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節(jié)選)》原文鑒賞《先秦散文·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節(jié)選)》原文鑒賞
楚王謂田鳩曰①:“墨子者,顯學也②。其身體則可③,其言多而不辯④,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⑤,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⑥。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櫝⑦,薰以桂椒⑧,綴以珠玉⑨,飾以玫瑰⑩,輯以翡翠(11)。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12)。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13),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14),以文害用。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br>
【注釋】 ①田鳩:齊國人,屬于墨家學派。 ②顯學:聲名顯赫的學者。 ③身體:親自實踐。 ④辯:指動聽。 ⑤秦伯:秦君初封為伯爵,故稱秦伯。公子,諸侯的兒子,除太子外,都稱公子。⑥從:跟從。文,指紋衣,華服。媵(ying映),陪嫁的妾。 ⑦木蘭:皮有芳香的樹,紋細質(zhì)堅。櫝,小木匣子。乾道本“櫝”作“柜”,探下文改。一說柜,匣子。 ⑧薰以桂椒:王先慎《韓非子集解》: “各本作‘薰桂椒之櫝’,今據(jù)《藝文類聚》84,《御覽》713,又3828,《初學說》27引改?!惫鸾罚夤?、花椒,都是香料。 ⑨綴:連結(jié),指鑲嵌。 ⑩玫瑰:紅色的玉。 (11)輯:同“緝”,衣服的滾邊,此指鑲邊。翡翠,綠色的玉。 (12)鬻(yu音育):賣。 (13)辯:治理,指修飾。 (14)懷:指眷戀,流連,直,通“值”,價值。
【今譯】 楚王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身體力行起來還是可以的,他講的話多,但不動聽,這是為什么呢?”田鳩說:“從前秦伯將他的女兒嫁給晉國公子,叫晉國為他女兒準備好裝飾,跟從的穿著華麗的陪嫁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妾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說是善于嫁妾,不能說是善于嫁女。楚國有個人在鄭國賣他的寶珠,做了個木蘭匣子,用肉桂花椒熏上香氣,嵌上珠玉,裝飾上紅色的玫瑰玉,用綠色的翡翠玉鑲邊。鄭國人買去他的匣子而把珠子還給他。這可以說是善于賣匣子,而不能說是善于賣寶珠。當代的言論,都說些動聽漂亮的話,君主看到它們的文采卻忘掉它們的用處。墨子的學說,傳述先王的理論,論說圣人的言論,以此向人們宣講演說。如果修飾它的文辭,那就怕人們流連它的文采而忘了它的實用價值,這是因為文辭而損害了實用。這種情況和楚人賣珠、秦伯嫁女是同一類的事,所以墨子講的話多而不動聽?!?br>
【集評】 明·門無子《韓非子集評》:“嫁女喻美其文而遺其質(zhì)。”
又:“鬻珠喻亦美其文而遺其質(zhì)也。”
明·孫月峰:“作偶事覺濃?!?按,偶事指嫁女、鬻珠。(見明·門無子《韓非子集評》。)
明·王維楨:“嫁女、賣珠二喻,美其文而迂其質(zhì),是借客形主之法。”(見《韓非子品匯釋評》)
日人·藤澤南岳《評釋韓非子全書》:“二‘此可謂’云云,句以整取飾。”
又:“作偶筆覺濃?!?br>
【總案】 秦伯嫁女隆重排場,陪妾成隊,華服照人。徒然炫耀派頭,卻冷落了其女;楚人為了脫手珠玉,煞費心思地裝滿匣子,顧客卻淡漠了躺在里面的珠玉而被五光十色的匣子所吸引。這無疑是一種絕妙的諷刺。在韓非的眼中,那些專事“辯說文辭”的談手,正是沿街叫喊的“善賣櫝”者。
