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欣來《淚水打濕的河流》散文鑒賞君山島上的二妃墓,一直蜷縮在洞庭水云間的那個山包上
,掩映于樹木竹林叢中
,任由夕陽與時光長出一根根白發(fā)
。可能
,時至今日
,兩個女子的魂兒仍在濤聲翻卷中,癡癡守望著遠(yuǎn)方
,等待那個治水的丈夫——舜回來吧
。
二妃墓是孤獨(dú)的
,冷色的
。這樣的孤獨(dú)與冷色,一頭伸向悠遠(yuǎn)的歷史
,一頭連著無盡的將來
。
二妃也就是傳說中的娥皇、女英
,很年輕美好的女子
,她們是堯帝的掌上明珠。在一片月光朗照的竹林下
,她們一襲素衣?lián)崆俚臉幼雍苊?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纖纖的手指撥弄著一根根琴弦,每撥弄一下
,便有一個音符發(fā)出來
,不停地?fù)芘粋€接一個的音符便在月光里跳躍
、纏繞
,弄醉了竹林與竹林以外的水。月光
、竹林
、水
,便成了她們一生中不可逾越的背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赡埽瑥哪且粍x起
,她們的身影與魂魄注定與水有關(guān)。

那是生命中的第一條河流
,黃河。
世上最為神秘的東西是水
,隱含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它以無限的清澈滋養(yǎng)著人
,給人以靈性
、智慧與善良;卻又以洶涌澎湃的勢頭
,摧毀著一切
,將人們精心營構(gòu)的生活
、家園以及生命與愛情化為空無
。據(jù)說
,這二妃恰恰因了水,造就出人世間最為壯烈
、凄艷而又忠貞的愛情經(jīng)典——“君妃二魄芳千古
,山竹諸斑淚一人”
。顯然,賦予了一座湖中之山的精神高度
,給人太多謎團(tuán)般的誘惑
。我在西晉張華先生所著的《博物志》里清楚看見這么一段話:“堯之二女
,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帝崩
,二妃啼
,以涕揮竹
,竹盡斑
。”僅從短短十來個漢字
,便能窺見其中的秘密
。
一條水(黃河),成就了舜的帝位
,使他的生命變得血肉鮮活、精氣旺盛
,讓二妃有了天生麗質(zhì)與滿腔柔情
。而水
,又成了他們彼此間的宿命,命定中的一個大坎
。
上古時期的君王大小事務(wù)都得親力親為
。那一年
,一大把年紀(jì)的舜
,帶著大隊人馬從黃河出發(fā)
,河流一樣開赴江南
,治水
。那時南方的水以洪荒之力
,在土地上肆虐
,滾滾滔滔的水穿山越嶺,激起巨響
,成為危及生命的利劍
。那個理水的舜駕著牛車
,在一面面印有五色獸圖案的旌旗下出發(fā)了
,腳著草鞋,手執(zhí)木耜
,來到荒無人煙的三苗之地打理著疆土上的水
。先洞庭
,后湘江,再瀟水
。此刻的水,猶如桀驁不馴的野馬在山澗溝壑里馳騁
,發(fā)出震天的大吼
,向著人類和上蒼
,與那些哀鳴的猿猴
、悲啼的蟄鳥,共同制造出一幅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圖畫
。而此刻的舜和他的屬下
,在山水間蠕動
,如一條黑線在緩緩延伸
。他們戴著斗笠,披著蓑衣
,拿著一頭圓一頭裝有磨得光滑并且尖銳的石頭的耜
,開山引路
,讓水的流向改變,或在改寫著萬古以來水族的歷史
。他們敬天敬地
,也敬各路的水神,每到一處
,便齊刷刷地跪下,對著一脈浩蕩的水施三叩九拜之禮
。在他們眼里
,水是神,是主宰生靈的母體
。那個有著九五之尊身分的舜,向著迎面而來的水一膝跪下
,匍匐的身子貼著地面,臉上煥發(fā)出神圣的光輝
。不由暗想
,盡管此時的舜貴為天子,但彌漫在他身上的氣息更多的是水土氣息
,他的形象更接近田夫野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蛟S因長年累月在山水間奔波
,消耗了太多體力與精神氣血,又或許他的確年紀(jì)太大了
,經(jīng)受不了南方山林里的瘴氣浸泡
,那一天
,疏通一條溝渠后,他吁了口長氣
