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賞析 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 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 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 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 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yōu)美。張志和這首詞 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xiāng)的可愛 。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 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 ,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鷺飛”,它 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xiāng)更顯 得生趣洋溢了?!疤一魉本褪翘一ㄋ?。南方每 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 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 的魚群便多起來了。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 ,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 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 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 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镑Z魚”是一種味道特別 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 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 “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斗笠。“蓑 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須 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歸”,回家 ?!安豁殮w”,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里雖 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 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 意。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 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 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 》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 ,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 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鮮明, 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yōu)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 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xiāng)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 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 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 是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 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 ,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 力。而這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 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 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 本的漢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 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 藍本改制而成。
漁歌子
張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鷺 飛 ,
桃 花 流 水 鱖 魚 肥 。
青 箬 笠 , 綠 蓑 衣 ,
斜 風 細 雨 不 須 歸 。
作者背景
張志和(約730-約810),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少年有才學,擅長音樂和書畫,很受唐肅宗重視,后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作品多寫閑散生活,詩歌風格清新自然。
注詞釋義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吳興縣西南。
鱖魚:即民間所說桂魚,細鱗,淡黃帶褐色斑紋,味道鮮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葉編制的帽子,用來擋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編制的防雨衣服。
古詩今譯
西塞山前群群白鷺高飛,桃花盛開水中鱖魚肥美。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在斜細雨中流連不歸。
名句賞析——“桃花流水鱖魚肥?!?br>這是一首傳唱悠遠的詞,所描寫的是西塞山邊的景色:空中有白鷺高飛,而山下的小溪邊,盛開著叢叢鮮艷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條條鮮活肥美的鱖魚,還有那溫和的斜風細雨,這是一幅多么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機勃勃,而且充滿了喜氣。而春色中的人,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灑浴在斜風細雨之中,享受著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為這景色的一部分。這風、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說“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難怪他要流連忘返了?!安豁殮w”除了指不回家外,還指棄官隱居,一去不返。那個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潔、不愿做官的隱居者,也是詩人自己。他熱愛淳樸美麗的大自然,認定這美麗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讓自己悄然溶入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對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觸和依戀。
桃花流水鱖魚肥的上一句是:西塞山前白鷺飛。這句詩的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鷺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際,江水中的鱖魚看起來很肥美,水面上還漂浮著幾朵鮮艷的桃花。該句出自唐代詩人張志和所創(chuàng)作的《漁歌子》,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韓曉菲《藍色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