燕王好微巧①。衛(wèi)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②?!毖嗤跽f之,養(yǎng)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笨驮唬骸叭酥饔^之,必半歲不入宮④,不飲酒食肉。雨霽日出⑤,視之晏陰之間⑥,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毖嗤跻蝠B(yǎng)衛(wèi)人,不能觀其母猴。鄭有臺下之冶者謂燕王曰⑦:“臣,削者也⑧。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⑨。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⑩,難以治棘刺之端(11)。王試觀客之削(12),能與不能可知也?!毖嗤踉唬骸吧啤!敝^衛(wèi)人曰:“客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蓖踉唬骸拔嵊^見之?!笨驮唬骸俺颊堉崛≈?14)”因逃。
【注釋】 ①微巧:小巧玲瓏的玩物。 ②棘:酸棗。 ③五乘(sheng音盛)之奉:用五乘之地的收入標準作俸祿。乘,計地單位,古井田制九夫為井,十六井為丘,四丘為乘。奉,通“俸”。 ④宮:指后宮。 ⑤霽:雨止。 ⑥晏:陽,指晴。 ⑦冶者:冶煉工人。⑧削者:制削刀的人。 ⑨大于削:比削刀大。 ⑩不容:容納不下。削鋒,刀鋒。 (11)治:指刻削。 (12)削:指削刀。 (13)理:治,指刻削。 (14)之舍:到住所。
【今譯】 燕王喜好小巧玲瓏的玩藝兒。衛(wèi)國有個人說:“我能在酸棗的刺尖上刻一只母猴。”燕王很喜歡,用五乘之地的收入標準作俸祿供養(yǎng)他。王說:“我想試看一下你在棗刺上刻的母猴?!毙l(wèi)人說:“君主要想看它,必須半年不到后宮住宿,不喝酒吃肉。在雨過日出,乍晴乍陰的時候觀看,棗刺尖上刻的母猴才可以看見?!毖嗤跻虼斯B(yǎng)這個衛(wèi)人,但不能看到他刻的母猴。鄭國有個臺下地方的鐵匠對燕王說:“我是制作削刀的工匠。凡是細小的東西必須用削刀來刻削,而所刻削的東西必須比削刀要大。現(xiàn)在棗刺的刺尖根本容納不下削刀的刀鋒,很難在棗刺尖上雕刻。大王試看一下他的削刀,能不能雕刻就可以知道了?!蓖跽f:“好主意?!本蛯πl(wèi)人說:“你刻棗刺上的母猴,用什么來雕刻?”衛(wèi)人說:“用削刀。”王說:“我想看看你的削刀。”衛(wèi)人說:“請讓我到到住所去取削刀。”便乘機逃走了。
【集評】 明·門無子《韓非子集評》:“棘刺刻削喻學者辯雖微妙無實用?!?br>
明·孫月峰:“有味有態(tài)”。(按,指“半歲不入宮”數(shù)句。見明·門無子《韓非子集評》。)
日人·藤澤南岳《評釋韓非子全書》:“結(jié)尾絕妙。”
【總案】 看棗刺尖需得細看,還要在上面刻母猴,這個衛(wèi)人之所以說得言之鑿鑿,就在于“棘刺之猴”誰也無法看見,再附加上“半歲不入宮”等任何國君都難做到的條件,這樣豐厚的“五乘之奉”就可長期享用。聰明的鐵匠不看他玄妙的母猴,倒要看看他那能看得見,“削刀”,他就不得不逃之夭夭。寓言的構(gòu)思和結(jié)構(gòu)與“濫竽充數(shù)”相類,滑稽而富有機趣,“削”字動詞和名詞的雙重作用的變換和重復出現(xiàn),與“人主欲觀之”一節(jié)“有味有態(tài)”對話描寫,增加了文字的活潑風趣。
鄭人有相與爭年者①,一人曰:“吾與堯同年?!逼湟蝗嗽唬骸拔遗c黃帝之兄同年②?!痹A此不決,以后息者為勝耳。
【注釋】 ①爭年:爭論年齡大小。
【今譯】 鄭國有相互爭論年齡大小的兩個人。一人說:“我和堯同歲?!绷硪蝗苏f:“我和黃帝的老兄同歲?!眱扇艘恢睜幷摬恍荩缓靡宰詈笸V範庌q的人為勝利者了。
【集評】 宋·樓昉:“此段無一字浮文。”(指“道先王仁義”數(shù)句。(見《韓非子品節(jié)釋評》)
日人·蒲坂園《定本韓非子纂聞》:謂“后息為勝”句:“氣衰而先息者為負,聲厲而后止者為勝?!?br>
日人·藤澤南岳《評釋韓非子全書》:“世以后息勝者,滔滔哉。而不自知,可悲可憫?!?br>
【總案】 象觀看了一場爭說大話、交口相非的相聲,叫人要忍俊不禁,甚或要捧腹大笑?!芭c堯同年”等于說是三千歲老人,在“爭年”競賽中可算是遙遙領先;后者則抬出比堯還早很多年的黃帝,還加了塊法碼:與黃帝的老兄是同齡人,真是凌凌乎其上。“以后息者為勝”的結(jié)語,不僅說明了“氣衰而先息者為負,聲厲而后止者為勝”的比賽結(jié)局,而且為這場吹牛較量橫添了不少幽默:鄭人在年齡上爭“先”,而獲勝者卻在息止為“后”上顯示本領,風趣語依然有批判鋒芒,顯示了作者善于展示個性的才華。
夫嬰兒相與戲也,以塵為飯,以涂為羹,以木為胾①,然至日晚必歸餉者②,塵飯涂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夫稱上古之傳頌,辯而不愨③,道先王仁義而不能正國者,此亦可以戲不可以為治也。夫慕仁義而弱亂者,三晉也④;不慕而治強者,秦也,然而未帝者⑤,治未畢也⑥。