,在瀟水邊的一塊石頭上打了個盹兒,不承想
,這回眼一閉上便永遠(yuǎn)睡著了
,停止了心跳。那一剎
,他永遠(yuǎn)閉上了眼睛
,留下一臉安詳
。是的
,他走了
,帶著一生的勤懇、質(zhì)樸與無數(shù)的憧憬
,帶著他“疏導(dǎo)”的治水經(jīng)驗
,走到了歷史的幕后,一晃不見了
,正如悄悄地來又悄悄地去。只是
,把他一雙心愛的嬌妻留給了時間
。直到如今,我沒去過他駕崩的地方
,更不知他在哪一塊石頭上睡著的
。倒是看見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jì)》里一字一句地說:“(舜)踐帝位三十九年
,南巡狩
,崩于蒼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
那天上午
,是個陰雨天氣,遠(yuǎn)在中原正在草廬織布的二妃,聽到舜駕崩蒼梧的消息
,馬上手僵直了
,龜殼似的梭子停止了運(yùn)動,屋子里的空氣剎地凝固
。而體內(nèi)的血液加劇了流速
,腦子“轟”的一響
,差點(diǎn)昏死過去,仿佛她們頭頂?shù)奶旌蜕闹е耆坏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撲騰起一層灰霧
,悲傷、落寞
、凄清、空茫得讓她們眼前發(fā)黑
。千里尋夫
,對她們來說一點(diǎn)也不為過。于是
,素裝一穿
,白花頭上一插
,便山一程水一程,一路跌跌撞撞奔來
,此刻的心境一如那張積滿灰塵的古琴
,無法彈動往日的心弦。這會兒
,她們的生命里出現(xiàn)了第二條河流——云夢大澤(這水又叫洞庭湖)
,無涯無際的水浪和望不到邊的蘆葦一齊向她們涌過來。那是個深秋季節(jié)
,蘆花漫天
,呈現(xiàn)出夢幻之美
,風(fēng)一吹,一朵朵隨風(fēng)飄落
,像一句句白色的祭詞
。她們尋到洞庭中央的君山
,大水擋住了去路
,路斷波橫
,湖中翻卷著的浪花一如她們此刻的心緒。深秋的黃葉
,如雨而下,仿佛一顆顆落在心里
。望望遠(yuǎn)處的九嶷山
,云水一片
,不見蹤影;看看腳下的洞庭湖
,白浪滔天
,前無去路;想想先前恩愛的日子
,歷歷在目
,而又遙不可及。不覺悲從中來
。站在水邊
,抓著身邊的竹子,望一眼,哭一聲,灑一串淚
。吊祭不至
,哭聞天涯
,精魂何依
?娥皇、女英彼時的眼淚如同掘開的河水
,洶涌而出
,一串連著一串
,淌成人間最悲情的淚河。她們的哭聲有如天上的烏云
,能擰出水來,能感動上蒼與水神,為她們駕一道浮橋奔往那個失魂之地
,搖醒那個睡著了的舜
。然而滿眼的江湖
,除了涌動的云水
,還是云水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何況這是生離死別,有著錐心刺骨的痛
。到最后
,一根根竹子被落下的淚水染出了一個個斑點(diǎn),像烙下的一枚枚悲慟
,一個個無法拭抹的記憶
。想必
,那是悲情的淚,隱含了人間蝕骨銘心的凄艷與大痛
,即便到了現(xiàn)在
,一想起斑竹這個詞,我仍不由自主心頭一陣震顫
。據(jù)說
,她們的淚水流干了,眼睛哭瞎了
,最終雙雙跳水自盡,以殉情的方式告別人間
。那一剎
,所有的時間成了空白
,只有兩條白影定格成永恒的畫面。
二妃走了
,消失在時間里。洞庭湖與九嶷山里蜿蜒而來的瀟水以及湘水綰在一起,大抵因了舜與二妃的到來
,有了某種精神意義的對照
。有些時候,我固執(zhí)地認(rèn)為
,湖湘文化的源頭出自他們身上——以堅定不移乃至血性的方式堅守著各自的使命
。一個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己任,至死不渝在水邊行走;一個以生命為代價捍衛(wèi)愛情的忠貞
,沉入大湖
。兩者之間,都抹上了東方文化的神秘色彩
。
娥皇
、女英被埋在她們雙雙跳水殉情的那個岸邊,墓地不大
,倒也藏風(fēng)納氣。踏著一地的陽光
,我聽見了鳥語
,恍若是幾千年前傳過來的
,似在敘述當(dāng)年的往事
。柏子樹
、墓碑以及長滿斑點(diǎn)的竹子,與那堆隆著的土包,全靜默著
