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卦 《周易》
(下艮上坤)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p>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p>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p>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p>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p>
六四:無不利,謙。
《象》曰:“‘無不利謙’,不違則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p>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伞眯袔煛?,征邑國也?!?/p>
〔注釋〕謙:卦名,象征謙虛、謙卑。有終:有善終,有美好的結(jié)果。天道下濟:指日光往下照射,風朝下吹,雨向下降落。地道卑:地的位置在天之下。上行:地氣上升。虧:損。盈:滿。天道虧盈:指太陽到正午后開始傾斜,月滿后漸虧。益:增益。謙:這里指低下者。(天道)益謙:指日從低位上升,月由缺漸圓。變:毀。流:由上往下運動,增益低處,如泥、水降落到低洼處。惡(wù)盈而好(hào)謙:憎惡盈滿而喜好謙卑。逾:逾越。地中有山:謙卦上坤下艮,坤作地,而艮表山,地高于山,所以說“地中有山”,意為山本高而自立于卑微。裒(póu):取出。益:增補。稱物平施:稱量財物的多寡而平均施舍于人。牧:放牧,此處指約束、管理的意思。自牧:自我約束。鳴:名聲在外,有聲望。鳴謙:即名謙,有名而謙,意為有美譽名聲而不傲。中心得:即心得中,言心得中正之道。勞:(有)功勞。勞謙:意為居功不傲而謙虛有余。(huī):謙遜。一說同“揮”,舉止、行動,釋為揮手、擺手而表謙虛之義。以:因為。用:以。利用:有利于。不服:指不服王命之人。
(施忠連)
〔鑒賞〕謙卦的卦象是下艮(象征山)上坤(象征地),本來山高地低,現(xiàn)在山在地下,表示高大者自居于下位,是謙虛的表現(xiàn)。謙卦的卦名、卦象、卦辭和大多數(shù)爻辭,乃至《彖傳》和《象傳》的解釋,都直接而明確地贊揚謙虛,一卦各個組成部分如此高度集中于一個抽象的概念,這在六十四卦中是罕見的。此外,謙卦的卦辭和六爻爻辭都言吉利,其中有一個“亨”,三個“吉”,三個“利”,如此大吉大利,在六十四卦中也是唯有此卦。謙卦的前三爻都為吉,據(jù)有高位的人,謙虛謹慎,能夠度過任何艱險。他們遵循正道,雖有聲譽,又有功勞,但居功不傲,萬民敬服,結(jié)果都是吉利而有善終。后三爻稍次,但也無不利,小至一舉一動,大到出兵征伐,都因虛懷若谷,恪盡職守,遵循準則,而最后得到好的結(jié)果。由此可見,在遠古時代謙的觀念已經(jīng)在中華民族的思想中占據(jù)十分突出的地位,在他們看來,謙虛有百利而無一害,是人們求成功所必須的美德。
在《周易》中,謙絕不是故作姿態(tài),也不只是事關個人禮貌這一類的小節(jié)。謙卦賦予它許多重要的含義,其中主要有:第一,態(tài)度溫和,恭敬,不粗暴,這是“初六”爻辭中“謙謙君子”所包含的意義。第二,“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即限制特權,實行平等。第三,“卑以自守”,即謙讓,不爭雄為首,不鋒芒畢露。第四,“鳴謙”,即不急于表現(xiàn)自己,有美德不自矜,有美譽不自詡,有才華不自吹,講述自己的品性和業(yè)績始終保持低調(diào)。第五,“勞謙”,即不自滿,既是由于有遠大的目標,也是意識到成績、功勞是依靠眾人之力獲得的。
這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謙這一觀念中不自滿、不自足的意義,《彖傳》就是由此把握、發(fā)揮謙的觀念的,進一步把它規(guī)定為萬事萬物最具生命力的狀態(tài),維護這種狀態(tài)是宇宙運動變化的普遍法則。在它看來,世界是生生不息的萬化之流,宇宙的生命力就表現(xiàn)在有無限廣闊的運行空間和無窮的發(fā)展前途。謙就保證了這樣的空間和前途。在人類看來,天在上,所以最廣闊的運行空間是在它的下方;地在下,上方是它的發(fā)展空間。所以《彖傳》說“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這里“下濟”和“地道卑”的用語同老子的崇拜下位的思想十分相似,但是同老子的貴柔守雌理念毫不相干,其本意是講天地之道都是謀求最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彖傳》的思想是,謙使人“卑以自守”就不會自滿自大、故步自封、停滯不前,從而為人們打開了極其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彖傳》還根據(jù)《周易》的物極必反的哲學來看待天地萬物的運行過程,評價謙的作用。正是以否極泰來、泰極否來的眼光看,極盛就意味著將要走向衰落,而新生事物卻有遠大的發(fā)展前途。因此在《彖傳》的世界圖式中天地之道總是不利于“盈”、即“滿”的方面,而有利于“謙”、即“不滿”的方面。它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彼烟斓刂澜忉尀橐韵聻楦?,著眼于下,傾向于下,特別重視新生事物,特別關注尚未完滿的方面。把希望寄托于有無比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的方面。這樣,謙就不只是一種個人美德,而是宇宙普遍法則的一種作用。在《彖傳》中它已經(jīng)突破倫理學的范疇,進入哲學的范疇。
必須注意的是,《周易》推崇的謙的觀念決不意味著自卑、退縮和無所作為??赡苷怯捎诳紤]到人們會從消極的方面理解謙的觀念,《彖傳》有意識地渲染低調(diào)的謙的神奇功用。它說天道“下濟”卻“光明”,“地道卑”卻“上行”。謙不僅是一種崇高品質(zhì)的表現(xiàn),而且是同宏偉的抱負、不懈的追求、偉大的事業(yè)相聯(lián)系的,并且終將獲得巨大的成功,在精神上所達到的境界和在事業(yè)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普通人難以逾越的,所以《彖傳》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蓖丝s和無所作為是絕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的。謙卦把乾卦的自強不息的陽剛與坤卦的厚德載物的柔順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了。
謙的觀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知足長樂”的思想在中國人中有很大的影響,雖然講“知足”主要是為了克服人們的貪婪心理和反對無止境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但是有保守傾向的人往往以“知足”的古訓來為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辯解。由此,在中國古人思想中占有崇高地位的《周易》的謙的觀念要求人們在精神上永遠不自滿,在任何時候都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滿足于自己在道德修養(yǎng)和事業(yè)上已經(jīng)取得的進步,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知足”思想的消極作用,使人們能夠始終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6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阮元《小滄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