【注釋】 ①胾(zi音自):大塊肉。 ②餉:吃飯。 ③愨(que音確):真實。 ④三晉韓、趙、魏三國。三家分晉建國:故稱“三晉”。 ⑤帝:稱帝,指兼并諸侯國而統(tǒng)一天下。 ⑥畢:完畢,完善。
【今譯】 小孩子相互玩耍,用塵土作飯,用稀泥作湯,用木塊作肉,但是到了天黑仍舊要回家吃飯,因為土飯和泥湯可以戲玩而不可以吃。稱道上古的傳說和頌揚的事,動聽而不真實,稱道先王仁義的學說但不能使國家走上正路的,這也是只可以當作游戲而不可以用來治國。企慕仁義而致弱亂的是三晉;不希慕仁義而把國家治理得強盛的是秦國,而秦國未稱帝的原因,是因為治理還不完善。
【集評】 明·孫月峰:“事不奇以轉(zhuǎn)意妙。”(見明·門無子《韓非子集評》)
【總案】 嬰兒戲嬉,本來無關于政治哲學家的宏旨。細微至甚的不屑兒事,一攝入韓非銳達明快的筆端,立即閃灼耀眼的光彩,體現(xiàn)作者高度的理性認識事物水平和充斥才智的論辯精神。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①,夜書②,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痹七^而書“舉燭”③。舉獨,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獨者,尚明也;尚明也者④,舉賢而任之?!毖嘞喟淄酡?,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⑥。
【注釋】 ①郢(ying影):楚國都城,位于今湖北江陵市北。遺(wei位),送,給。相國,宰相。書,信。 ②書:寫信。 ③云:說。一說云是“因”的壞誤。過,錯。書,寫。云而過書,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作“而誤書”。 ④尚明:崇尚光明。 ⑤白,告訴。 ⑥顧廣圻《韓非子識誤》說:道藏本無“舉”字。
【今譯】 郢城有個人要給燕國的相國一封信,夜晚寫信,光線不夠明亮,便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闭f著就把“舉燭”誤寫在信上。舉燭,并不是信上要寫的意思。燕國的相國接到信后卻解釋說:“‘舉燭’,就是崇尚光明;所謂崇尚光明,就是選拔賢能而予以任用?!毖鄧南鄧堰@些看法奏明燕王,燕王非常高興,國家因此得到治理,在治國上雖然得到治理,但這并不是信的本意。當代選拔學者多象這一類。
【集評】 日人·藤澤南岳《評釋韓非子全書》:“拘儒曲學者頂門一針?!?br>
【總案】 這則寓言的文字比較溫和,但嘲笑的用意仍然明顯:那些信而好古,穿鑿附會的學者,根據(jù)先王的零言碎語,抓住一點,妄作無限引伸,來宣揚自己主張。這個燕相國在別人的筆誤中望文生義,居然“國以治”,現(xiàn)實中這樣的碰巧就不多了,相反鑄成大錯的倒很常見。圍繞表達重心,運用重復的手法,往復渲染,韓非在這方面是個高手,往往愈是重復,所寫的事理就愈顯明。一小節(jié)文字“舉燭”四見,各自的意思互不相同,隨波蕩漾,旖旎有味。
鄭人有且置履者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而忘操之③。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④。”反歸取之。及反,市罷⑤,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注釋】 ①且:將。置,購置,履,鞋。 ②度:量。置,放置。坐,同“座”。 ③至:及,等到,之,往。操,持,攜帶。 ④度,尺碼。 ⑤市罷,集市散了。
【今譯】 鄭國有個人將購置一雙鞋,自己先量好了腳的尺碼而把它放在他坐過的座位上,上街時卻忘了帶它。已經(jīng)挑好了鞋,這才說:“我忘了拿尺碼?!狈祷丶胰ト∷?。等到再返回街上,集市已經(jīng)散了,于是沒有買到鞋子。有人問:“為什么不用腳試試鞋?”他說:“我寧愿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br>