,一言不發(fā),無比凄清
。我看見竹子上的斑點(diǎn)了,一個個印在竹枝上
,黑里帶黃,銅錢般大小
,兀自暈染出一抹光亮
。史書上說它們是二妃的淚水染成的
。在眾多過往的文字里
,我最心儀的還是屈原的《湘夫人》
,僅那一句“裊裊兮秋風(fēng)
,洞庭波兮木葉下”便足夠了
,便將那段往事的氣氛寫盡了,一個洞庭湖的氣味也出來了
。仿佛,苦難的愛情
、人生的種種和歲月的沉浮,在眼前繚繞
、浮蕩
,直逼人的心魂。同樣
,我也明白
,這墓穴里埋著的并非二人的骨殖,她們的骨骸早已融入了大湖,與遠(yuǎn)處的瀟湘連成整體
。躺著的,只是一個符號
,一個故事
,兩個堅貞的靈魂。她們
,每天每夜,仍在向著遠(yuǎn)方癡癡守望
,默數(shù)著舜的歸期
。站在薄薄的日光下,我恍若看見娥皇
、女英睜開了雙眼
,淚水在一滴一滴往下落
,不一會兒,便打濕了一條河流
,向著埋葬了舜的九嶷山的方向流去
。
《繩子那頭》初中散文閱讀題鑒賞附答案 (1)太陽仿佛從來沒有這樣近過
,大地仿佛是一塊紅薯
,被無情地烘烤著
。一幢樓房的六樓的窗戶外,有一根繩子
,下頭吊著一個人――他是我父親
,一個空調(diào)修理工
。
(2)暑假的一天,悶熱的天氣實在使人感覺無聊
,我便要求與父親、母親―起出去干活
。父親原先不同意
,但在我的糾纏下
,他還是允許了。出發(fā)前
,父親專門去買了一瓶廉價的防曬油
,在我身上抹了個遍
,這是我第一次與父親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
,了解了空調(diào)的問題后
,父親從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繩子,一頭拴在他腰上
,另一頭在我身上轉(zhuǎn)了幾圈后
,緊緊地系到屋里的暖氣片上。然后
,父親高興地對母親說:“這回不用你了
,孩子拉著我就行了
。他拉著我我更踏實
,你只管遞工具就行了
。”
(4)說完父親就要從窗戶內(nèi)往外爬
。我一把拉住他:“你這是要干啥
?多危險啊
!”父親卻只是笑笑
,接著他爬出窗戶,我照母親的話
,慢慢地釋放繩子,父親就這樣一點(diǎn)點(diǎn)爬到樓外
,吊在距離地面十幾米的墻上
。
(5)站在窗戶邊,一股熱氣迎面吹來
,額頭上的汗滴總往眼睛里跑
,我的胳膊剛碰到窗臺就猛地縮回,墻已經(jīng)被曬得特別燙了
。
(6)繩子那頭傳來一聲:“手套
!”
(7)母親慢慢遞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8)“這么熱的天還要帶手套
?”“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
,工具會脫手掉下去
,砸著人可就不好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蔽椅罩掷锏睦K子
,聽著繩子那頭傳來的敲擊聲,眼睛有些濕潤
。以前我從來不知道父親做的是這樣的工作。
(9)突然
,我感到繩子那頭重重地一墜,我眼疾手快
,迅速地拉住繩子
。
(10)繩子那頭傳來一陣聲音:“踩空了,嚇?biāo)牢伊恕?/p>
(11)“你沒事吧
?”我和母親 焦急地問
。
(12)“沒事,你看兒子勁兒就是比你大
。”父親帶著笑意說
。我卻要哭了。
(13)繩子那頭喊了聲:“拉我上去一些
!”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墻邊
。
(14)父親艱難地爬著
,他的雙手有些發(fā)抖,等到他踩到空調(diào)外機(jī)上
,他的身體全部進(jìn)入我的視野,我驀地發(fā)現(xiàn)
,這么多年
,我都沒有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過他。他的`皮膚黢黑
,長年累月
,惡毒的太陽光已經(jīng)侵蝕了他健康的皮膚
,深深的皺紋刻入他的額頭,兩鬢也白了
,他已然沒有了年輕時的活力
,可是他才四十多歲
,歲月啊
,你過早地催老了我的父親
!
