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行宮》古詩詞鑒賞作者:于佩君莊朝用魏惠明董麗敏王紹艷
【原詩】:寥落古行宮(2)
,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
【原詩作者】:元稹
【導讀入境】:這是一座宏偉壯麗的行宮
,不過紅磚碧瓦雕梁畫棟已被歲月的潮水沖刷掉了幾多色彩,顯得黯淡,陳舊。正值春天,冷落空曠的行宮中紅花在盛開。但花前再也不見當年千嬌百媚、國色天香的諸多佳麗了,只有幾個鬢發(fā)斑白的老宮女圍坐一起。一定是這無人理會的紅花勾起了她們的心思,她們不也在花季的年齡被深閉幽宮,無人欣賞,得不到愛嗎?如今她們已白發(fā)蒼蒼了。她們談論起玄宗時期的舊事,她們也只能靠回憶打發(fā)這剩下不多的歲月了。【賞析】:這首詩通過勾勒行宮的一個生活片斷
,反映了作者對昔盛今衰的感嘆。詩人先寫環(huán)境
。首句中“寥落”已點出行宮的空虛冷落,又著一“古”字,更顯其破舊之象。這樣的環(huán)境本身就暗示著昔盛今衰的變遷。而后以“宮花寂寞紅”續(xù)接,此處可見運思縝密【思考題】:1.閱讀王建《宮詞一百首》(選一首)比較王詩與元詩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有何不同。
附:宮詞一百首(選一首)
樹頭樹底覓殘紅
,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唐宋名家詩詞及鑒賞-《行宮》 《行宮》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宮
白頭宮女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艷紅
幾個滿頭白發(fā)的宮女
注釋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宮: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宮殿
宮花:行宮里的花。
白頭宮女:據(jù)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
說:談論。
玄宗:指唐玄宗
賞析
從詩的內(nèi)容上看
這里
從表現(xiàn)手法上來看
另一個表現(xiàn)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情。我國古典詩歌
,其所寫景物,有時從對立面的角度反襯心理,利用憂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氣氛之間的矛盾,以樂景寫哀情,卻能收到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這首詩也運用了這一手法。詩所要表現(xiàn)的是凄涼哀怨的心境,但卻著意描繪紅艷的宮花。紅花一般是表現(xiàn)熱鬧場面,烘托歡樂情緒的,但在這里卻起了很重要的反襯作用:盛開的紅花和寥落的行宮相映襯,加強了時移世遷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紅花和宮女的白發(fā)相映襯,表現(xiàn)了紅顏易老的人生感慨;紅花美景與凄寂心境相映襯,突出了宮女被禁閉的哀怨情緒。紅花,在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這都是利用好景致與惡心情的矛盾,來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謂“以樂景寫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也可以說是以樂寫哀。不過白居易的寫法直接揭示了樂景寫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宮》則是以樂景作比較含蓄的反襯,顯得更有余味。這首絕句語言平實,但很有概括力
創(chuàng)作背景
元稹生活在中唐年代
,正值唐朝經(jīng)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國力的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之時。該詩就是以小見大地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行宮的意思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元稹的這首《行宮》是一首抒發(fā)盛衰之感的,可與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參互并觀。這里的古行宮即洛陽行宮上陽宮
,白頭宮女即“上陽白發(fā)人”。據(jù)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這些宮女天寶(742-756)末年被“潛配”到上陽宮,在這冷宮里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發(fā)宮人。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詩人深沉的盛衰之感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68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