【總案】 韓非寫了不少愚執(zhí)的“鄭人”,這個“寧信度,無自信”的買鞋人愚得可笑,特別是他細致而滿認真的樣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文言文原文和解釋【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痹贫^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毖嘞喟淄?,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這則寓言尖銳地諷刺了一些人隨意穿鑿附會的治學態(tài)度。它說明,做學問不能斷章取義,胡亂解釋前人的片言只語,從中尋求什么微言大義。同時也告誡人們,對待人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主觀意斷,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請以“態(tài)度”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譯文]
楚國的都城有人給燕國的相國寫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寫的,寫時光線不夠亮,便吩咐捧蠟燭的人說:“舉燭!”說著,便隨手在信上寫上了“舉燭”兩個字。其實,“舉燭”這兩個字并不是信里要說的旨意。燕國的相國收到他的信后,卻解釋說:“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這就要選拔賢德的人來加以任用?!毖鄧南鄧銓ψ约旱膰f了這個意思,國君聽了十分高興地照著去辦,國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國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舉燭”畢竟不是信中的旨意。如今的學者也多有類似的情況。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的翻譯原文:明主之道,如有若之應密子也。明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離世。其說在田鳩對荊王也。故墨子為木鳶,謳癸筑武宮。夫藥酒忠言,明君圣主之以獨知也。
翻譯:明君治理國家的原則,像有若回答密子所說的那樣,要有辦法。君主聽取言論時,一味欣賞說話人的口才,觀察行動時,一味贊賞遠離實際的作風。所以臣子和民眾講起話來,就高深莫測,做起事來就遠離實際。
這章的解說反映在“說一”中田鴻回答楚王一段。所以有墨子用木頭做茸巧而無用,謳癸用唱歌鼓舞修筑武宮的故事。藥酒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這是只有明君圣主才能理解的。
內(nèi)容簡介:
《韓非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韓非(約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稱韓非子或韓子,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為韓國公子,與李斯同學于荀子,喜好刑名法術之學,為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全書由五十五篇獨立的論文集輯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韓非,除個別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該文主旨。其學說的核心是以君主專制為基礎的法、術、勢結(jié)合思想,秉持進化論的歷史觀,主張極端的功利主義
認為人與人之間主要是利害關系而仁愛教化輔之,強調(diào)以法治國,以利用人,對秦漢以后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建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該書在先秦諸子中具有獨特的風格,思想犀利,文字峭刻,邏輯嚴密,善用寓言,
其寓言經(jīng)整理之后又輯為各種寓言集,如《內(nèi)外儲說》、《說林》、《喻老》、《十過》等即是。
以上內(nèi)容參考:-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63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