(15)一會兒
,雇主拿來一只冰糕送給正在干活兒的父親
,父親接過冰糕
,道了聲謝,然后
,他摘下臟手套
,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凈的地方擦了擦
,遞給我。
(16)“天兒熱
,兒子你吃吧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彼χf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拔也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你吃吧……”“讓你吃你就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备赣H似乎有點(diǎn)不高興
。我拆開包裝袋
,咬了一口冰涼的冰糕
,一股清爽的感覺流遍全身
,父親笑著看我吃完整塊冰糕,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美味的冰糕
。
(17)父親又要下去了
, 我慢慢地釋放著繩子
,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從繩子那頭傳來
,那是一種親切厚重的感覺
,一種踏實的感覺
。
(18)我緊緊握住手中的繩子
,緊緊地拉住繩子那頭――那個偉大的人
。
(選自《意林》合訂本第44卷
,有改動)
15.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分)
答:____
16.請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
,分析文中父親的性格特點(diǎn)
。(3分)
答:____
17.請結(jié)合上下文,寫出第(12)段中劃線句子分別表現(xiàn)了父親和“我”怎樣的心理
。(3分)
答:____
18.請分析文章第(14)段劃線句子的作用
。(4分)
答:____
19.請寫出第(16)段中劃線句子的含義。(3分)
答:____
參考答案:
15.(3分)在“我”(和母親)的陪伴下
,從事空調(diào)修理工作的父親,(1分)在悶熱的天氣里身系粗繩(在繩子那頭)吊在窗外十幾米的墻上(1分)修空調(diào)(1分)。
16. (3分)①慈愛(愛孩子)把“我”全身抹遍防曬油
,讓“我”吃雪糕②細(xì)心把“我”全身抹遍防硒油;另一頭在我身上轉(zhuǎn)了幾圈后
,緊緊地系到屋里的暖氣片上;戴手套怕東西掉下去砸了別人;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凈的地方擦了擦③吃苦耐勞(勤勞)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工作④善良怕東西掉下去砸了別人⑤淳樸接過雪糕道謝(每點(diǎn)1分
,答對三點(diǎn)即可滿分)
17.(3分)父親是安慰“我”和母親
,不想讓我們擔(dān)心和著急(1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拔摇眲t是看到父親工作的危險
、艱苦而感到后怕(害怕)、擔(dān)心(1分)和心疼(1分)。
18.(4分)運(yùn)用細(xì)節(jié)描寫(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
,(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的蒼老
、工作時動作的艱難
,(1分)表現(xiàn)了父親的吃苦耐勞(1分)和“我”對父親的心疼(1分)
。
19.(3分)父親的勤勞和親切關(guān)愛(1分)
,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1分)
,讓“我”內(nèi)心感到踏實
、幸福而美好(1分)
。
名家散文,要有賞析
,字?jǐn)?shù)大概2000字左右。拜托啦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段黠L(fēng)頌》 雪萊
西風(fēng)頌
賞析指導(dǎo)
《西風(fēng)頌》是雪萊的名作
,比起一般的抒情短詩
,它的篇幅較長
,加之詩中的場景不斷變換,意象也十分密集
,閱讀的時候
,可能會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所以講解時要注意抓住詩歌的展開線索。
這首詩是在佛羅倫薩附近阿諾河畔的一片樹林里構(gòu)思的
,雪萊自己曾解釋了它的緣起:“那一天
,孕育著一場暴風(fēng)雨的暖和而又令人振奮的大風(fēng)集合著常常傾瀉下滂沱秋雨的云靄
。不出所料
,雨從日落下起
,狂風(fēng)暴雨里夾帶著冰雹,并且伴有阿爾卑斯山南地區(qū)所特有的氣勢宏偉的電閃雷鳴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睍鴮懕┯陙砼R之際大自然的偉力,成為該詩的起點(diǎn)
。
第一節(jié)
,寫狂暴的西風(fēng)如何摧枯拉朽,將落葉掃盡
,又將種子吹入土地
,等到春天的到來
。詩中有兩處可能不易理解
,需要做一點(diǎn)解釋:“有翼的種子”
,指的是那些靠風(fēng)力傳播到遠(yuǎn)方的種子
;“碧空的姊妹”
