伴隨著他。
有時,蘇東坡也想,即使真有重逢的機會,妻子還能認出十年后滿面滄桑的自己嗎?世事無常,仕途艱險,歲月無情,青春不再來啊。但縱然如此,蘇東坡依舊堅信,千里之外另一個世界中的妻子,一定也會像自己一樣,日日夜夜為相愛之人的生死阻隔而肝腸寸斷。
夢中的蘇東坡無比幸福,醒來的蘇東坡卻無限凄涼。但無論如何,蘇東坡與妻子的愛情堅定執(zhí)著,因為蘇東坡愛他的妻子,更明白妻子對他的愛,盡管已是人鬼相隔,但這種愛足以支撐他自信頑強地走在人生路上。
妻子離開蘇東坡已整整十年,十年來世事變幻、容顏更改,但不變的是那永永遠遠、絲絲縷縷的牽念??v然是生死相隔,縱然是面目全非,縱然是深埋土中,舊日情懷卻依然。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jié)婚,以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diào)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xiāng)的祖塋?!督亲印愤@首詞便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此時,距王弗死后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jié)而不解,始終存在。
年復一年,“短松岡”上,“妻子”無奈的嘆息將永遠與明月相伴;年復一年,明月之下,也總會有東坡悠長的思念,穿山越嶺,直抵千里之外的那片松林。
對于蘇東坡來說,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江城子》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之語,感人至深。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zhuǎn)瞬十年。人雖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而今想起,更覺天人永隔,倍感痛楚。
妻子逝世后這十年間,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心境是悲憤的;到密州后,又逢兇年,忙于處理政務(wù),生活上困苦已極。適逢亡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心弦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制。
想到愛侶的死,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話說得極為沉痛。作者孤獨寂寞、凄涼無助而又急于向人訴說的情感令人格外感動。
接著,“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庇职熏F(xiàn)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個人的種種憂憤,包括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敝,這時,他還不到四十歲,已經(jīng)“鬢如霜”了。
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jīng)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假設(shè),深沉、悲痛,而又無奈,表現(xiàn)了作者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境更加深了一層。
詞的下闋才真正進入“夢境”。作者在夢中回到了故鄉(xiāng)。
在那里,與自己的愛侶相聚、重逢。這里作者描繪了一個樸實、感人而又美好的場景——“小軒窗,正梳妝”。
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但蘇東坡筆力的奇絕之處還在下邊兩句——“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妙絕千古。正唯無言,方顯沉痛;正唯無言,才勝過了萬語千言;正唯無言,才使這個夢境令人感到無限凄涼。
“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之勝,全在于此。
結(jié)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回到現(xiàn)實上來。設(shè)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凄清幽獨,黯然魂銷。蘇東坡此詞最后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
蘇詞反映的生活面比較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剛健為主,顯示出巨大的藝術(shù)才能,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5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