,是指春天清新的東風(fēng),詩人將東風(fēng)稱為西風(fēng)的姊妹
,為了表明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一節(jié)中
,詩人運(yùn)用了色彩對比的手法
,在描寫西風(fēng)掃蕩的秋天時
,“黃的,黑的,灰的
,紅的像患肺癆”一句,渲染出樹葉凋零時一片色彩斑斕的衰落景象
,而“鬼魅”“巫師”“疫癘”“死尸”“黑暗的冬床”等詞匯
、意象的出現(xiàn)
,更突出了一種萬物肅殺的氣氛
。但當(dāng)寫到“春天”來臨
,語言的色彩又趨于柔和、明媚——“將色和香充滿了山峰和平原”
。詩人不愧是用“色”的高手
,在這幾行詩中大自然由枯到榮的變化過程,被形象地呈現(xiàn)
。最后
,詩人將無處不在的西風(fēng)命名為“破壞者兼保護(hù)者”
,這里包含了一種特定的認(rèn)識
,西風(fēng)既是舊世界的破壞者又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
,這正是大自然周而復(fù)始的辨證規(guī)律。
第二節(jié)
,視角拉向了高空
,寫西風(fēng)怎樣吹破了烏云,形成了暴風(fēng)雨
。這一節(jié)是全詩中想像最為奇異
、瑰麗的一部分。在一開始
,被風(fēng)吹散的流云,被比喻成大地上的枯葉
,在第一節(jié)與第二節(jié)之間
,由此形成了自然的轉(zhuǎn)換
,混亂
、撕扯
、糾纏等詞的使用,也強(qiáng)化了一種動蕩的感覺
,破碎的云朵也像落葉那樣
,正在掙脫那些看不見的“枝干”
。在下面的詩行中,詩人運(yùn)用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想像
,將飄落在空中的云氣
,比喻成“狂女的飄揚(yáng)的頭發(fā)”
。所謂“狂女”
,原文是“Maenad”
,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人物,在古代的繪畫中
,她有著怒發(fā)披散的形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衽男蜗螅纳⒌拈L發(fā),恰恰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了亂云飛渡的自然奇景
,也暗示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危險
。在這一節(jié)中
,還要注意的一點(diǎn)是
,詩人的想像雖然大膽
,但事實上也遵循了一些科學(xué)常識,如暴雨的形成
,來自水氣的蒸騰
、凝結(jié),伴隨著云層之中“電”的作用等
。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不僅擁有豐富的情感和想像
,他對物理
、化學(xué)
、電學(xué)等自然科學(xué)
,也有極大的興趣
,在這首詩中
,對自然偉力的贊頌是與對自然的認(rèn)識結(jié)合在一起的。
第三節(jié)
,視角從高空回到了海洋
,寫西風(fēng)喚醒了海洋,也讓海底的植物戰(zhàn)栗不安
。在形容西風(fēng)到來之前海洋的平靜的時候
,詩人設(shè)想“它曾經(jīng)昏睡了一整個夏天”
,而且在夢中它還見到了“古老的宮殿和樓閣”
,讀者似乎能看到樓閣的倒影在澄澈的海水中
,如何蕩漾形成一片波光瀲滟的美景
。隨后
,大海也似乎有了人格
,在西風(fēng)到來的時候主動劈開了自己,暴露出了深藏在海底的植物
。這一段描寫十分奇異
,似乎完全出自詩人恢弘的想像,然而也符合了某種自然的規(guī)律
。據(jù)說,海洋
、河流
、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也像陸地植物一樣
,對季節(jié)的改變有相同的反應(yīng),因而西風(fēng)的到來當(dāng)然對它們也會產(chǎn)生影響
。
上面三節(jié)寫的是西風(fēng)縱橫于天地之間,第四節(jié)回到了詩人自己
,他呼喚西風(fēng)將“我”帶走
,像樹葉、浮云
、水波一樣,不羈地
、自由地浮游于世界
。為了表現(xiàn)西風(fēng)的速度和“我”心情的迫切
,詩人使用了一連串相同的句式——“假如我是一片枯葉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飛跑的云霧”
,“假如我分有你的脈搏”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時,凌風(fēng)而舞”——形成一種鏗鏘
、飛揚(yáng)的節(jié)奏
,“當(dāng)我是水波、樹葉
、浮云”一句
,更是模擬出西風(fēng)的不斷激蕩
。后面的第五節(jié)
,這種語言的氣勢愈發(fā)強(qiáng)勁
,詩人改用一系列祈愿的句式
,表達(dá)了要與西風(fēng)合為一體的決心和勇氣
。最后出現(xiàn)的那句著名格言
,則以反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且好像是直接對著讀者發(fā)問
,仿佛西風(fēng)剎住了腳步
,詩歌的內(nèi)涵一下子變得無比雋永。
從大地
、天空到海洋
,再到“我”
,在人與自然之間,詩人縱橫馳騁地展開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